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这就是袁氏的实力吗?(2/3)
周瑜连同众将都不由齐齐的望向了上空,静静的期盼着风向的转变。
沉吟许久,吕蒙或许是年纪的缘故,耐性尚且不太足,翘盼良久,瞧着风向依旧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不由徐徐拱手道:
“都督,今日东南风当真会到来吗?”
一席话落。
令周瑜心下也不由浮现出一阵唏嘘,但此情绪也只是一闪而逝罢了,遂迅速恢复镇定自若的神情道:
“阿蒙,为将者,务必要耐心十足。”
“不管面对何等局面,首先考验的就是人的耐性,比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这是很重要的,往往顶级将帅之间的比拼,就是比各方的耐性更足。”
“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尔,就是此理!”
此言一出。
周瑜虽没有正面回答吕蒙的问题,却是借此案例再此向其讲解着为将之道。
闻言,吕蒙似乎是若有所思,遂不在言语,而是静静的吸纳着周瑜这席话的精髓。
不过嘛,虽然为吕蒙普及了一番,但他此刻心下却也不得不七上八下起来。
究竟今夜是否有东风再度来袭呢?
这一切依然还是未知数。
按常理言,冬季由于气温的干燥,几乎是没有概率刮起东南风的。
可屯驻赤壁这么多日,周瑜却偶然发现了此地的天气变化。
似有那么几天,是会有东风骤然而至的!
据他的观察以及了解,今夜按规律是会有东风所降临的。
但规律是规律。
若是运气不好,没有东南风呢?
那己方究竟是打道回府,取消此次决战的机会。
还是继续硬着头皮,与荆州水师决战于江面?
这是此时周瑜内心深处所在抉择的难题。
别看他面上自信满满,其实心下亦是极其忐忑的。
表面上的情绪,只是为了激励全军将士以及众将的心绪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相过。
随着袁军部众的战船行进速度越发之慢,甚至先锋战舰在靠近荆襄水师的防御不过数丈距离时,却是几乎陷入了停滞当中!
针对于此等情况,黄祖亦是在疯狂使用负荷着大脑,思索着周瑜是否在暗布阴谋诡计。
但思虑许久,却都并未有何头绪。
对此,黄祖亦不敢主动出击,只得加急命令诸将严防死守,与敌军所对峙。
两军就此在黑夜寂静的江面上相互戒备,对峙了起来。
一分一秒的时间伴随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声渐渐流逝着。
而在等待至深夜阶段以后。
陡然之间,袁军阵间,诸将顿时间神情一震,随即面上浮现出无比浓郁的喜悦之色。
东南风已至!
破敌的时刻已经到来。
见状,身处先锋营间的祖郎先行感受到了从后背所徐徐吹拂而来且无比清爽的东南风,一时竟是神情顿时舒展开来。
紧随着,他立即高举佩刀,厉声高呼着:
“儿郎们,东风已至,接下来将是我军大发神威的时刻到矣!”
“让对面的荆州狗贼尝尝被火烧的滋味。”
一席怒吼,随即祖郎亦是丝毫不做犹豫,立即高声道:“点火!”
一席令下。
诸军士纷纷不敢怠慢,连忙以掌中所拾着的火把将一旁早已装满蒿草、硫磺等引燃物的船只给迅速点燃。
紧随着,火船在借着东南顺风之势下,迅速向乌林水营快速袭去。
且火借风势,由于有东风的加持下,火船上的烈火亦是燃烧得越发猛烈,仿若熊熊大火。
而这一刻,荆州军阵间,黄祖瞧着前方似乎有火红星点正在升起,且半空中已有火红似的光芒四射开来。
陡然之间,黄祖顿时察觉到了不妙。
遥想半载以前的皖口水域一战,袁耀也是用火攻大破了水营,令他一败涂地而损兵折将,只得仓惶引残部退守江夏固守。
今日之时局,与当初何其之相似也!
一时间,黄祖眼中已经生出浓浓的畏惧。
紧随着,他立即高呼着:“各部听令,速速做好准备,拦截敌军火船,务必不要让火船靠近我军防线。”
一席席喝声下,黄祖仿佛在撕心裂肺般的大吼着。
诸部听罢,众将也立即吩咐本部做好准备。
但事出紧急之下,袁军早已做了充分准备,之前所距离荆州军的距离本就不远。
如今得了顺风之势的便利,火船航行的速度更是得以巨大提升。
几乎是眨眼般的功夫,一艘艘烈火燃烧的火船已经是近在咫尺。
纵然荆州军诸部想要及时抵挡,却又谈何容易?
他们事前也并未做关于被火攻以后的准备。
眼瞧着敌方火船即将就要撞上来。
这一刻,黄祖的心惆怅无比,面露苦态。
他忽然间,仿佛有些自闭。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为何我的运气次次都如此不好?
“上一次皖口之战,突如其来的东南风,已经是令我措手不及,此次为何又是此等情况?”
一时间,黄祖仰天长啸,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他此刻面上尽显惆怅,愤怒,失望等神情。
为何如此?
