第七十章:娲蛇之皇(3/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只饕餮,看似刚才一直处于下风,但也许…它从来没有认真的对待过这场战斗。  

终于,冰山崩塌,那座巨大的黄金雕像慢慢褪去了身上的层层金色。  

它的身体因为寒冷和金属的滞留显得僵硬,可这种僵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急速的驱散。  

唐飞机大怒,龙吼之下,雷霆降落!  

唐闲大喝道:“唐飞机,停下!”  

巨大的雷霆震落,将饕餮整个身躯笼罩于其中。  

饕餮仰面朝上。  

诡异的一幕发生,那道原本巨大的雷霆,就像是忽然间被某个异空间吸走了一般,开始急速的缩小。  

但饕餮似乎也因此受了些伤。  

唐飞机不信邪的连续落下数道雷霆。  

一时间天阙平原在雷动之中颤抖。  

蛇妖化的白曼声,看着这一幕,终于感受到了唐飞机的强大武力。  

只是更让她震撼的是,饕餮居然敢正面承受这些进攻。  

第一道雷霆击中了饕餮,让饕餮呈现出负伤的姿态。  

可第二道下来时,伤势非但没有加剧,反而有所缓和。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雷霆的降临,则让饕餮沐浴在雷光之中,显得神情满足。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出自黄庭坚,《清明》。弱小卑微的苍龙,你的雷霆可真是美味啊。  

唐飞机终于停止了进攻,他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唐闲也同样震惊,饕餮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已经让他明白了这只生物的真正能力。  

这就像是一个并不讨人喜欢的巧合。  

唐闲扮演着饕餮。饕餮则确实表现出了一部分伊甸魔童的特性。  

只是不同于伊甸魔童,饕餮能够吞噬万物来产生抗性和恢复自身。  

虽然抗性不会如同伊甸魔童那样达到绝对的免疫。  

但也能将其减免到一个安全的范围。  

只不过一个是通过触碰,一个是通过吞噬。  

一个是针对该生物的所有进攻方式,一个则是针对单一的能力。  

这么看来饕餮相比伊甸魔童弱了不少,但饕餮本身,也有着浩劫级boss生物的战斗力。  

冰,黄金溶液,雷霆,都已经很难再对其产生威胁。  

原本认为三打一加上一些娲蛇的帮助,绝对是胜券在握。  

现在唐闲发现,己方的胜算似乎有些低。  

最关键的是,自己的所有能力,对饕餮都不起作用。  

战斗还在继续。  

一直在挨打的饕餮,这一次开始了进攻。  

那张腹部的大嘴开始喷吐出大量到难以想象的酸液。  

如同潮水一样的酸液喷涌而出,灌向唐飞机和白曼声,却唯独没有进攻唐闲。  

白曼声试图用极冰来抵挡,但冰川瞬间就被酸液给腐蚀。  

唐飞机的速度极快,却依旧被酸液波及到了几处龙鳞。  

那几片龙鳞瞬间没了大半,看似不大的伤口,却有钻入骨髓的疼痛。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出自韩愈《调张籍》。  

酸液还在喷涌,难以想象饕餮的胃里到底有多少这种强腐蚀酸液。  

唐飞机和白曼声忙于躲闪,根本无暇顾及其他。  

这个时候杀死唐闲本该是最为容易的。  

但饕餮就像是忽略了唐闲的存在一样。  

唐闲确信,这大概是自己来到万兽界以来,遭遇的最强的对手。  

这个怪物的能力比那只时零还要可怕。  

时零能够让一切进攻手段,生物,非生物都停滞。  

而饕餮能够通过吞噬一切进攻手段,生物,非生物来恢复自己,并且越吞越强。  

除此之外,被它吞噬的生物,连带其记忆也会被掠夺掉。  

饕餮曾经吞噬过长耳古猿,其中就有通晓万兽法典的古猿长老。  

唐闲不知道这些,但他知道,这只饕餮对自己很熟悉。  

只要不是一击必杀的手段,它都不会对自己动手。  

根本不给自己增长抗性的机会。也看得出,饕餮表面很狂妄,但实际上极为谨慎,战斗智商并不低。  

这自然有好处,比如在战斗结束前,不用担心自己被攻击。  

但也有坏处,那就是整场战斗,自己恐怕也没办法对饕餮产生多少威胁。  

得全靠唐飞机和白曼声。  

确切来说,得靠唐飞机。  

天阙平原远处的万兽们,看到了苍龙在天空之中飞舞。  

唐飞机飞到了极高处,那些酸液再也无法波及到。  

但他来不及嘲弄对手的时候,饕餮却瞬间放弃攻击苍龙,而是对白曼声下手!  

这一幕吓坏了唐飞机。  

他当然不是担心白曼声的安危,而是想到如果这条卑贱的小蛇死在自己面前,唐闲一定会迁怒自己。  

尽管龙元血誓已经消除,唐飞机还是本能的害怕唐闲。  

他急速俯冲,也顾不得其他。  

饕餮巨大的身躯有着迅雷般的速度,唐闲看着饕餮不再吞吐酸液,而是靠近白曼声,便知道饕餮打算吞噬掉白曼声。  

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唐闲发动蛇势以造成短距离的位移,瞬间挡到了白曼声的面前。  

这自然是螳臂当车,但饕餮却猛然间停住了,甚至还有些惧怕的后退了几步。  

白曼声感到不可思议。  

这只怪物居然连碰都不敢碰唐闲?  

饕餮连续退了很远的距离。  

唐闲并不意外。  

从方才的酸液就能看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