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决战之时(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们的使命!”  

面对王维的问题,战王二话不说便同意了王维的收编!  

身为镇守使,听从更高位的令旗使的命令,并为令旗使而战,这的确就是战王的使命。  

而听到这番话时,王维也笑了。  

因为,就在这一瞬间。  

无穷无尽的光芒,瞬间升腾而起,并笼罩在了所有血战深渊土著身上。  

这非是深渊意志的力量。  

而是隶属于王维的力量!  

军主之力,光环之力,乃至技能、天赋之力!种种的一切,疯狂叠加在所有血战深渊土著身上,并于一瞬间,让血战深渊土著的战斗能力,攀至了顶峰!  

王维,顺利、甚至是轻松的,便将整个血战深渊收编入了自己麾下。  

于是,也同样是在这一瞬间。  

明皇骇然发现,眼前敌人的实力,产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原本,深渊意志只给血战深渊土著带来了三倍的基础实力增幅。  

但现在,这份增幅换成了王维的统帅值加成——这个加成,可要比三倍多出了太多太多!  

虽然依旧没有明皇的加成强大,但的确也能抵抗一二。  

而除此之外,深渊意志附加的军魂之力与无双之力,统统都没有消散。  

换言之…  

现在前线战场的情况,就相当于王维麾下的血战深渊军队,大战明皇所属部队!  

统帅值王维较弱。  

双方人数相差不大。  

所有血战深渊土著都被军魂之力所覆盖。  

明皇的正卒亦是全员军魂。  

从这些角度上看,明皇依旧占据优势。  

但在无双武将方面,事情却出了岔子!  

明皇的无双军团,只有区区5000人,而血战深渊土著,被深渊意志赐予无双之力者,却足有十万余——没错!所有的超赛,全部相当于是无双武将。  

在稍稍弥补了基础实力不足的缺点之后,超赛已经能以多打少,短暂抗衡明皇麾下的无双军团了。  

甚至于战王都下了场,主动顶住了无双军团的第一武将。  

见此一幕。  

明皇惊疑,文满开心,而王维,却依旧坐在王座上。  

“准备吧,决战的时候到了!”  

王维如此对文满说完,便再次闭上了双眼。  

意识,瞬间深入识海当中,看着识海深处,那深渊意志的化身,王维与之进行了短暂的沟通,随后退出识海,走下了王座。  

“军团降临!”  

随着四字落下,军团降临之光,瞬间闪耀于王维身边,却见无穷无尽的亡灵大军,被王维的军团降临召唤而出。  

王维一声令下,乌乌泱泱的亡灵军团,便在古烈的带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奔赴前线。  

“然后!军团降临!”  

第二计军团降临启动。  

以五千深渊领主为首,领衔的近百万深渊军队,同时出现在王维身侧。  

天空之上,那血红色的太阳微微抖动,撒下了无穷无尽的血光。  

能看到,在血光的笼罩之下,以甄率为首的深渊军队,气息登时产生了变化!  

磅礴的魔气,从每一名深渊领主体内荡漾而起,同时,每一名深渊军队身上,都泛起了透明色的,类似军魂之力般的波动。  

以“假令旗使”之名。  

王维彻底操控深渊意志,并使用深渊意志,大幅度强化麾下深渊军团的力量——无双之力,军魂之力,在这一瞬间便被深渊军队所掌握!  

这个,就是王维的根本目的!  

至此,底牌之深渊军团,便算是彻底成了型!  

然而。  

现在的王维,也真是笑不出来了。  

因为经历过这些事情之后。  

傻子都能明白,这深渊意志甚至于深渊军团,乃是有隐患的…  

用饮鸩止渴,能很清楚的说明王维现在的状况——但既然都渴到要喝毒药了,隐患什么的,现在自然是不用多说。  

而后,王维意念再一动。  

便看天空之中,霸王行宫突兀出现,并飞抵王维脚边。  

一步跨出,王维落在霸王行宫之上,霸王行宫便拉着王维,紧跟着深渊军团,向前线奔去。  

而后方,文满依旧留在高塔之上。  

天基打击阵列腾空而起。  

除此之外,文满还掏出了各种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于决战计划当中。  

王维负责正面战场,文满负责后勤保障和火力支援。  

也就在刚刚王维说“决战的时候到了”之后,两者的计划便推进到了新的环节。  

虽然过程曲折,变数极多。  

但,在控制了深渊意志和整个血战深渊之后,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甚至比理想状态更好的状况!  

这意味着,王维在明皇面前,有了一战之力。  

这也意味着,王维和文满由躲转攻的开始!  

前线战场。  

在王维的命令下,战王带着超赛和大猩猩们缓缓后撤。  

见此一幕,明皇心中一动,便也下达了暂缓攻击的指令。  

心中隐约的预感告诉明皇,此一战,貌似已经走到了一个奇怪的节点,既然如此,稍稍等待一会儿,倒也不碍事儿。  

于是,就在这一片诡异之中,王维的亡灵军团抵达战场!  

总计上百亿的亡灵军团浩浩荡荡,从前线一直排布到血战王城。  

死者的臭气铺天盖地,淡灰色的死气遮天蔽日,似乎连空中的血色太阳,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