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阿蒙,此战平叛轻松否?(2/3)
不过。
就现在尚且年幼的吕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旧崇尚以武为尊呢。
袁耀现在就是采取了他原史上的“攻心”之策,来唤醒吕蒙的学习心。
因为,他不希望吕蒙这棵好苗子因为投靠了自己就只能成为一位冲锋陷阵的勇将。
说实话,目前袁耀麾下并不缺勇将,无论是黄忠还是许褚,周泰,或者是刚刚归附的蒋钦勇武都极其强悍。
反而是统帅大军,军中处于极度缺乏的境界。
照目前来看,袁军中能够统筹大军者,除了袁耀自己以外,或许再难挑选出第二人来。
似周泰、黄忠等人,统御数千余众尚可。
而他老爹袁术的嫡系将领,能堪用者也就张勋,桥蕤等寥寥之辈,至于其余的乐就、梁刚之流能力实在是太过平平,压根难以大用。
联想着这些,袁耀对于吕蒙的培养,便格外重视。
这日。
巢县方面的捷报已经传回合肥旧城。
袁耀将帛书摊开缓缓看罢,不由面浮笑意,面向诸众,大笑道:“哈哈…”
“诸位,周、蒋二位将军已经传回捷报,他们二人经过数日间的征讨,已经率众平定了巢县的动乱,初步将巢湖周边的局势予以掌控。”
“后续他们会继续打击郑氏余孽,以求早日彻底掌控巢湖周边地区。”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公子再度喜得良将也!”
“有公子的带领下,袁氏的荣光将再度延续。”
袁耀话音尚还未完全落罢,从旁家仆袁焦极其擅长于察言观色,遂立即当先面露大喜,拱手高喝赞扬着。
而他这席话后,其余诸如蒋干、黄忠,刘馥等众亦是纷纷面露笑意拱手夸赞着。
顿时之间,军府内陷入一片其乐融融之状。
“呵呵!”
面对着诸人的一力赞扬,袁耀一笑而过。
下一秒,他严肃道:
“既然现在巢县已经基本掌控,那我军也将病进浚遒,对郑宝麾下主力进行围歼了。”
既然周泰、蒋钦的捷报已经传来,袁耀自然再无迟疑,直接向诸将告知了围歼敌军主力的指令。
他这数日来之所以迟迟未动,便是在等待攻略巢县以后,能够控制住郑氏家眷或者其麾下军士的家眷,以此为饵,迫使郑宝麾下部众陷入“兵无战心”的局面。
现在既然目标达成,那围歼郑宝麾下主力的计略自然便提上了日程。
这场战事袁耀也不想在继续拖下去了。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现在或许都已经在征讨庐江郡。
可忽然之间的汝南黄巾叛乱以及巢县郑氏举兵作乱,已经大大牵扯、分心了己方的精力,迫使旷日持久,拖延了自己发展的脚步。
“末将愿为平讨先锋,望公子批准。”
“公子,下令,发兵吧…”
“褚已经想大肆痛杀一场了。”
一时之间,诸将齐聚一堂,纷纷面露昂扬战役,慷慨请战。
眼见诸将满怀战意,袁耀自然亦是脸色大变,面上瞬息间流露出自信满满的信心。
随即,袁耀挥手止住诸将,沉声道:
“诸位,出兵是一定的,不过嘛,既然巢县已经攻略了,那我军总得给郑宝老朋友一点惊喜,让他跟着高兴高兴才好,也算是为我军平定巢县庆贺了。”
“公子,此言何意?”
闻听袁耀这一番话,许褚却是有些不解其意,不由相问着。
“我军近日来封锁了此地的消息,致使郑宝派遣回返的斥候们压根探听不到丝毫有用的讯息,现在何不特意将巢县已经失守,而且已经将郑军诸军士的家眷所控制的消息泄露出去呢?”
