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王牌部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用都得死再说些什么,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玩意儿的意义与价值!  

“起拍价,十个亿!”  

“50亿!”  

李二当场叫价,奈何帝辛更狠!  

声音落下,李二登时瘪茄子了。  

现在的李二没有组织。  

也因此,他的财力,比明皇、亚历山大等人稍稍弱了一些。  

帝辛虽然也没有组织,但这家伙的实力比李二更强,财力更强自然也在预料之中。  

而身在包厢中的王维见状,目光却是一闪。  

118枚大源加50亿左右的征战点数…  

“唐太宗李世民所需拍品,观星盘!”  

“起拍价…10亿或5枚大源!”  

说完,都得死短暂踌躇,还是开口道。  

“这观星盘,乃是观天象之用,极高的价格也说明了它极高的价值…其实吧,这东西最大的用途,在于找人…”  

“你们这些职工者,是真的可以。”  

李二怒极转笑,倒是其他人等面面相觑,最后化作一片哗然!  

找人之用…  

李二要找谁?  

还用说?  

不是秦皇,就是圣子!  

找到他们,李二要做什么?  

找秦皇的话,李二可以给秦皇抽个筋扒个皮,这能极大强化他的实力。  

找到圣子的话,李二如果能对圣子动些手脚,以后也会少些麻烦——毕竟,待到圣子回来,第一个清算的恐怕就是李二。  

留给李二的时间不太多。  

化被动为主动,显然是个极好的办法。  

但现在,随着这些职工者搅局,一切都化作了泡影!  

“竞拍开始!”  

伴随着都得死一声大喝,场面瞬间抵达了高潮!  

哪怕是很少出手的黑神和白魔也疯了似的疯狂下注,观星盘的价格,瞬间就被顶到了百亿以上,且还在不断攀高。  

但这些,跟王维没什么关系,他只是看着,瞧着,心中不断盘算,默默估计着各个组织,以及各个大佬们的财力。  

直到观星盘拍卖终止,最后这东西,却是落入了大秦手中——为了保住重伤的秦皇的踪迹,大秦可谓不惜一切!  

而且本身大秦的底子就厚,全力出手夺一件物品,倒也没有失手的道理。  

“那么下一件拍品,纣王帝辛阁下需求的拍品。”  

“血统:死亡颂唱者。数量10w!异能种子:死亡之力。数量10w!职业转职令牌:亡骨战士,数量10w!”  

“本是三件拍品,在帝辛阁下的要求之下合而为一,且这一系列拍品不单卖,只打包出售!”  

王维、明皇、亚历山大、李二等人瞬间瞪圆了眼睛。  

大秦包厢之中,李海同看着这一系列拍品,口中也是念念有词。  

“王牌部队啊,其实你们也别说,这次的曙光拍卖会,的确是个打造王牌部队的好机会。”  

都得死做出了更细致的解释。  

“秦皇的隔界箭队大家都知道吧?不同于无双军团的可复制性,隔界箭队是无法复制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支队伍,乃是秦皇一手一手捏出来的!”  

“隔界箭队的每一员士兵,都有同样的血统,同样的异能,同样的职业,再加上秦皇自身的能力,方才塑造出了隔界箭队战无不胜的威名。”  

“而这,也是隔界箭队这种王牌部队的打造方式…以培养轮回者方式培养剧情土著。”  

这份秘辛,被都得死赤裸裸的公布了出去,不知道这事儿的轮回者们,只是沉默着,似乎震惊于最顶级大佬的大手笔,但王维对此却是一清二楚的。  

以基础实力论。  

一名轮回者的实力,是要比普通正卒更强的!  

甚至于稍微上点儿档次的轮回者,他们的实力,都可以比肩二流左右的武将。  

而顶尖的那一群轮回者——比如说李一帆,他的实力,比之同等级的吕布赵云都不遑多让。  

当然,这没算军主的增幅。  

轮回者不会受到军主的增幅,这个是铁律,但轮回者的实力,还蛮让军主眼馋的——由此,就有军主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  

将剧情人物塑造成伪轮回者!  

已知的是,剧情人物可以用乐园的装备、血统、异能、乃至职业,只要军主有钱的话,完全可以将剧情人物打造成伪轮回者。  

王维的眼卫,就是这么来的。  

而这支部队一旦成型,威力也是强的令人发指——兴许纯粹力量没有无双军团那么可怕。  

因为他们觉醒不了无双之力。  

但血统、异能、职业的组合搭配,足可以衍生出一系列可怕的特效!  

比如说隔界箭队。  

隔界箭队中的每一名士兵,都是按照培养轮回者的方式诞生而出的——职业是乐园内的正常职业:神弓手,一个烂大街的职业。  

但异能,却是稀有异能:空间之力!  

血统也相对珍贵:空间之龙血统。  

再加上秦皇自身的能力加成,方才塑造出了隔界箭队的神威——简单想想就能知道,这支部队的造价究竟有多高!  

更何况,想要打造出这种部队,有钱都不一定有用,关键是你要拿到上述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说稀有也谈不上,但肯定不至于烂大街,产出量是有限的,也因此,李全知才说隔界箭队是无法复制的。  

但现在,帝辛把主意打到了曙光拍卖会的头上!  

你还别说,这个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