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朝与妖魔(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会命人整理带给你,有时间的话,你倒是不妨可以深入继续调查一下…”  

“没问题,如果没有其他事情的话,老子就先走一步了,这皇城待得老子一点都不舒服。”  

说着。  

窦兄便站起身大大咧咧道。  

“窦兄慢走!一切便拜托你了!”  

儒雅公子同样起身郑重拱手道。  

“行了行了,就这样吧。”  

说完。  

窦兄的身影顿时消失在了儒雅公子的面前。  

儒雅公子则随手在桌上放下一块碎银。  

旋即便信步走出了客栈的大门。  

“客官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客栈的伙计见状连忙恭送了一句,紧接着便前往临窗的角落收拾了起来,同时嘴里都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真是个怪人…”  

是的。  

由始至终。  

无论是在掌柜伙计还是其他客人的眼里。  

儒雅公子的表现都非常古怪。  

因为他一个人坐在临窗角落,但桌对面却放着另一双碗筷,甚至频频都会朝着空无一人的对面敬茶,嘴里都疑似在自言自语。  

怎么看都觉得脑子不正常。  

这里是皇城。  

什么样的怪人都有。  

对于在客栈生活工作了十余年的伙计而言都早已不感到稀奇。  

“明渊,结果如何?”  

儒雅公子离开客栈不久。  

他便出现在了一间金碧辉煌宽敞明亮的书房里。  

书桌前。  

一个天表奇伟浑身都充满着威严贵气的中年男子正埋首于案牍,手里不断批阅着一叠叠奏章,在觉察到儒雅公子出现后,他却头也不抬地说了句。  

“回禀陛下,窦遥答应了。”  

夏明渊朝着眼前的中年男子恭敬行李道。  

“嗯。”  

中年男子淡淡应了一声。  

接下来却没有继续理会夏明渊,而是依旧在专心批阅着高如小山的奏章。  

夏明渊同样没有离开。  

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一时间。  

整个书房里都只有沙沙落笔的声音。  

“明渊,这个窦遥真的有你说得如此神异吗?”  

良久。  

当批阅完最后一份奏章。人人中年男子才终于抬起头,他拿起桌上已经冷下来的茶水毫不在意地抿了一口,同时犹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都落在了眼前夏明渊的身上。  

“是的。”  

夏明渊拱手沉声道。  

“毕竟当年臣与窦遥一同并肩作战过,所以这个世上没有人比臣更清楚窦遥的能力,可惜他一心追求自己的道,若非妖魔入侵,恐怕他都不会踏足这个世间…”  

“…他的宗门底细呢?至今你都没有调查清楚吗?”  

中年男子沉吟片刻道。  

“没有。”  

夏明渊轻叹一声道。  

“他的来历太过神秘,因此臣怀疑,他很可能是来自于其他洲的人。”  

“…不管如何,只要他愿意留下来帮助我们即可。”  

中年男子不再多言。  

与此同时。  

告别夏明渊后。  

窦遥却没有第一时间直奔东海郡。  

根据夏明渊递给自己那枚玉佩显示。  

前段时间。  

东海郡疑似出现了妖魔行踪。  

当地的镇妖司立刻派出前去调查。  

结果。  

镇妖司派去调查的人全部都音讯全无。  

夏明渊得知此事后立刻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与一干精锐前往东海郡。  

熟料夏明渊派出去的人同样音讯全无。  

由此不都不引发了夏明渊的重视。  

若是窦遥没有前来玉鼎王朝。  

夏明渊都准备联合其他宗门亲自前往东海郡调查究竟。  

既然窦遥来了。  

他便放心将这件事情交给了窦遥。  

窦遥并非是夏明渊的下属。  

若非看在这件事情与妖魔有关。  

或许他都懒得理会夏明渊。  

诚然。  

夏明渊在世人眼里确实堪称天纵奇才。  

一百三十年前的赤海一役。  

夏明渊还是镇妖司一个小小的司卫。  

修为都只有筑基境。  

熟料短短不到百年。  

他便一举踏入了元婴境。  

如此可怕的修炼速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某种程度上都能媲美夏凡了。  

一时间。  

玉鼎王朝都在流传。  

夏明渊极有可能是某个大能的转世之身。  

更可怕的是夏明渊的心性与手段。  

从一介小小的司卫到镇妖司的大司率。  

若是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手段,他根本都坐不到这个位置。  

要知道前任镇妖司大司率可是化神境。  

而夏明渊区区元婴境又如何能坐稳这个玉鼎王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要位置?  

难道就凭他可能是大能转世吗?  

窦遥从不关心夏明渊究竟是否大能转世。  

对于他这个人。  

窦遥的看法很简单。  

一个心系苍生却城府太深的人。  

这样的人可以合作,但却不能当朋友。  

无非是窦遥不喜欢这类人。  

当初他便是受不了师门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才干脆一走了之。  

没办法。  

实在太影响自己的修行了。  

约莫十天左右。  

窦遥一路游山玩水吃吃喝喝才堪堪抵达了东海郡。  

有关东海郡妖魔的种种情报他都已经知晓。  

所以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