上一次,他还可以归结于火攻乃是袁耀暗中筹谋已久,甚至还以苦肉计来诈降。
而这一次,自己可是亲自遣军固守防线,驻防于此,紧紧盯防着袁氏
沉吟许久,吕蒙或许是年纪的缘故,耐性尚且不太足,翘盼良久,瞧着风向依旧丝毫没有改变的迹象,不由徐徐拱手道:
“都督,今日东南风当真会到来吗?”
一席话落。
令周瑜心下也不由浮现出一阵唏嘘,但此情绪也只是一闪而逝罢了,遂迅速恢复镇定自若的神情道:
“阿蒙,为将者,务必要耐心十足。”
“不管面对何等局面,首先考验的就是人的耐性,比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
“这是很重要的,往往顶级将帅之间的比拼,就是比各方的耐性更足。”
“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尔,就是此理!”
此言一出。
周瑜虽没有正面回答吕蒙的问题,却是借此案例再此向其讲解着为将之道。
闻言,吕蒙似乎是若有所思,遂不在言语,而是静静的吸纳着周瑜这席话的精髓。
不过嘛,虽然为吕蒙普及了一番,但他此刻心下却也不得不七上八下起来。
究竟今夜是否有东风再度来袭呢?
这一切依然还是未知数。
按常理言,冬季由于气温的干燥,几乎是没有概率刮起东南风的。
可屯驻赤壁这么多日,周瑜却偶然发现了此地的天气变化。
似有那么几天,是会有东风骤然而至的!
据他的观察以及了解,今夜按规律是会有东风所降临的。
但规律是规律。
若是运气不好,没有东南风呢?
那己方究竟是打道回府,取消此次决战的机会。
还是继续硬着头皮,与荆州水师决战于江面?
这是此时周瑜内心深处所在抉择的难题。
别看他面上自信满满,其实心下亦是极其忐忑的。
表面上的情绪,只是为了激励全军将士以及众将的心绪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相过。
随着袁军部众的战船行进速度越发之慢,甚至先锋战舰在靠近荆襄水师的防御不过数丈距离时,却是几乎陷入了停滞当中!
针对于此等情况,黄祖亦是在疯狂使用负荷着大脑,思索着周瑜是否在暗布阴谋诡计。
但思虑许久,却都并未有何头绪。
对此,黄祖亦不敢主动出击,只得加急命令诸将严防死守,与敌军所对峙。
两军就此在黑夜寂静的江面上相互戒备,对峙了起来。
一分一秒的时间伴随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声渐渐流逝着。
而在等待至深夜阶段以后。
陡然之间,袁军阵间,诸将顿时间神情一震,随即面上浮现出无比浓郁的喜悦之色。
东南风已至!
破敌的时刻已经到来。
见状,身处先锋营间的祖郎先行感受到了从后背所徐徐吹拂而来且无比清爽的东南风,一时竟是神情顿时舒展开来。
紧随着,他立即高举佩刀,厉声高呼着:
“儿郎们,东风已至,接下来将是我军大发神威的时刻到矣!”
“让对面的荆州狗贼尝尝被火烧的滋味。”
一席怒吼,随即祖郎亦是丝毫不做犹豫,立即高声道:“点火!”
一席令下。
诸军士纷纷不敢怠慢,连忙以掌中所拾着的火把将一旁早已装满蒿草、硫磺等引燃物的船只给迅速点燃。
紧随着,火船在借着东南顺风之势下,迅速向乌林水营快速袭去。
且火借风势,由于有东风的加持下,火船上的烈火亦是燃烧得越发猛烈,仿若熊熊大火。
而这一刻,荆州军阵间,黄祖瞧着前方似乎有火红星点正在升起,且半空中已有火红似的光芒四射开来。
陡然之间,黄祖顿时察觉到了不妙。
遥想半载以前的皖口水域一战,袁耀也是用火攻大破了水营,令他一败涂地而损兵折将,只得仓惶引残部退守江夏固守。
今日之时局,与当初何其之相似也!
一时间,黄祖眼中已经生出浓浓的畏惧。
紧随着,他立即高呼着:“各部听令,速速做好准备,拦截敌军火船,务必不要让火船靠近我军防线。”
一席席喝声下,黄祖仿佛在撕心裂肺般的大吼着。
诸部听罢,众将也立即吩咐本部做好准备。
但事出紧急之下,袁军早已做了充分准备,之前所距离荆州军的距离本就不远。
如今得了顺风之势的便利,火船航行的速度更是得以巨大提升。
几乎是眨眼般的功夫,一艘艘烈火燃烧的火船已经是近在咫尺。
纵然荆州军诸部想要及时抵挡,却又谈何容易?
他们事前也并未做关于被火攻以后的准备。
眼瞧着敌方火船即将就要撞上来。
这一刻,黄祖的心惆怅无比,面露苦态。
他忽然间,仿佛有些自闭。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为何我的运气次次都如此不好?
“上一次皖口之战,突如其来的东南风,已经是令我措手不及,此次为何又是此等情况?”
一时间,黄祖仰天长啸,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他此刻面上尽显惆怅,愤怒,失望等神情。
为何如此?
上一次,他还可以归结于火攻乃是袁耀暗中筹谋已久,甚至还以苦肉计来诈降。
而这一次,自己可是亲自遣军固守防线,驻防于此,紧紧盯防着袁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