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南小蓉到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后,加水一起放进铁锅开始炖。  

趁着煮红薯粥的时间,李小军心想自己有了这些红薯之后再也饿不到自己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度假了。于是拨通了南小蓉的电话,说道:“大小姐,我有个事跟你说,商量一下。”  

“什么事情啊?”南小蓉说道。  

“大小姐,我现在参加了《荒野行动》节目,你要不要来,你放心,绝对不是吃苦,你来了就跟度假一样。”李小军说道。  

“行,我来。”南小蓉说道。  

“好,我去跟导演组报备一下,你在家等着马上就会有人来接你的。”李小军说道。  

“行。”南小蓉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接着李小军就拨通了王征宇导演的电话,接通后说道:“王导,人我选好了,就是我同学,南小蓉,电话,地址就在瑞州城,你们明天早上去接她吧。”  

“行,我知道了。再见。”王征宇导演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的时间,李小军来到山脚下,用一根小楠竹做扁担,挑着两个竹筐来挑黄土。李小军用自己做的尖刺把黏性黄土挑进竹筐里面,装满后挑了回来。来回三趟之后,李小军准备吃午饭。  

煮了很久的红薯,已经完全烂了。李小军在里面放了点盐肤木果子,这样可以补充盐分。  

把一根小楠竹劈开后,李小军削了四根筷子,两长两短。李小军用竹筒做杯子添了一碗红薯粥,慢慢地吃了起来。你别说味道还不错。吃了四大筒,李小军终于吃完了。  

摸了摸肚子,终于吃饱了。李小军心满意足的躺下睡觉。  

一个小时后,李小军醒来了。  

李小军把准备好的黄土和杂草活到一起,然后放在竹屋上面摊平。随后捡了很多石头,用黄土砌了一个简单的柴火灶。随后李小军把剩下的黄土和杂草活在一起,然后把竹屋的四周的竹片用黄土覆盖。  

随后李小军洗了洗手,把原来挖来做柴火灶的洞给埋好。然后李小军带着柴刀来到了上游的竹林,砍了很多大毛竹,然后带回到营地,又砍了很多小楠竹带回营地。按照昨天的办法,李小军把这些竹子处理好之后,便开始挖洞。  

这时天色已经暗了,李小军在新做的柴火灶里面加了杂草引火,然后放入木柴,不一会火就大了起来。随后李小军借着火光,开始挖洞,挖完以后天色完全暗了下来。  

看着四周黑乎乎的,李小军的事情也做的差不多了,便在竹屋躺下,不一会就睡着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李小军醒来。挑了一根木炭棒,拿着一个竹筒杯子来到小溪边,刷起牙来。然后捧了一把水洗了下脸。随后李小军把竹筒杯子洗干净后回到了竹屋。  

拿出来两个红薯,洗干净后,用柴刀切成块,加水放入锅中。接着掐了一把红薯叶子,洗干净后放入锅中,最后加入了一点盐肤木果子。在灶口加入杂草引火,然后加入木柴,不一会的功夫火就大了,李小军加入两颗耐烧的硬柴,便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明天可能就会下雨,即使是夏天,淋雨依然能够将人淘汰掉。下雨天还是比较冷的,也是会感冒发烧的。所以呢,要尽快建一个厨房,来保证做饭和木柴不被淋湿。至于南小蓉的竹屋,可以延后建,反正李小军的竹屋做的比较大,足够两人住了。  

李小军设计的房屋排列是两人住的房子面对面,这样可以采光,又能挡风。厨房正好做在中间走道的外面,又可以挡风。木柴的话,就沿着木屋的墙做挡水竹屋顶,这样可以防水防风。  

说干就干,李小军昨天晚上就已经把厨房的房梁的地洞挖好了,今天只要把搭房子就行了。  

李小军看了看,发现黑苎麻藤不够了。黑苎麻藤到处都是,这种植物,野兔子很喜欢吃。  

李小军在附近花了半个小时,砍了4大捆黑苎麻藤,然后在附近砍了一根棍子,花了两次挑回营地,就在李小军认真搭着厨房的时候。  

一架直升飞机轰隆轰隆的靠近这里,李小军抬头一看,直升飞机已经能够看得见了。这时,李小军的手机响了。  

李小军接通后,对方说道:“小军,我是王征宇导演,现在人已经送到了你原来下降的地方,你去接人吧。对了,手机还给我们。”  

“好的,导演,我立马赶过去。”李小军说完,对方便挂断了电话。  

随后,李小军带着柴刀和地图,原路返回。来的时候花了一个多小时。回去的时候,路已经淌出来了,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到了。  

“大小姐,让你来陪我吃苦,真是不好意思啊。”李小军说道。  

“没事,我也是来玩玩的。”南小蓉说道。  

直播弹幕:“不行了,毒发身亡,不要问我为什么,狗粮有毒。”  

“荒野求生,旅游来了???”  

“能不能做个人?”  

“做个人吧。”  

“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信。”  

“我觉得五号吃完红薯可以淘汰了。”  

“坐等五号吃土的那天。”  

“走,大小姐,我已经做好了竹屋,即使下雨,也淋不到我们。”李小军说道。  

“不错。”南小蓉说道。  

“大小姐,你吃了早饭没?”李小军说道。  

“吃了啊。节目组还让我换了一套长袖,给了我一套短袖、一条内裤。”南小蓉说道。  

“那还行,大家都一样。”李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