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曹仁,什么是惊喜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取其首级至坟前祭拜。  

但目前西凉军极度的不给力,而导致截下来的袁军粮道将畅通无阻,不会受到任何的阻力过后,反而是曹仁此时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他在指挥着前线战事的时候,却还要心忧后方的情况。  

现在,黑山军渡河以后便屯军至外黄。  

这压迫感给得十足!  

也令曹仁丝毫不敢小觑。  

思虑一番,考虑到敌军方面的情况,曹仁决定再度主动出击,攻略敌方。  

想着此,次日清晨时分,曹仁集结各部于长社城下,予以准备再度向敌军发起进攻,以期迅速破其防线,将战事推进至许昌城下。  

如此,颍川郡的争夺方才会对曹军有利。  

而他所面临的战局压力才会逐渐消解。  

这是目前曹仁所郑重思虑过后的计划。  

随着曹仁集结各部再度主动发起攻势。  

袁耀接收到军报过后,亦是丝毫不慌乱,再度号令诸将徐徐收缩防线,闭其锋芒。  

连续一两日的攻势,又徐徐相过。  

但面对着袁军所采取的守势,曹军的攻击力度却像一拳击在棉花上一般。  

从两军相距于此,至今已是过去十余日有余。  

接下来。  

关乎于战局扭转的军报再度袭来。  

不过,待战报详细内容予以核实完毕过后。  

袁军上下进皆是面露大喜之色。  

麾下各部诸军士无不是流露出满腔的愉悦之情。  

军心士气再度节节攀升。  

另一面。  

曹仁此时查阅了军报过后,面色却是陡然间大变,眼神仿佛被凝滞,陷入了面黄土灰之中。  

襄邑失守!  

这对于曹仁的打击何其大也!  

作为曹氏集团的核心将领,襄邑在此战中对于整个己方是有多么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旦有失,后果将顿时间不堪设想。  

而现在据战报上所记录的详细情况,曹仁心态仿佛有些爆炸。  

新近屯于襄邑的钱粮,正欲准备往陈国方面输送。  

但却是被一支来历不明,不知从何处杀入腹地襄邑夺城,并将武库、粮仓据为了己有。  

并且,由于深入敌后,袁将深知钱粮、军械无法带走,便取了部分钱粮能够支撑用度以外,其余的尽数是一把大火,将之付之一炬。  

这一刻,曹仁面如仓惶,呆愣原地数十秒。  

脑海里陡然间陷入到一片空白之中。  

他似乎不敢相信此是真的。  

为什么?  

袁军究竟是从何处袭往襄邑的,为何本将一点端倪都未觉察到?  

这一刻,此等疑惑逐渐在其心中生根发芽,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袁耀,袁耀小儿…”  

曹仁面色此时仿佛因愤怒而略微有了扭曲,咬牙切齿地念叨着其名,而又双拳紧握。  

这一番,他越发痛恨着袁耀。  

但虽然恨意尽显,现在屯粮重镇已危,为了大局考虑,他只得暂且放下了眼前的怒火,而要着手进行善后。  

随即,他先行差人迅速赶赴陈国,予以向曹操通报此事。  

紧随着。  

碍于襄邑所屯的粮草几乎已经是此次出征,从兖州刮地三尺而凑足的。  

若战事继续下去,以兖州目前生产尚且还未恢复过来的战况,显然已经是无法支撑。  

那么,接下来在予以与袁军争夺豫州之地,那已经是很不现实。  

虽然曹仁对于袁耀心生怒怨,充满了刻骨铭心的恨意。  

但为了大局的考虑。  

他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强忍着怒意选择从长社退军,退出阳翟,退至陈留的雍丘予以坚守,以防袁军再度继续进犯。  

接下来,曹军将要着手面对围歼这支深入后方的袁军奇袭部众。  

而就在曹军退离的时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袁耀的掌控之中。  

待曹军全权退去后,袁耀亦是并不遣人追击。  

只是令蒋钦先行领一军进驻至郡城阳翟。  

然后与已经退至陈留的曹仁部遥相对峙。  

双方以做出一副井水不犯河水的动向。  

阳翟城间。  

此刻听闻袁军再度入驻此城过后,周边诸民众一时间不由纷纷喜笑颜开,遂纷纷往城中涌入。  

由于二征徐州期间,曹军在曹操亲自的下令下,全军士卒几乎流露出了无比凶残且禽兽的一面,纷纷高举屠刀对准了无辜百姓。  

这也就导致了徐州十余万士民无不深受其害,境内仿若血流成河,尸首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横尸遍野,真正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徐州与豫州相邻,此事在一传十,十传百的影响下,颍川郡自然也得以了解到了曹军的暴行。  

何况,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难免遭受到夸大其词。  

颍川百姓所接收到的曹军暴行恐怕比真实情况还要严重许多。  

所以,在当时得知曹仁竟是要率部进驻至阳翟过后。  

大多数士民纵然在是不舍背井离乡,可为了能够在此乱世之间保全性命,还是选择乖乖的拖家带口,逃亡他地。  

或是远遁深山,予以躲避战乱与曹军屠戮。  

现在,听闻袁军已经重新收复阳翟以及准备要收取周边城镇后,诸士民亦是在大喜之间纷纷选择回归。  

他们大都听闻过淮南百姓的生活。  

由于袁耀故意所打造的名声流传下。  

纵然是颍川百姓,也渐渐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