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斩首示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事禀报,无事退朝。”  

今天的刘辩显得有些沧桑,这半大小子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便看向了王维。  

而王维,则悄悄上前一步,轻声说道。  

“臣有事要禀。”  

“卿请讲。”  

“曹丞相封金挂印,辞退了丞相之职,但丞相为百官之首,这朝廷也不能没有丞相。”  

说到这里,王维悄悄停顿了一下,却见刘协一愣,随后恍然。  

不得不说,这刘协有点儿鬼机灵。  

“那么,不知将军的意思是?”  

“在下想毛遂自荐…”  

“可是你现在是朝廷的大将军啊。”  

“兼两职也无不可…为了大汉朝廷,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协:“…”  

论不要脸你也算是一号人物了…  

当然,话,王维都说出来了,刘协没有不照办的能力。  

他点了点头,当即宣读了王维的新职位。  

“第二件事。”  

王维又一开口。  

“吕司马想要卸职。”  

听到这儿,吕布登时点头,上前一步轻声说道。  

“陛下,在下以为,我这个司马当的并不称职,比起文职工作,我更喜欢上阵杀敌。”  

吕布,是王维的人…  

虽然不太清楚这一茬又是王维在搞什么幺蛾子,但这并不妨碍刘协老老实实的做个好背景板。  

“不知王将军的意思是…”  

“禀陛下,臣以为,吕司马此言有理,比起担当朝中重臣,吕司马更适合在外征战!”  

“近,在下听闻并州匈奴祸起,再加上并州还有羌胡鲜卑,臣以为,令吕布吕奉先任并州牧,方才是合理的选择。”  

这是之前王维跟吕布说好的事双方达成约定的时间节点,乃是在夺长安之前。  

后来发生的事太多太多…总而言之,这件事就被王维和吕布耽搁了下来。而现在,眼看着王维大势已成,所有变数尽皆被王维平推,吕布昨晚找到了王维,再次提出了自己先要带兵回并州老家的意愿。  

这也不是独立吕布说得很明白,他不准备脱离王维,以后但有战事,吕布随叫随到。  

实在是王维给吕布提供的力量太多太强!就像是毒品一样,让吕布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话说吕布都这样说了,王维也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其实现在王维麾下多吕布不多,少吕布不少,更何况以吕布的份,他也不可能一直担当王维的贴保镖。  

人家之前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手下还有一票子死党…  

这个怎么说呢,其实未来随着王维的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多,分兵外派之类的肯定是免不了的,吕布就算是王维派出去的第一员重将吧。  

而且还要说一点…  

其实现在的并州,是袁绍的地盘…  

所以成了并州牧,吕布也不可能立刻走马上任。独自领兵镇守一方什么的,还是要等到解决了袁绍之后再说。  

不过这个坑先占了也没什么问题。  

“那么就这样吧。”  

刘协又一点头,应下了此事,而后,王维又一开口。  

“今午时,皇宫外,吾将斩了那假刘辩的脑袋,不知陛下可有时间前往一观?”  

虽然刘协表现的不错,但这并不能成为王维不继续敲打刘协的理由…  

现在王维是不准备当皇帝的现在的时机不好,最好的时机,乃是在扫平天下诸侯之。  

在这之前,对刘协的敲打不能停你继续当你的皇帝,然后给我老老实实的别搞什么幺蛾子,我就能让你活得舒服一点儿…  

刘协显然也明白了王维的意思。  

却见刘协的小脸飞快变红,然后又变得惨白,最后的最后,刘协的脑袋彻底耷拉了下来。  

“朕,今体有恙…”  

“那陛下还是尽快歇息吧。”  

王维说完,便退了回去,而被王维这么敲打了一番,刘协也没了再开会的意思。  

“退朝。”  

干脆说了一声,刘协起离开,而下方的文武百官却一动不动,纷纷将视线扫向了王维,直到王维开了口。  

“一会儿,我想请诸位观礼,诸位可否赏我王某人一个面子?”  

“诺!”  

百官低头,王维不由大笑三声!  

时至午时,王维打头,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皇宫外。  

宽敞的空地,早就被王维布置成了邢台,一名刽子手站在中央,脚边,乃是跪倒在地的刘辩。  

王维并未虐待刘辩能看得出来,刘辩的皮肤依旧白白嫩嫩,没有任何伤痕。  

但他的精神状态相当不好。  

眼神飘忽、空洞,体时不时的如同癫痫了一般抽搐着,看到王维及百官走来,刘辩苦涩一笑,嘶哑的声音从刘辩口中传出。  

“王将军。”  

“嗯。”  

王维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却听刘辩继续说道。  

“今,你所做的一切虽有过分,但我不怨。”  

于皇宫之外,百官眼皮子底下处死刘辩,不得不说,王维的举动,彻底将大汉的脸面扫了个一干二净!若刘邦地下有灵,恐怕都能引雷劈死王维这个畜生!  

说句实话,其实王维自己也觉得自己做的稍有过分但没办法,刘辩乃是王维审查百官与敲打刘协的工具,扫了别人的面子,自己得了好处…  

没有不做的道理对吧?  

此刻刘辩这般说着,王维罕见的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下一秒,他便听刘辩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