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唐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清早,袁绍正在和曹操、许攸吃饭,仆役就走进来,在袁绍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哈哈,孟德、子远,那人已经松口了,走咱们去看看。”  

袁绍大笑着说。  

袁府的地牢里,昨夜那人已经奄奄一息的被绑在木头架子上,一夜的严刑拷打,早已经没有了昨天的嚣张劲。  

“叫什么名字!”  

袁绍坐在一个石墩上看着那人问道。  

“唐周,冀州邺城人。”  

唐周老实的的回答。  

“你无官无职,又不是商贾,没事跑到洛阳来干什么?”  

袁绍继续发问。  

“大贤良师发下法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我是来洛阳起事的。”  

唐周奄奄一息的说着。  

“什么?甲子?”  

袁绍等人有些吃惊,今年就是甲子年,那就是说,这太平道造反就在今年。  

“时间呢”  

曹操冷声问道。  

“就在三月五日。”  

唐周老老实实的回答着。  

时间一说出来,袁绍、曹操、许攸脸上先是一阵惊喜,但马上又眉头紧皱,机会马上就来了,但时间又太紧迫了,算上今天,就只剩下半个月的时间了。  

“你们起义的地方是哪?首领是谁,他在哪”  

许攸有些急切的问道,只要能抓住首领,一切就好办了。  

“我太平道首领是大贤良师张角大人,起义点在冀州钜鹿郡附近。”  

“那你来洛阳干什么?”  

“马渠帅准备在洛阳起义,响应大贤良师,攻下皇宫,迎接仙师!”  

“放屁,就你们这种人也敢想着攻下皇宫我看你们是在做梦!”  

袁绍不屑的看着唐周,就种人也敢说攻下皇宫洛阳皇宫守卫森严,可不是说攻破就能攻破的。  

“马渠帅在皇宫内有内应,起义当日宫门大开,一击可下。”  

唐周也不隐瞒,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也没得反抗。  

“还有内应是谁?”  

对于这个结果袁绍很兴奋,皇宫里的内应,那就只能是宦官了,只要抓出来宦官就别想翻身。  

“这个小的不知,这都是马渠帅亲自负责的。”  

唐周摇了摇头,太平道内等级森严,他还没有到能接触到这些事情的位置。  

“还敢嘴硬,我看你是皮肉之苦还没受够,来呀,给我大刑伺候。”  

袁绍很不满这结果,他要的就是宦官名单,只要供出来了,那就是铁证。  

“大人,小的真的不知啊…”  

唐周哀嚎着。  

“本初兄不用大刑了,我看他真的不知道。”  

曹操开口制止道,这唐周说得已经够多了,隐瞒这些事已经没有意义了,既然说不知,那肯定就是真的不知道,不用再用什么大刑了,要是打死了,那可就算了唯一的线索了。  

“可恶,就差那么一点,只要得到那些宦官名单,咱们就能除掉他们。”  

袁绍恨恨的说,他想除掉宦官,袁家能在天下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原因就是袁家是士族高门,天下士族中一等一的高门,这种身份之下,袁家就是士族的代表,只要能帮助士族除掉宦官,他在士族的声望就能提升到非常高的地步,再也没人敢说他是庶出的身份。  

“本初兄,除掉宦官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仅仅靠着这么一个人的供词根本不足以搬到宦官。”  

曹操摇了摇头,宦官深得皇帝信任,仅仅靠这么一个唐周,根本威胁不到宦官势力,反而容易被说成是诬陷。  

“诶,这么好的机会!”  

袁绍一脸无奈的摇着头。  

“马渠帅是什么人?”  

曹操开口问唐周。  

“马渠帅叫马元义,是洛阳太平道的负责人,统管洛阳境内的教徒。”  

“负责人那也就是说渠帅就是一个地方的负责人?每个地方有多少人”  

曹操审问着太平道的架构。  

“我太平道有三十六方,每方有渠帅一名,负责管理各地事务,每方人数在万余到七八千不等。”  

“这个马元义现在在哪里?”  

“这个小的不知,马渠帅前几日应该就从河内前来洛阳。”  

唐周说完,曹操也不再问了,这人嘴里已经没什么可用的消息了。  

袁绍、曹操和许攸再次回到大堂里,呵退服侍的婢女。  

“子远这事你看怎么办?”  

袁绍问着许攸,现在事情审明白了,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现在的关键在于这个马元义在哪?必须先打听清楚这个家伙的所在,才能定下一步计划。”  

许攸摸着短须说着。  

“这个你放心,我这就安排人去查,就算是把洛阳城翻过来我也要找到他。”  

袁绍拍了拍手,就准备派人去查。  

“本初兄且慢,这事你不能亲自派人去查。”  

曹操拦下了袁绍。  

“孟德这是为何?”  

袁绍不解的看着曹操。  

“本初兄这么大张旗鼓的去查,只会给人留下把柄,以后后患无穷。”  

曹操摇着头说,虽然能抓到马元义肯定能知道更多,但这么越权处理是不合适的。  

袁绍也有些后怕的看着曹操。  

“本初兄和司隶校尉应该有关系吧。”  

曹操突然对于袁绍说。  

“这个当然有了,司隶校尉曾是家父的门生,一向与我交好。”  

袁绍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