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音波滚滚响彻无边水域,在黄衫少年运转法力下,远远扩散开来。  

此刻,明明水镜下的数百道遁光,还有远处正渐次赶来的人群,皆是一肃。  

所有嘈乱的声响都消失不见。  

天地之间,登时一片清寂。  

将众人表现看见眼中,黄衫少年满意点点头,朗声开口道:  

“诸君既是来我青黎宫,想必是得了符诏的。”  

他伸手朝后方的巨大水镜一指,开口笑道:  

“若是有符诏,还请诸君穿过此方水镜,稍后,宫里自会有楼船接应,将诸位带去青黎宫。”  

“若没有…”  

他声音淡淡:  

“便请速速离去吧,也省得在这自讨没趣。”  

符诏。  

青黎宫招婿,这种天下大事,自是是传响诸国。  

天下大小圣地、世家,都曾得了青黎君的符诏,以便前往桐江观礼。  

符诏,却与白术在徐羿手里,得到的选婿信物不同。  

它只是用来观礼,却并不可令持有主人亲自上场。  

信物,只发给三十以下的青年俊杰,也只有他们这般年岁,才与那位龙女年纪相称。  

甚至信物,对于和尚这一群体,也存在天然的歧视。  

按照虚岩来说,青黎君是嫁女儿,又不是缺宫里的扫地僧。  

若白术是道士,也远远不必如此,大大的费一番周折了。  

丰山寺在无怀远去南海前,也曾得到了青黎宫的符诏。  

虚岩、虚弘他们一个个兴奋异常,都以为自己能去桐江,好好下山玩一转。  

为了争这个,那群光头几乎把彼此脑子都打了出来。  

却没想到,无怀本就没打算令他们出门。  

他离去前,也说了几件事。  

对于青黎宫的符诏,却是只字不提。  

那几天,整座丰山寺,都笼罩在阴沉的低气压里。  

黄衫少年七人驻在此处,身后摆出水镜这般法器,也是出于防备的意思。  

青黎君结怨不少,难保会有不少别有用心之徒,欲悄然混进宫里,暗中肆虐一番。  

甚至白术面前的水镜,也是前宋的一桩国器。  

它名为观天镜,与金刚寺里的十心镜,各有神妙。  

前宋亡国一役时,便是青黎君亲自出手,将这方巨大水镜夺来。  

而王秋意事后得知,便亲自打上青黎宫。  

那一战,几乎将六境的大妖仙杀得胆寒,只得依仗宫中禁法,才苦苦支撑。  

而王秋意被四尊无敌人仙联手,合力毙于少丘山。  

这其中,也少不了青黎君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青黎宫七尊蛟龙子和水镜在前,除了防备可能的黑手外,另一方面,也是顺道打发些好事之徒。  

这次择婿大会,不少天下英才皆是雄聚一堂,圣地、世家、王朝或是山野隐宗。  

除却金刚寺的楞严法会外,这绝然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事。  

武道修行,若仅仅是闭门造车,便难以有大成就。  

只有不断搏杀、斗战,才能加速化繁为简,去芜存真这一过程。  

单是白术与徐雍的那次交手,便令他小小的获益了一把,也令白术暗自期待下一次的会面。  

天下武修之多,便如桐江的鲤鱼。  

总有些式微的门派,小世家,没能得到观礼所用的符诏。  

门中子弟、族人,多半有心有不甘,又想前去观摩,增长一番武道见解的人。  

这个时候,他们也只能却步了。  

在黄衫少年那句话落下后,云车周围,便有一些遁光突得止步不前。  

远处,渐次赶来的人群里,也有些遁光,骤然折返回去。  

“青黎宫不大气。”  

崔元洲摇摇脑袋:“按我说,来者都是客,便是一齐接进去又何妨?”  

“年少不知柴米累,童子未晓元阳贵。”  

慧圆冷笑两声,晃了晃脑袋:  

“不提别有用心之辈,这么多人的吃喝,你胖牛儿给他们包了?”  

“能费几个钱?”崔元洲涨红了脸,争辩道:  

“大家都是餐霞饮雾的,青黎宫里,难道还能短缺了西北风?”  

慧圆再度摇摇脑袋,却是懒得理他。  

而在两人斗嘴同时,一架数十丈长短。饰以金玉的华美飞舟,便当先上前。  

“元庸道院孙正,领众弟子前来观礼!”  

飞舟上首,一尊老道人抚须长笑几声,朝黄衫少年七人打了个稽首。  

“原来是孙真君。”  

黄衫少年微微一笑,伸手指向水镜:“请!”  

老道人也不迟疑,便将飞舟落入无边水镜中,倏忽,不过短短一瞬,飞舟又再次出现在水镜面前。  

“请少待片刻。”  

见水镜并无异样,黄衫少年一催符牌,便有一架大楼船自虚空生出。  

见有老道人当先,剩下的人也不再犹豫,纷纷掠向水镜。  

“我们也走吧。”  

见人已走了一拨,白术也催动云车,带起虹光焰尾,掠向巨大水镜。  

进入水镜的一刹那,白术便感觉,仿佛有一道热流拂遍了周身。  

徐雍给他的信物,突然大放光华,将那道热流抵消。  

瞬间,白术等人,又被水镜从里内挪移出来。  

“且去那边稍待。”  

黄衫少年微微一笑,眼神意味深长。  

半炷香后,见人齐了,白术等便随着一众人登往楼船,倏忽,楼船便沉入江底,不见了踪迹。  

“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