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极限引诱(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直没有被发现…就我们所知是一直没有被发现的。  

但不管血统因子是初次发现,还是时隔数百年之后的再发现,谁都得承认贝加庞克是个伟大的科学家…不管喜欢他的人、讨厌他的人、还是对他无感的人,都是如此。”  

自然科学发现确实是这样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它当然是一直存在的,甚至是一直在日常生活中被应用着,然而它被发现和系统科学的论述却是很晚的事情了。  

“普通人的血统因子序列是趋于一致的,”说着,艾伯蒂妮在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一条直线,可能考虑到了莫绯的理解能力,她准备用比较简洁的方式进行说明。  

“但某种情况下,人的血统因子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内在变化又会引起表象上的变化…你知道是什么情况吗?”  

莫绯点了点头,“吃了恶魔果实。”  

“对,能力者的能力得以显现,是因为他们的血统因子遭到了破坏、然后得到了重塑。”  

说着,艾伯蒂妮在直线上面画了一条波浪线。  

“恶魔果实能使人的血统因子发生改变,进而显示出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吃掉恶魔果实是得到恶魔果实能力的唯一方式吗?”  

“你的意思是说…直接调整血统因子序列?在没有恶魔果实的情况下?”  

这…匪夷所思。  

“正解。”艾伯蒂妮点了点头,能听得懂她的话,说明莫绯的智力没问题,“吃掉恶魔果实的武器,所谓的吃掉是怎么回事?和平主义者身上的镭射是怎么实现的?你好好想想。”  

“这种事情真的做得到吗?”莫绯问道,那样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能力者。  

“科学上具有可行性…如果我告诉你,能力者相对于普通人是一种进化,这么说的话你能理解吗?”  

“能理解,但这并不是自然进化。”  

“对,这是人为进化…恶魔果实,与恶魔可没什么关系。  

普通人的血统因子序列,你可以视作是这样的直线,但恶魔果实会诱导其发生变化,于是一般人成为了能力者。然而当血统因子变化然后重新固定下来之后,它就几乎无法再次发生变化了,所以当出现再度诱发它变化的情况的时候,就会…砰!  

就像是一根玻璃棒,加热之后向左弯曲,然后等它冷却下来,它自然获得了新的形状,可这时候再想把它暴力往右弯曲呢?它只会被折断。”  

“所以一个人不可能吃掉两颗恶魔果实吗?”  

“对,因为这种进化几乎是方向固定的、不可逆的。血统因子进行了变化之后,没法进行第二次变化,0可以变成3也可以变成5,但0没法既变成3同时也变成5.”  

“几乎?”莫绯抓到了关键点。  

艾伯蒂妮笑盈盈的看了他一眼,这姐姐有点恶趣味的,见莫绯真的感兴趣了之后,她反而放慢了讲述的速度。  

“对,是几乎而不是绝对…普通人是素体,恶魔果实为素体提供进化方向,而恶魔果实觉醒,则会使这种进化彻底的、永久的固定下来。”  

“所以说拒绝觉醒么…dr.艾伯蒂妮,你的意思是说不要这种永久固化?所以不要这种固化的理由呢?难道…”  

“是的,恶魔果实能力者,是有可能会成为双能力者甚至多能力者的…在不觉醒的前提下。”  

莫绯的视线盯着黑板上的直线,“可是进化方向不是已经固定下来了吗,按你的说法恶魔果实是进化的设计图,血统因子序列变化完成之后,等于完成了进化的施工,这时候还能拆了重建?”  

“如果这条直线本来就是柔性的、可以反复变化的呢?要知道,本来所有的恶魔果实都来源于同一个地方。”艾伯蒂妮想了想,然后继续说道,“这样吧,我给你讲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只是个猜想,我不保证其真实性。  

很久很久以前,这颗星球上有个科技非常发达的巨大王国。  

巨大王国的技术非常先进,而有一天,这个国家的人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技术进步了,他们开始谋求自身的进步…也就是进化。  

于是他们开始设计这种进化。  

巨大王国可能发现了血统因子,也可能没发现,但总之,他们懂得运用血统因子。  

他们将血统因子序列装进一个巨大机器里,然后用这个机器模拟序列的各种变化,并且将变化的结果进行封装,比如封装进一个果实里。  

这个果实,即是果实也是种子,它会诱导吃下果实的人的血统因子发生变化。  

我猜想,最开始吃下果实的人有很多直接死去了,因为试验的最初阶段谁也不能保证血统因子变化的安全性。但那个巨大机器会将那种致死性的变化序列直接删除,长期筛选下来,留下的也只是安全的果实了。  

人为进化,这是一种伟大的尝试,然而哪怕是巨大王国,也没有完成这个试验,因为…王国很快就毁灭了。  

巨大王国虽然毁灭了,可巨大机器却留存了下来…”  

“这是八百年前的故事?但为什么恶魔果实具有唯一性?要按这种说法的话,应该存在多个一样的果实才对。”  

“还没明白吗,巨大机器只是个测试机,它向测试体发放测试资格,测试体死亡之后回收测试资格,一种血统因子序列只要一个测试体就可以了。因为巨大机器不可能既要模拟最多的可能性,又要给每种可能性进行大量测试,它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