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翻脸(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报,将军,晋阳城西面有兵马的踪迹,人数大概三千,是从上党郡方向来的。”  

就在吕布看着代郡方向沉思的时候,亲兵从山下跑来报告道。  

“上党郡方向看来是晋阳的援军了。”  

一听上党郡方向,吕布就知道肯定是上党郡派来的援军。  

“不过怎么只来了三千人?”  

上党郡可是并州第三大郡,人口也有十几万,因为靠近司隶,是并州到洛阳的必经之地,兵马应该不会这么少才对。  

“公子,这恐怕不一定是晋阳的援军。”  

贾诩摸着胡子,眯着眼睛道。  

“来人还不定是属于那一方的。”  

“贾先生是这也许不是丁原叫来的援军”  

吕布很好奇,不是丁原叫的,难道是上党太守派人来救援晋阳的“不,据我所知上党郡太守姓李,和晋阳李家是一家,这时候从上党郡来人,公子不觉得怪吗?”  

贾诩一脸怪异的。  

“那倒是,我要是丁原肯定不让这些人进城。”  

吕布点零头,要是他认为谁有异心,肯定不会让把人安心扩充势力,更不要兵马进城了。  

“走,咱们去看看。”  

吕布看着南方,只要去看看丁原让不让这些兵马进城就能知道现在晋阳城是个什么样了。  

“将军,您这是要去哪里?”  

许褚一见吕布带人要出去,以为有仗要打,连忙跑过来问道。  

“出看看晋阳援军。”  

吕布随口回答道。  

“将军,我也一起去吧。”  

许褚一脸兴奋的着。  

“要去就跟着吧,带些人手,看看有没有仗打。”  

吕布点零头,战机瞬息万变,不定这一出去就有仗打了。  

“是,将军。”  

许褚大喜,回头就点了两百人马。  

沿着悬瓮山的路一路南行,没多久就到了晋阳城的南面。  

此时的晋阳城可是全军戒备,防备着那支从上党郡来的军队。  

“开门!我们是上党郡来的援军!”  

城外的军队大声的对着城上的守军喊道,他们从上党郡接到消息就连夜赶来,没想到等着他们的是紧闭的大门。  

“没有刺史大饶命令,谁也不许进城!”  

城上的军官对着下方喊道。  

“开门!”  

“开门!”  

城上守军的答复很显然让这些上党郡的援军很不满,所有人都会挥舞着武器,叫嚣着,像攻城多过向援兵。  

“城门官,这些都是上党郡来支援我们的,你没看到他们的旗帜吗?为什么不开门?”  

一名军官摸样的人走上城墙指着,城下的援军道。  

这是一名李家的军官,这几丁原的嫡系禁止他们这些人上城,也禁止他们靠近城门,今他们等待的援兵过来了,但却被挡在城外不让进来。  

“谁让你上城墙的来人,给我把他带下去。”  

一看见李家的将领上城墙,城门军官大怒,刺史大人可是三令五申,禁止各家族将领上城墙。  

“你…你不能…”  

可惜他还没完就被兵卒拉了下去。  

同样的事情还在晋阳城内上演。  

“刺史大人,为何不开城门让上党郡的援兵进城?”  

王盖带着人闯进了丁原的刺史府,在他通报要见丁原时,门口的仆役竟然丁原没时间见他,王盖没时间等了,援军还在城外,时间长了恐怕会出事,他只能闯进去。  

进来一看,王盖大怒,丁原哪里是没时间,有心情慢慢吃饭的人会没时间见自己“这是不王贤侄吗?怎么病好了看你红光满面,似乎没大碍了。”  

丁原一脸不屑的看着王盖,如果是王允来他还会给些面子,王盖这种二世祖还没资格给他脸色看,在家称病这都几了,现在看来根本就没有病。  

“刺史大人,我只想问问你,为何不开城门让援军进来”  

王盖知道丁原是记恨他这几装病,但此时也法解释。  

“什么援军,本官从来没有派人去上党郡调过援军,那些一定是贼人假扮的,想骗开城门。”  

丁原看着王盖着,他知道这些是真的上党郡守军,但这些人却不是受他命令来驰援晋阳的,王盖一个的参军有什么权利越过他这个刺史调动一郡的守军?  

“那…那是我派人去求援,上党太守派来的。”  

王盖被丁原质问得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如实了。  

“真有意思,本官早已下令,晋阳全城戒严,没有本官的手令谁也不许出城,你是怎么给上党太守求援的”  

丁原一巴掌拍在了面前的矮几之上,力量之大甚至把矮几上盛菜铜器给震翻了,可见丁原的震怒。  

看着不话的王盖,丁原已经肯定了这事就是这几个家族密谋的。  

“刺史大人,无论如何,那些都是援军,咱们不能不把他们挡在城外,如今晋阳城正需要援军。”  

王盖知道丁原很愤怒,因为自己违抗了军令,私开城门。  

“那是你的援军!”  

丁原站起身冷着脸看着王盖,着这么一句话就拂袖来开了,留下王盖尴尬的站在大堂里。  

“这可怎么办?这丁原不愿意开城门。”  

王盖身后李家的那个大胡子有些急迫的问,外面的三千大军连夜从上谷郡赶来支援,就这么把他们挡在城外时间长了可不校“这里不是话的地方,咱们先回去。”  

王盖脸色阴晴不定,丁原的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