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邪恶之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龙气掠夺…  

刘辩身死,其体内的龙气逸散,然后玉玺的龙气掠夺生效,自动吸纳刘辩体内的龙气,并转化成天子龙气。  

“叮。”  

“叮。”  

连续两声…  

却见两枚鸽子蛋大小的天子龙气,被传国玉玺“生”了出来。见状,王维忍不住哈哈大笑!  

这刘辩,可真是王维的大宝贝!  

不仅仅让王维补充了天赋、技能,帮王维完成了任务,连尸体中的龙气,都转化成了天子龙气。  

哦,对了,还有这次剧情世界的主线任务奖励和刘辩自己爆出来的宝箱。  

甚至还有最后的通关总评!  

死了真是可惜了啊…  

莫名的,王维竟然叹息了一声,心中稍有遗憾。  

话说养韭菜是个技术活,考虑到这次任务之前自己与刘辩的实力对比,王维心中的可惜之情倒是减退了不少。  

刘辩,不是他能养的韭菜…  

但现在王维大势已成,倒可以考虑一下手动养出来一根翠绿翠绿的韭菜了袁绍?老曹?或者是孙策孙权?  

总之…  

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等到玉玺的光芒彻底消散之后,王维将玉玺收回了战纹,打开战纹提示,王维翻找着,不多时,便找到了玉玺解封之后的下一条战纹提示。  

邪恶之勋解封任务,已完成!  

同样是当时遇到刘辩后触发的任务…  

但邪恶之勋的解封,却没有什么浩大的光影效果,从战纹中取出邪恶之勋,打眼一瞧,王维又是一笑。  

没有光影效果,不意味着不够强!  

很早之前,王维便已经明白,邪恶之勋的物品品质,理应是世界至宝,而今天邪恶之勋彻底解封,一切果然不出乎王维的预料!  

邪恶之勋类型:道具品质:传说属性一:大幅度提升每次通关评价的总评。  

属性二:邪恶意图:轮回者及麾下士卒击毙剧情人物之后,宝箱掉率提升百分之五十。宝箱质量将会有百分之三的概率强行提升一个等级!  

属性三:邪气凛然:持有者魅力属性10,且更容易得到反派剧情人物的青睐!  

属性四:邪恶欺诈:持有者魅力属性10,由于欺诈效果,更容易得到正派剧情人物的信任!  

属性五:深渊同盟:自动掌握深渊通用语,且在深渊界或深渊生物面前,好感度先天为:尊重。不仅不会遭到深渊生物的攻击,反而有可能得到深渊生物的协助。  

特效一:士卒转职:黑暗追猎者,邪恶先锋,死亡射手,碎颅者,血腥斗士。  

转职方法及限制:十具人类尸体按规律摆放,转职者站立在中间,取出邪恶之勋,转职仪式启动。转职之前,转职者需要隶属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并忠于持有者,转职成功之后,转职者将完全服从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天荒地老至死不渝!  

特效二:精锐士卒转职:血神卫,深渊守卫,阴影杀手,恐惧术士。  

转职方法及限制:一具高能尸体为祭品,血神卫将会吞噬尸体当中的能量,完成转职。转职之前,转职者需要隶属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并忠于持有者,转职成功之后,转职者将完全服从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天荒地老至死不渝!  

特效三:将级转职:死亡骑士,战争巫妖。  

转职方法及限制:吸纳死气,杀气,兵戈之气,待到数量足够之时,邪恶之勋将会对轮回者发出提醒,如此,转职次数1!该转职并不局限于剧情人物和轮回者。当转职者隶属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并忠于持有者之时,转职成功之后,转职者将完全服从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天荒地老至死不渝!当转职者为轮回者之时,邪恶之勋持有者无法对转职者产生任何羁绊和限制,请慎重。  

特效四:王级转职:深渊领主。  

转职方法及限制:一具深渊领主的骸骨,一份高品质能量源,大量的高能尸体及死气、杀气、兵戈之气!注:您只可以转化出一名深渊领主!在旧的深渊领主未死之前,您不可以得到新的深渊领主!  

该转职并不局限于剧情人物和轮回者。当转职者隶属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并忠于持有者之时,转职成功之后,转职者将完全服从于邪恶之勋持有者,天荒地老至死不渝!当转职者为轮回者之时,邪恶之勋持有者无法对转职者产生任何羁绊和限制,请慎重。  

特效五:深渊呼唤:消耗全部法力值,内力值,强行开启深渊之门!当深渊之门出现之后,将会强行联通某个深渊界中的某个地点,从而将深渊恶魔召唤至轮回者所在的世界!当深渊恶魔出现之后,将会在3个小时之内,为召唤者而战。三小时结束之后,深渊恶魔不会返回深渊界,而会在该世界大肆破坏作乱!该技能冷却时间为一个剧情世界。  

特效六:深渊压迫:与恶魔一战,若战胜,则大概率能收复该恶魔,使该恶魔成为轮回者麾下的士兵。该技能无消耗,无冷却时间!  

可带离任务空间。  

备注:此物原本是门罗大公的藏品,却被某人意外所得,在吞噬了某个具有神力的强悍道具之后,门罗的金币消失,邪恶之勋解封。这个让人深感不适的勋章上,雕刻着恶魔头颅和魔界之门,其上附带着无与伦比的邪力,看着它,你隐约有这么一种预感:我应该将它丢到海底或者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而不是主动追寻这份邪恶的力量。  

严格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