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谁是卧底?(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加上这次的帝战…  

看这样子,顾长天应该不是漫无目的的斩杀帝尊。  

估计他只想屠掉一些帝尊的过去身,让能量泄漏,以此稳住天道运转,让三界破碎的时间延长罢了。”  

三界破碎,乃是天数使然。  

生命繁衍,资源争夺,修士吸取宇宙能量,寿命无终,能量无法归还宇宙,久而久之便会产生一种不平衡的生态。  

这种不平衡,慢慢就会演变成量劫。  

只有在量劫车轮的碾压下,一切重归混沌,这种平衡才会再次出现。  

所以,这样的天道运转,顾长天根本阻止不了,顶多延长量劫来临的时间而已。  

杀帝尊、屠帝身,让一部分能量回归宇宙,就能延长量劫到来。  

见幻圣还有话要说,墨圣笑道:“一具过去身罢了,放心吧,过段时间就能重铸回来了。”  

闻言,幻圣愣了一下。  

再看看书圣和墨圣这两人一脸淡定的样子…  

幻圣心里嘀咕,这两个老狐狸,估计是真有打算。  

画圣一直都没有吭声,三人之间的交谈,他仿佛没有听到一样。  

长寿客栈。  

“当人们砍伐树木到一定程度时,沙尘暴就会来临,席卷民居,漫天黄沙让人们难以生存…这就是天灾劫难。”  

“可当人们把树木种植回去,就能抵挡沙尘暴…这便是平衡。”  

“只有平衡达到了,量劫才不会出现。”  

顾长天正在侃侃而谈,讲着自己对量劫的理解和认知。  

先生不愧是先生,懂得好多啊…  

解惜玉美眸秋波涟漪,满是崇拜的看着顾长天。  

妹子,你别这样看我啊…顾长天内心有些小尴尬。  

解惜玉突然问起量劫是什么,为什么洪荒会有量劫出现,顾长天便随便举了个例子。  

只是没想到,这个简单的例子,却让解惜玉满眼都是星星。  

算了,只要我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顾长天伸手敲了敲解惜玉的脑袋,说道:“别看了,今天客人比较多,快去帮忙。”  

“哦。”  

解惜玉揉了揉脑袋,起身跑去端菜。  

旁边,道君也在坐着,一壶茶,一盘糕点,赞同的微微点头。  

“按照长天道友这么说,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其实不是为了保住三界,更不是为了延迟量劫来临…”  

道君心里想着:“而是为了宇宙的平衡。”  

雷帝、辰皇的陨落,也让道君想起了他们的过往。  

雷帝并非是开辟雷之大道的存在,而是一个鸠占鹊巢的人。  

开辟雷之大道的混沌生灵,名为雷祖。  

只不过在混沌初劫的灭杀下,雷祖自斩一刀,重伤垂死,雷帝却在此时出手斩杀了雷祖,夺取道果,占据雷道。  

辰皇,亦是如此。  

或许,这就是长天道友出手斩杀两位帝尊的原因。  

一些鸠占鹊巢的人,已经算是走了捷径,一辈子都很难再证仙帝。  

两位帝尊一死,他们所占据的大道也会再度敞开。  

能量回归,天道运转也会慢下来…  

只要没人再去证这两条大道,宇宙能量没有再被吸取,量劫自然就会延迟。  

利用这段时间,顾长天便能做更多的事情!  

这就是你的谋算吗,长天道友…  

道君轻轻一叹。  

三界破碎已成定局,无法逆转,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顾长天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填补混沌宇宙的能量缺陷,慢慢形成一种平衡。  

“不对…”  

道君忽然皱眉,心头一震。  

长天道友是两世宇宙的人,他的眼界,绝对不只是平衡!  

“把树木种植回去,就能抵挡沙尘暴了…”  

道君心里重复默念这句话。  

他明白了!  

长天道友这是想让量劫停下来!  

把该释放的能量还给天道,量劫自然而然就会停下来了!  

只是…  

想让量劫停下来,这样的能量可谓庞大无比。  

哪怕杀了十几位帝尊,都填不回去啊。  

道君心头颤抖,莫非,长天道友还有别的打算?  

“轰!”  

忽然,道君听到了一声轰鸣。  

不是人间的。  

而是…  

雷界那边的!  

荒帝、命帝、冥祖,这三尊伪仙帝打起来了!  

道君:“???”  

莫名其妙的,这三个家伙怎么就反目成仇了?  

道君的现在身留在长寿客栈,过去身和未来身归一,偷偷摸摸跑去雷界那边看戏。  

与此同时,三界之外的黑暗大帝睁开双眼,也朝着雷界那边横渡而去。  

“你们在干什么?”  

荒帝怒吼,被命帝和冥祖打得败退连连,帝身上遍布伤痕。  

四柄古剑悬于四方,各自封锁一片空间,混沌澎湃,剑气如海,煞气沸腾。  

冥祖冷冷盯着荒帝,寒声道:“荒,你自己做了什么,你自己应该清楚!”  

放水!  

还是放了一片海!  

剑帝眉头微皱,他刚刚也察觉到有些不对劲,但碍于没人吭声,他也懒得把事情挑明来说。  

只是没想到…  

命帝和冥祖竟然在这个时候联手起来,一起攻伐荒帝。  

“混蛋!”  

荒帝竭尽所能的崩开两尊伪仙帝,气机犹如山崩海啸一般,满脸狰狞。  

“怀疑我?方才顾长天能逃,我还怀疑是你们俩暗中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