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登基大典,女帝新政,剑指天下!(1/5)
第227章登基大典,女帝新政,剑指天下!
——
愧对各位的坚守,这章是大章所以更新晚了点,抱歉!
——
——
一隼西来。
信染战血。
姜芷羽深吸了一口气,将信件塞到了怀里。
“陛下!可以开始了!”
礼部的官员在旁小声提醒道,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久居深宫十几年的公主,竟然有如此气场,竟让他丝毫不敢抬头直视。
他有些不理解。
明明有如此优秀的皇储人选,为什么姜峥之前非要在那些皇子中间纠结?
若不是昨天真的差点血染皇宫,他甚至会以为姜峥早就属意这个小公主了。
姜芷羽淡淡应道:“嗯!知道了!”
她深吸一口气,在千人卤簿的护送下,缓缓向前走去,礼部官员连忙将大门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正襟危坐的文武百官。
听到大门打开,文武大臣皆是心头提起。
新皇登基,而且是女帝登基,自然是不同寻常。
昨日刚刚经历了那等事件,他们中不少人都站在了姜芷羽的对立面,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坐着不动,但现在飞鱼卫和军情处都落在了姜芷羽的手上,想要证据还不简单啊?
所以他们万分小心,不敢在登基大典上惹出丝毫乱子,哪怕神态仪容也不敢有任何纰漏。
在众人的注视下,姜芷羽身着黄袍,一步一步向前走。
走到阶梯之上,一阶一阶地向上走。
朝着龙椅,朝着整个荒国的权利核心。
一步一步接近。
群臣皆肃目注视。
他们即将见证历史,见证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帝的诞生。
姜芷羽也提着一口气。
嫁给赵昊之前,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走到这一步。
她对皇位并不感兴趣。
但为了赵昊,她什么都可以做。
一开始知道赵昊想要扶自己当女帝的时候,她只把这当做帮助赵昊的工具。
然而今天看到龙椅的时候,她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厚重感。
这种厚重感,是对天下万民的责任,沉沉地压在她的心头。
她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赵昊给自己讲那些知识的时候,会露出那么虔诚的神情。
当时她不懂。
但现在无比感同身受。
既然走到了这个地步,那就要当一个好皇帝,不负“小先生”的信任。
终于,她站到了台阶的最高处。
望着满朝的文武,心神短暂恍惚了一阵。
“噹!”
一阵编钟声让她很快恢复了清醒。
御道两边,中和韶乐乐队已经开始了演奏。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属乐器配合的天衣无缝,宫廷雅乐无比庄严肃穆。
足足一刻钟后,乐声渐熄。
姜芷羽知道,歌颂先帝功绩的时候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从一旁的托盘里面,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
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
“先帝薨于甲申年四月十九,享年七十七岁。”
“宣灵一年,平定京都妖道之祸,肃清宗门在荒残余。”
“宣灵十年,重夺失地二十七城。”
“宣灵十九年,彻底将异族赶出逐夷城以西,奠定荒国百城繁荣之局,实现荒国历代君主之宏愿,建大荒数百年之功。”
“宣灵二十年,推出屯田制与军功爵制,引河渠,利陇亩,自此荒国境内再无一饥民。”
……
洋洋洒洒,将姜峥的功绩一一细数。
台下百官,皆是目光虔诚,神情悲戚。
别管姜峥晚年究竟如何,都绝对算一个好皇帝。
纵观荒国历史数百年,论勤政,无人能出其右。
在位四十年,年年亲自主持科举,导致荒国出现了连续四十年科举都没有出现舞弊的奇观。
在场的文官,几乎全部都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门生。
这样的皇帝,谁人不憧憬。
即便是姜芷羽,念完这册子之后也有些眼眶发红,她不得不承认,除去最后这一年,姜峥这个皇帝真的很了不起。
自己很难超过她,能做的只有尽力不负百姓。
“先帝爱民如子,今朕继承大统,自当秉承天地,继承祖宗遗志,传承利民之法典。并于户部设立农肥司,工部设立冶炼司,兵部设立新武司……顺先帝之意志,令甲申七子执掌,以壮我大荒民生、财脉、军备……”
这是新帝的施政纲领。
群臣听到,皆是心中宽慰。
这次立新帝的过程实在有些跌宕起伏,他们最怕的就是女帝继承大统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更改之前的政令,搞得荒国上下人心惶惶。
但现在看来,姜芷羽不仅没有乱改,甚至提出了不少新颖且实用的政令。
不仅将姜峥的思想完美继承,不少地方还做出了升华。
虽然重用甲申七子,有扶持新臣的想法,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违背姜峥的意思。
因为姜峥想的本来就是让甲申七子完全投入到生产当中,并且为荒国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姜芷羽只不过将这个政策落实得更详细了而已。
这新政令。
他们越听,就越对姜芷羽这个新皇崇敬。
尤其是以前姜峥的嫡系,对女帝对赵家的戒备顿时消散了大半。
有此女帝,夫复何求?
即便以后把他们罢免,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念完新政令,姜芷羽终于坐到了龙椅之上。
女帝!
正式登基。
半空中,空间裂缝隐现,九州鼎从天而降,落在地上发出浩瀚圣音。
山河印和传国玉玺从中飞出,在众人的目光中,分别落在女帝身侧。
如此景观,让满朝文武,无不折服。
群臣
——
愧对各位的坚守,这章是大章所以更新晚了点,抱歉!
