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自认罪(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公主还在兀自苦苦哀求:“我愿意以性命担保,母妃绝无害人之心!”  

可是她也感觉到了自己孤立无援,于是转回身,摇撼着惠妃说:“母妃,你说句话呀!你要为自己辩解才是啊!为何要甘心受这不白之冤?”  

“是啊,娘娘,咱们是被冤枉的。此心天地可鉴!”胡总管和夏嬷嬷也跪下来哭求惠妃,“娘娘,您说句话呀!”  

可是惠妃呢,只是一脸木然地跪在那里,任凭那三个人苦苦哀求。  

夜风起了,把灯笼吹得飘飘摇摇,那五个鬼散落在地上,白惨惨的,让人头皮发炸。  

会惠妃就盯着那五个鬼,此刻她的心却是无比的澄明。  

她看清楚了,看得很清楚。  

“惠妃,你最好跟本宫实话实说,只要你这一次肯对本宫毫无隐瞒,本宫答应你,会网开一面。”这几句话是皇后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此时她的脸色比那五个鬼还吓人。  

“惠妃,自从到了这里你便一个字也不肯说。朕不是不给你辩白的机会,可你这般沉默,又是意欲为何?”皇上也沉声发话。  

惠妃忽然短促地苦笑了一下,她笑自己自作聪明,到头来却送了自己的性命。  

她更笑皇后,到如今她还被蒙在鼓里,却依旧拿出那副俾睨众生的德性对着自己颐指气使。  

却不知要不了多久,她的结局比自己还惨。  

她深深地看了大公主一眼,努力挤出一个笑来说:“不要再为我辩解了,往后顾好你自己。也不要再为我不甘心,有什么事就去求端敏公主。”  

她之所以这么说,是料到皇后以后必然会难为大公主。  

而端敏公主虽然也厌恶自己,可是看在今天的情分上,还有可能对大公主有几分怜悯。  

端敏公主听她如此说,只是眨了眨眼,没有说话。  

惠妃理了理自己的衣襟,抬手抚了抚鬓边,又往前跪了两步。  

她跪在皇帝面前,甚至看都不看一眼皇后:“陛下,臣妾认罪。只求臣妾以死谢罪之后,少牵连些别人。”  

惠妃知道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是个死局,因为皇上站在自己的对面,自己不死也得死。  

求皇后是没有用的,皇后已经成了泥菩萨,只是还不自知而已。  

而皇上是能明白自己的话的,因为他明白自己是冤枉的。  

“娘娘…”  

“母妃…”  

长公主和夏嬷嬷,胡总管等人万没料到惠妃如此轻易地就认罪了。  

惠妃转过头去,朝他们轻轻摇了摇头:“不需多言,认命吧!”  

“惠妃,你既然已经认罪,念在你终究是一宫之主,且为朕诞下过两位公主,也就免去你的皮肉之苦。即日起收监内狱,听候发落。”  

皇上说完转过头去,轻轻拍了拍皇后说:“皇后,你也要节哀,毕竟人死不能复生。朕与你一样伤痛,着人好好做一场法事,以慰檀儿的在天之灵吧!”  

“陛下…”皇后泪如泉涌,她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张命符,“我的谭儿啊…我的心好痛…”  

“好生送皇后回宫,把太子的命符拿去烧掉吧!免得皇后睹物思人,倍觉伤情。”皇上吩咐道,“夜深了,各人都先回去歇息。今日的事不可传扬,否则一律严惩。”  

虽然这样,可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惠妃宫里发生的事,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全后宫。  

“我的天!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惠妃娘娘平日里根本就是皇后跟前的一条狗嘛,谁想到她会害太子呢!”  

“这你可说着了,没有那三分利,谁肯起早五更呢?她便是不那么殷勤,也过得不差。可是还要献上十分的殷勤去,不是有所图又是为的什么?”  

“不过说到底她的心也太狠了,那么小的孩子也下得去手,还是她看着长大的。想想就后怕,平日里瞧着她也是一副菩萨模样呢。啧啧…”  

“可都悄声吧!叫人听去,要挨一百板子呢!疼也疼死了。”  

张妈从外头进来,就听见御膳房的那几个人在嘁嘁喳喳说着闲话。  

她只当听不见,抓了一把干瑶柱,放进水盆里泡发。  

皇后娘娘病了,病得很重,众人都知道这是急痛攻心。  

隔了这么多年,才知道了太子夭折的真相,如何能承受得住?  

又何况这些半年来皇后就没得过清净。  

赵王一家获罪被贬,董家获罪被贬,每一件都足够让皇后心力交瘁。  

温鸣谦在皇后身边服侍,昼夜不离。  

“鸣谦呐,你去歇歇吧!都熬了两天了。”于禄小声对温鸣谦说,“铁石人也扛不住啊!”  

“我没事儿,于总管,还是您先去歇歇吧。”温鸣谦神色中难掩疲惫,“皇后娘娘就算是喝了安神的药,也总是睡不安稳。我随时给她按摩穴位,总是能缓解许多。”  

于禄拗不过她,只好自己先去歇了歇,然后又过来替她。  

“这会儿是白天,皇后娘娘醒了也无妨,刚好吃点儿东西。你趁这个空儿回去先躺一躺,吃点儿东西。娘娘还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过来,咱们可不能提前垮了。”于禄小声说。  

“那好,我就先下去换换衣裳。”温鸣谦站了起来,脚步有些蹒跚,缓缓向外走去。  

于禄连忙叫过个小宫女来扶着她。  

温鸣谦回到住处,小月连忙迎上来:“娘子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会儿吃饭了没有?”  

“吃过了,不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