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仙帝,夜皇(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烦;二来也能让仙帝本源回归,天道没有拒绝的理由。”  

说到这里,顾长天看向书圣,笑道:“带他回文州,也别把他唯一的亲人给落下了。”  

闻言,书圣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多谢前辈出手相助。”  

顾长天笑了笑,摆摆手,脸上毫不在意。  

文道帝尊们带着颜子儒,还有其母往文州方向掠去。  

他们还肩负着复兴文道的责任,哪怕要帮顾长天,也得先保住颜子儒的安全再说。  

道君还没走,他刚看完《易经》,而后默不作声的收了起来。  

这是瑰宝!  

能拿走的话,自然得拿走。  

顾长天笑道:“老道,这五部经书都是我留给颜子儒的东西,你若想拿走,接下来可得出力才行。”  

“贫道只要《易经》。”道君一脸慈眉善目的笑道。  

“完整的《道德经》呢?”顾长天眯眼道。  

道君脸色稍稍定住,然后看向顾长天,开口道:“贫道与道友也是莫逆之交了,道友若肯将《道德经》赠予贫道,贫道他日必定还给道友一份大恩。”  

“要是我没有他日了呢?”顾长天又问了一句。  

道君:“…”  

老谋深算的道君又岂能不明白,顾长天这是在用两部经书逼他出手。  

万界就这么大,即便顾长天再怎么跑,也绝对跑不出仙帝的手掌心。  

唯一的办法,就是与之正面对抗。  

可是…  

伪仙帝极境和仙帝的差距,看似半步之遥,却是天地沟壑之差。  

顾长天唯一的应对之法,就是多拉一些帝尊出手,或许能够挡住仙帝一击。  

毕竟,仙帝也只能打出一击,而后就得瞬间自斩。  

如今顾长天就给道君一个选择题:帮他,就有完整的《道德经》。  

道君看向始帝,问道:“始帝道友怎么看?”  

“躺着看。”  

始帝懒洋洋道:“我还不知道谁会来呢,人皇也不是混沌生灵,他能请得动哪些厉害的仙帝?如果是弱一点的仙帝,我自然会出手。”  

始帝这句话就有些模棱两可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出手。  

如果有强大的仙帝过来,她即使出手了也没用。  

道君想了想,而后说道:“贫道也一样。”  

强大的仙帝若是出现,他无论做什么都没用,反而还会交恶对方。  

这些可不是《道德经》就能弥补的。  

顾长天笑了笑,微微点头,神色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  

始帝虽然是他的老板娘,但真正让他拥有这一切修为的,却是混沌珠。  

始帝,顶多起到了一个带路者的作用。  

“罗姿,杀了万妖帝。”  

顾长天盘腿静坐,闭上双眼,静待局势变化,同时也传音通知罗姿。  

大夏神朝,帝京。  

万妖帝正在与靖王进行生死决战,两人都是浑身是血,只不过万妖帝的眉心还有一个血洞在淌血,伤势看起来比靖王还要重一些。  

“轰!”  

这时,一只玉手从虚空中覆盖而下,掌指有力,狂暴的杀意和血气弥漫八荒,悍然拍在了万妖帝的脑袋上。  

万妖帝半边脑袋被打得血肉模糊,惊慌失措的暴退,而后怒吼道:“罗姿,你不可插手百道域一事,难道你不知道吗?”  

“难道你不知道,人皇他们已经被先生打退了?”  

罗姿面色冷漠,寒声道:“除此之外,刀帝道统的新任帝尊唐青生,也陨落在了先生手中,人皇重伤逃遁,根本无暇顾及你们。”  

闻言,万妖帝神色大变,咆哮道:“不可能!”  

人皇怎么可能败?  

再者,除了人皇以外,还有虫族女皇、熊帝等帝尊,他们又怎么可能败?  

罗姿也懒得跟万妖帝废话,曼妙妖娆的肌体闪烁着血色光芒,一条荆棘长鞭抽爆了虚空,绞杀而去,就连光芒都能被罗姿绸缎。  

万妖帝再次发生暴吼,一拳轰出,大地震动!  

“嘭!”  

毁灭般的力量席卷而开,声响震耳欲聋。  

罗姿闲庭信步的朝着那边走去,手持荆棘长鞭,狠狠抽在了万妖帝的身上。  

血色风暴席卷,犹如鬼哭神嚎,万妖帝的肉身直接被抽爆开来,铺天盖地的烈焰汹涌而起。  

“好强…”  

靖王看见罗姿爆发出来之后,眸中满是震撼之色。  

若是让他面对上罗姿,下场绝对不比万妖帝好。  

现如今的罗姿,太过恐怖了!  

“不!”  

最后,万妖帝发出一声不甘大吼,仙躯层层崩碎殆尽,就连神魂都被荆棘刺碎,毫无生机!  

罗姿看了一眼靖王,说道:“西边万妖国大军你去处理一下,我就不去了。”  

说完,罗姿随手挥出荆棘长鞭,打爆了御妖侯的身躯。  

她早就想打死御妖侯了,若不是一直没有先生的命令,她恐怕还在忍着。  

“咕咚。”  

靖王咽了咽喉咙,微微点头,立刻去集结大军,准备朝着西边出发。  

罗姿很快就盯上了刀宗的宗主,媚眼里满是森寒杀意。  

她刚刚才从小橘口中得知,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有仙帝出手,先生正在筹备抵挡仙帝一击的布局。  

只是…  

仙帝乃是超越这个世界的战力,想要挡住仙帝一击,谈何容易?  

百道域上,一朵朵血花绽放,战火燎原,杀气滔天。  

当靖王率领大军攻入万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