——
——
一隼西来。
信染战血。
姜芷羽深吸了一口气,将信件塞到了怀里。
“陛下!可以开始了!”
礼部的官员在旁小声提醒道,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久居深宫十几年的公主,竟然有如此气场,竟让他丝毫不敢抬头直视。
他有些不理解。
明明有如此优秀的皇储人选,为什么姜峥之前非要在那些皇子中间纠结?
若不是昨天真的差点血染皇宫,他甚至会以为姜峥早就属意这个小公主了。
姜芷羽淡淡应道:“嗯!知道了!”
她深吸一口气,在千人卤簿的护送下,缓缓向前走去,礼部官员连忙将大门打开。
映入眼帘的,是正襟危坐的文武百官。
听到大门打开,文武大臣皆是心头提起。
新皇登基,而且是女帝登基,自然是不同寻常。
昨日刚刚经历了那等事件,他们中不少人都站在了姜芷羽的对立面,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坐着不动,但现在飞鱼卫和军情处都落在了姜芷羽的手上,想要证据还不简单啊?
所以他们万分小心,不敢在登基大典上惹出丝毫乱子,哪怕神态仪容也不敢有任何纰漏。
在众人的注视下,姜芷羽身着黄袍,一步一步向前走。
走到阶梯之上,一阶一阶地向上走。
朝着龙椅,朝着整个荒国的权利核心。
一步一步接近。
群臣皆肃目注视。
他们即将见证历史,见证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帝的诞生。
姜芷羽也提着一口气。
嫁给赵昊之前,她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走到这一步。
她对皇位并不感兴趣。
但为了赵昊,她什么都可以做。
一开始知道赵昊想要扶自己当女帝的时候,她只把这当做帮助赵昊的工具。
然而今天看到龙椅的时候,她忽然感受到了一种厚重感。
这种厚重感,是对天下万民的责任,沉沉地压在她的心头。
她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赵昊给自己讲那些知识的时候,会露出那么虔诚的神情。
当时她不懂。
但现在无比感同身受。
既然走到了这个地步,那就要当一个好皇帝,不负“小先生”的信任。
终于,她站到了台阶的最高处。
望着满朝的文武,心神短暂恍惚了一阵。
“噹!”
一阵编钟声让她很快恢复了清醒。
御道两边,中和韶乐乐队已经开始了演奏。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属乐器配合的天衣无缝,宫廷雅乐无比庄严肃穆。
足足一刻钟后,乐声渐熄。
姜芷羽知道,歌颂先帝功绩的时候到了。
她深吸一口气,从一旁的托盘里面,取出一本厚厚的册子。
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
“先帝薨于甲申年四月十九,享年七十七岁。”
“宣灵一年,平定京都妖道之祸,肃清宗门在荒残余。”
“宣灵十年,重夺失地二十七城。”
“宣灵十九年,彻底将异族赶出逐夷城以西,奠定荒国百城繁荣之局,实现荒国历代君主之宏愿,建大荒数百年之功。”
“宣灵二十年,推出屯田制与军功爵制,引河渠,利陇亩,自此荒国境内再无一饥民。”
……
洋洋洒洒,将姜峥的功绩一一细数。
台下百官,皆是目光虔诚,神情悲戚。
别管姜峥晚年究竟如何,都绝对算一个好皇帝。
纵观荒国历史数百年,论勤政,无人能出其右。
在位四十年,年年亲自主持科举,导致荒国出现了连续四十年科举都没有出现舞弊的奇观。
在场的文官,几乎全部都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门生。
这样的皇帝,谁人不憧憬。
即便是姜芷羽,念完这册子之后也有些眼眶发红,她不得不承认,除去最后这一年,姜峥这个皇帝真的很了不起。
自己很难超过她,能做的只有尽力不负百姓。
“先帝爱民如子,今朕继承大统,自当秉承天地,继承祖宗遗志,传承利民之法典。并于户部设立农肥司,工部设立冶炼司,兵部设立新武司……顺先帝之意志,令甲申七子执掌,以壮我大荒民生、财脉、军备……”
这是新帝的施政纲领。
群臣听到,皆是心中宽慰。
这次立新帝的过程实在有些跌宕起伏,他们最怕的就是女帝继承大统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更改之前的政令,搞得荒国上下人心惶惶。
但现在看来,姜芷羽不仅没有乱改,甚至提出了不少新颖且实用的政令。
不仅将姜峥的思想完美继承,不少地方还做出了升华。
虽然重用甲申七子,有扶持新臣的想法,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违背姜峥的意思。
因为姜峥想的本来就是让甲申七子完全投入到生产当中,并且为荒国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
姜芷羽只不过将这个政策落实得更详细了而已。
这新政令。
他们越听,就越对姜芷羽这个新皇崇敬。
尤其是以前姜峥的嫡系,对女帝对赵家的戒备顿时消散了大半。
有此女帝,夫复何求?
即便以后把他们罢免,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念完新政令,姜芷羽终于坐到了龙椅之上。
女帝!
正式登基。
半空中,空间裂缝隐现,九州鼎从天而降,落在地上发出浩瀚圣音。
山河印和传国玉玺从中飞出,在众人的目光中,分别落在女帝身侧。
如此景观,让满朝文武,无不折服。
群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