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晋阶灵能领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311晋阶灵能领域

人是什么?

万物之灵?什么是“灵”?

灵能战士又是什么?什么又是灵能?灵能是什么能?

且不去说体内翻江倒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韩彪仿佛进入了一种玄妙的顿悟状态之中,开始思考这些有些虚幻的问题。.ttzw365。阅读网)

首先,人是生物的一种,万物皆有灵,人自然也有灵,而这个“灵”指的是“灵性”,而无论从玄学角度还是神秘学角度,“灵性”都属于能量的一种,而“灵性能量”又是什么?

灵性能量指的是由人类的思想、精神与灵魂结合起来的一种能量,所以,“灵性能量”实际上就是星际时代所谓的“灵能能量”。

而“灵能”又是什么?“灵能”指的是“万物之灵天然的本能”,这个“本能”就包含了各种能量在内,生物需要进食吧?进食是本能,而进食可以获取身体所需的能量,也就是“生物能”。

而“灵能”又代表“万物之灵的聪明与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源自于人类的大脑,源自于人类的精神,所以人类的精神力自然也是能量的一种。

而“灵能”是不是又可以解释为“灵魂的能量”呢?没错,灵魂自然也是能量的一种。

而将人的生物能、精神力、灵魂力量等等各种能量结合起来,自然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灵能源质”,而“灵能源质”的本质,实际上指的就是“生命能量”,生命所激发的能量

韩彪懂了,这就是领悟,领悟“灵能领域”,真正的明白什么是“灵能”,而与此同时,他体内的那一颗从二彪那里传递而来的一颗灵能粒子,也像是一粒“灵性种子”般,在韩彪的体内生根发芽,繁衍茂盛。

这种变化,并不惊天动地,也并不声光大噪,而是自然的,温和的,润物细无声的,像一颗种子破土而出,迅速的成长为一棵参天巨木。

这是一种从量到质的改变,韩彪不知道其他灵能战士领悟“灵能领域”,凝炼“灵能源质”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像自己这般情况,也难怪灵能境界被灵能战士们当成了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次,因为成为了灵能战士的人都知道“灵能”是怎么一回事,可没有人说的出来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每一个人的情况和答案都不一样。

只有体悟者自己,才知道进入灵能境界之后,自身的改变有多么巨大,在进入灵能境界之前,韩彪仗着自己比常人磅礴10倍的能量,又是均衡体征进化体质,体内拥有着常人60倍的生物能储存量,再加上“1*9”次方超浓高压,相当于自身512倍的生物能储存量,从理论数据上来计算的话,他的能量储量也就相当于常人的30720倍,再考虑到气海漩涡的百倍凝炼,岂不是达到了普通人的300多万倍?

可实际上,韩彪能一个人打300多万个同级的基因战士吗?

显然不能

就算人家站着不动让他杀,他也杀不完,累也累死了,磅礴的生物能储量,只能让他拥有比别人更持久的续战能力,相对来说,比别人拥有源源不绝的能量供应,这仅仅只是让他在同级之内所向无敌。

可是考虑一下,人的能量有多强?一个人真的能够容纳比别人多出300多万倍的能量在体内吗?难道别人就是个小酒盅他就是个波涛似海的大湖泊?

这显然是不合理,也说不通的。

那么,韩彪这么庞大的能量都存放到那里去了?

精神、灵魂、意识,这些都是能够储放能量的“空间”,能量毕竟是种无形无质的东西,也许有人能够解释其真正的原理,可韩彪还不行,他还没有达到能够理解能量真正秘密的程度。

在之前的战斗过程中,韩彪就发现了,明明自己体内的蓄能量超过常人的数百万倍,理论上来说别说是灵能战士了,就是来一支凹凸曼军团,他一巴掌也拍死了,可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他和灵能战士战斗,挟带百万倍能量的一拳,照说天都轰破了,以灵能战士的身体强度,根本就不可能承受的住,不说轰成灰灰,最起码也能砸成肉沫了,可实际上,他一拳过去,人家可能连汗毛都没动一下。

以灵能战士的身体强度,韩彪实际上只需要一丁点的能量就能爆掉他们,可他在战斗之中却发现,自己一拳轰出,输出的能量,最少要成百上千,成千上万倍的消耗才能够起到作用,攻击灵能战士,就好像在攻击一块挡在他们身前的厚厚实心橡胶垫子一样,看着打的“嘭嘭”作响,可站在“橡胶垫子”后面的人家连毛都没动弹一下。

这就是因为灵能战士的灵能能量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他要想伤害到灵能战士,就要耗费比干掉常人数以百倍、千倍、万倍的能量,才能抵消人家的防御能量,这也亏得是他这种300多万的老变态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普通的基因战士,在灵能战士面前,就如同蝼蚁一样低贱。

可是不成正比的能量消耗,让韩彪觉得自己的续战能力,反而没有凝聚气海,打通十二正经之前那么好了,一战斗起来,没多久就觉得能量供给跟不上,经常性的“弹尽粮绝”不得不停下战斗节奏,腾出休息时间等待能量恢复。

没错,依仗着刀锋装甲,他以一个基因战士的身份还真就仗着能量磅礴,干掉了些灵能战士,可是那并不是他自己本身的实力,就好像一个三岁小儿力气再小,可只要他摁的动核按钮,那他就能够毁灭世界一样,借了装备之威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