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调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天,张小白来到移动大厅,用胡明的身份证打印了近三个月的通话记录。  

别看时间长,但通话记录却不多,可见他并没有跟太多人联系。  

有两个号码引起张小白的怀疑,一个是座机号,另一个是手机号。  

这个座机号属于外地,联系的最频繁,每过两三天就打次电话。  

查了查身份证上地址的区号,张小白猜想这个座机应该是家里的电话。  

至于那个手机号则是有些蹊跷,差不多十天一次的频率联系,每次通话在一分钟以内,而且通话时间都是在夜里。  

女朋友?不可能,时间不能这么短。  

估计连朋友都不可能。  

所以这个号码更指向了那个真相。  

张小白再次走进大厅,想了解一下那个手机号的所有者,工作人员却没给查。  

再次走出来,张小白给杜梦妮打电话,问她有没有什么渠道关系可以查到这个号码。  

半个小时之后,杜梦妮回了信息,根本就没有登记记录,肯定是从那个小店里买的卡,现在对于手机号登记的并不严格。  

线索就此中断。  

拿着身份证,张小白坐火车来到那个家庭住址。  

一栋破败的老旧小区,张小白敲开一家房门,却不是胡明家,说前些年买了这家的房子。  

不过还好,这家人认识胡明家,又给张小白提供了一个地址。  

一间平房,张小白敲开木质大门。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走出来,皱眉问道:“你找谁?”  

张小白很有礼貌的说道:“您好,我是胡明的朋友,受他之托给家里稍点东西!”  

老太太热情的将张小白迎到家里,沏茶倒水上烟。  

张小白将燕京的特产放下,打量着这个房间,家徒四壁,穷得可怜。  

估计这样的家庭都不如农村,至少农村人有地种有粮食吃。  

张小白说道:“阿姨,胡明最近很忙,所以没给你们打电话,等过了这一阵说回来看你们!”  

老太太说道:“没事,让他不用惦记家里,专心工作就好,他妹妹的病情现在很稳定!”  

张小白皱眉说道:“他妹妹生病了?他都没跟我说过!”  

老太太叹息一声,抹着眼泪说了妹妹的情况,前几年就病倒了,始终没有治好。  

或许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老太太将家里的情况都说了出来,为了给孩子治病房子卖了,还欠了一屁股的饥荒,幸亏有儿子在,这才勉强维持着妹妹那条命。  

聊了一个小时,张小白从兜里掏出一千块钱,说道:“你看我,正事都忘了,胡明让我给家里带一千块钱!”  

老太太连连表示感谢。  

随后张小白走出那栋平房。  

张小白又给杜梦妮打电话,问问能不能查一下胡明的银行卡,近几月有没有巨额入账。  

很明显,胡明之所以这么做,为得是给妹妹治病。  

脑海中再次浮现那张文质彬彬的脸庞,一个书生为了妹妹,竟然做起了犯法的事情。  

可能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困境太多无奈太多不得已,可因为这样就可以毫无底线原则的做事吗?  

张小白不敢妄作评价,没有经历过便没资格评说。  

至少说,胡明不是那种胡作非为的歹人。  

一个小时之后,杜梦妮的电话打来,说近一年内胡明没有巨额入账。  

这样一来,那就是直接给的现金?  

可是疑问又有了,为什么老太太不知道这件事,当时聊天的时候,老太太说治病的钱都是胡明付的。  

可他身在燕京,怎么付的钱?  

按照老太太提供的信息,张小白来到妹妹住的那间医院。  

没有去病房,张小白直接来到收费窗口。  

“你好,我是胡丽的家属,请帮我查一下最近的缴费以及花费情况!”张小白沉着脸说道。  

胡丽正是胡明的妹妹。  

窗口内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士挑了挑眉头,说道:“对不起,你可以自己看看缴费清单!”  

张小白说道:“单子丢了,有单子我还来找你?你们医院怎么回事?帮着查一查怎么了?难道里边有猫腻?”  

女士冷哼道:“我没有这个义务帮你查!”  

张小白大声嚷嚷起来,由于这边的骚动聚满了看热闹不怕事大的人们。  

里边另一个穿白大褂的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终于答应帮着张小白查一查。  

张小白在纸上记好交钱的数额以及日期,随后走了出去。  

老太太的说辞是胡明给缴费费用,而看着缴费日子,那时候胡明还在燕京,根本不可能回到这里。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必然有人帮着缴费。  

而这个人极有可能是那个幕后指使者。  

这么隐蔽做一件事,张小白更加怀疑,以杜飞的智商根本考虑不了这么严密。  

算一算时间,离下次缴费还有两天,张小白已经做好守株待兔的准备。  

可是问题又来了,总不能一直在窗口等待吧,谁知道那个人什么时候到?  

坐在医院外边的长椅上,张小白有些犯难了,确实有时间等,可是能不能等到是个问题。  

再者说,那个人说不定真是胡明的朋友,是他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帮着缴费。  

手中拿着那张身份证,张小白脑子转着视线落在那个地址上。  

忽然之间,张小白猛然一惊。  

这个省这个市不再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