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风云汇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是有迹可循的人。  

自从让夏凡收养之后。  

这四个曾经沦为乞丐的家伙便一步登天成为了无数普通人仰望的存在。  

“是的。”  

小明坦然道。  

“如若前辈不相信的话,大可前去白雀城找来当地的街坊邻居辨认。”  

“不必了,贫道相信你。”  

俞升寅轻描淡写地挥了挥手道。  

“想必你这次前来便是为了夏尊者吧?”  

“前辈明见。”  

小明神色郑重道。  

“在听闻掌柜的生死未卜的消息后,晚辈自然是无比关心掌柜的情况,所以马不停蹄地便赶了回来,敢问俞前辈,掌柜的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还望俞前辈能如实告知。”  

俞升寅沉吟片刻斟酌了一下道。  

“贫道如今只能告诉你,夏尊者目前受到极重的伤势,庆幸的是夏尊者仍旧还活着。”  

“掌柜的还活着吗?太好了。”狗狗听到这个消息。  

小明都瞬间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紧接着他便又沉吸口气道。  

“俞前辈,请问能否让晚辈前去看一看掌柜的呢?”  

“如今夏尊者处于闭关之中,任何人都不得搅扰。”  

俞升寅轻轻摇了摇头道。  

“俞前辈,晚辈自然是不会搅扰掌柜的闭关疗伤,晚辈只是想看一眼掌柜的。”  

小明连忙郑重恳求道。  

“让他在洞府外看一眼吧。”  

在俞升寅陷入犹豫的时候。  

脑海中忽然响起了程藩的传音。  

“好吧,跟我来吧。”  

得到吩咐的俞升寅只能答应了下来。  

“多谢前辈。”  

不多时。  

俞升寅便带着小明来到了夏凡闭关的洞府之外。  

望着眼前洞府布满禁制的厚重大门。  

小明曾试图用感知去探查一下洞府内的情况,奈何却让洞府的禁制直接给隔绝了。  

毕竟他的实力不足。  

不像是程藩有能力感知到洞府内的情况。  

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洞府大门。  

小明突然跪了下去。  

朝着洞府大门便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同时心里喃喃道。  

掌柜的。  

小明回来了。  

以前都是您保护我们。  

现在轮到我们还保护你了。  

“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离开洞府走出禁地。  

俞升寅看似不经意地问了句。  

“俞前辈,晚辈在这里有一个不情之请。”  

小明神色郑重道。  

“只要是贫道能办到的都会答应你。”  

俞升寅道。  

“晚辈想要留下来,时时刻刻都守护着掌柜的。”  

说完。  

小明便朝着俞升寅重重行了一个大礼。  

“…有心了,贫道答应你了,往后除了此处的禁地,无华宗与兰原城内外你都可以来去自如。”  

俞升寅点点头,同时手中凭空多出了一枚玉符抛给了小明。  

“这是信物,一定要收好了。”  

“多谢前辈大恩。”  

小明接过玉符后道。  

“屈鸿,由你安置一下这位小友吧。”  

俞升寅似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朝着守候在禁地外的屈鸿吩咐道。  

“是!”  

在屈鸿的安排下。  

小明自然是顺利入驻了无华宗。  

往后的日子里。  

大多数时候他都盘坐在禁地之外,如同他所言的一样时刻都守护着掌柜的。  

至于俞升寅。  

他没有将太多的心思放在小明身上。  

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放弃阵线,收缩力量。  

毫无疑问。  

当这个提议摆出来后便遭到了众多宗门的强烈反对。  

这些宗门的反对并非没有理由的。  

哪怕他们清楚。  

各条阵线已经岌岌可危难以坚持下去。  

问题在于。  

一旦放弃各条阵线。  

面对妖魔长驱直入的冲击,除却无数普通百姓生灵涂炭惨遭蹂躏外,连带着这些宗门的山门基业都会彻底毁于一旦。  

最终。  

俞升寅力排众议,甚至还拿出了程藩为挡箭牌。  

尽管大部分宗门都同意了下来。  

可依然有小部分宗门依旧坚持着自己决定,决定与宗门同生共死。  

对此。  

俞升寅都毫无办法,只能任由他们去了。  

一时间。  

兰原城开始汇聚了无数的修士,即便连飞鸟王朝的皇室重要成员都逃难于此。  

由于人数太多的关系。  

飞鸟道盟不得不扩大了兰原城的规模。  

同时紧锣密鼓地修建起大量的防御工事。  

飞鸟道盟的异动瞒不过妖魔。  

在飞鸟道盟放弃阵线之后,妖魔便迅速组织发起了新一轮的猛攻。  

短时间内便彻底击溃了飞鸟道盟的防线,大半以上的飞鸟王朝都落入了妖魔的手里。  

“小飞哥,飞鸟王朝这是要完蛋了吗?”  

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排着队的人。  

而队伍的前方耸立着一座巨大巍峨的城市。  

这些人都是从其他地方逃难来的人。  

逃难的方向便是远处的城市。  

兰原城。  

如今飞鸟王朝仅存的安全之地。  

在赶了不知多少天的路,历经了多少危险后。  

石小飞与周小鱼终于来到了飞鸟王朝。  

稍作打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