“如此,我军恐怕尚未抵达浚遒地界,恐怕郑军便已经自乱阵脚了…”
一言而落,诸将瞬间便明白了袁耀其意。
的确,真要将这则军情主动扩散而出,郑军各部士卒定然会军心不稳,士气大幅度下降。
到那时,己方围歼也能更为轻易。
诸将联想到这一层,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主位上的袁耀,眼中逐渐流露出了崇敬的目光。
这就是他们的公子啊…
算无遗策,早已将战事安排妥当。
或许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无外乎如此吧!
接下来,在诸将迎来的崇拜目光中,袁耀开始调兵遣将。
“黄忠听令,本公子命你率五千余众为前部先锋,先行赶赴浚遒与邓当汇合,对当地的道路实施合围,务必避免敌军得到军情后狗急跳墙,强行突围。”
“周仓听令,命你携本部将士驻扎于渡口北岸,以随时关注巢湖周边局势,若蒋、周二位将军在清剿郑氏余孽时出现变故时,你务必第一时间予以接应或者援助。”
“其余将军,则与本公子自统中军,紧随其后奔赴浚遒,合围叛军。”
“喏!”
一记号令传下,诸将齐声应诺。
陡然间,指令下达,袁军主力全军早已整装待发,缓缓开赴浚遒。
这一刻,袁耀自领接近两万余精锐主力前往合围郑宝所部。
沿途之上,袁军旌旗,迎风招展,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春风,好似无不预示着此次袁军平叛之决心,无不彰显着袁氏大好儿郎的精锐面孔。
好似在诉说着“这就是袁氏好儿郎也!”
浚遒已东。
郑军斥候一批
就现在尚且年幼的吕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旧崇尚以武为尊呢。
袁耀现在就是采取了他原史上的“攻心”之策,来唤醒吕蒙的学习心。
因为,他不希望吕蒙这棵好苗子因为投靠了自己就只能成为一位冲锋陷阵的勇将。
说实话,目前袁耀麾下并不缺勇将,无论是黄忠还是许褚,周泰,或者是刚刚归附的蒋钦勇武都极其强悍。
反而是统帅大军,军中处于极度缺乏的境界。
照目前来看,袁军中能够统筹大军者,除了袁耀自己以外,或许再难挑选出第二人来。
似周泰、黄忠等人,统御数千余众尚可。
而他老爹袁术的嫡系将领,能堪用者也就张勋,桥蕤等寥寥之辈,至于其余的乐就、梁刚之流能力实在是太过平平,压根难以大用。
联想着这些,袁耀对于吕蒙的培养,便格外重视。
这日。
巢县方面的捷报已经传回合肥旧城。
袁耀将帛书摊开缓缓看罢,不由面浮笑意,面向诸众,大笑道:“哈哈…”
“诸位,周、蒋二位将军已经传回捷报,他们二人经过数日间的征讨,已经率众平定了巢县的动乱,初步将巢湖周边的局势予以掌控。”
“后续他们会继续打击郑氏余孽,以求早日彻底掌控巢湖周边地区。”
“恭喜公子,贺喜公子…”
“公子再度喜得良将也!”
“有公子的带领下,袁氏的荣光将再度延续。”
袁耀话音尚还未完全落罢,从旁家仆袁焦极其擅长于察言观色,遂立即当先面露大喜,拱手高喝赞扬着。
而他这席话后,其余诸如蒋干、黄忠,刘馥等众亦是纷纷面露笑意拱手夸赞着。
顿时之间,军府内陷入一片其乐融融之状。
“呵呵!”
面对着诸人的一力赞扬,袁耀一笑而过。
下一秒,他严肃道:
“既然现在巢县已经基本掌控,那我军也将病进浚遒,对郑宝麾下主力进行围歼了。”
既然周泰、蒋钦的捷报已经传来,袁耀自然再无迟疑,直接向诸将告知了围歼敌军主力的指令。
他这数日来之所以迟迟未动,便是在等待攻略巢县以后,能够控制住郑氏家眷或者其麾下军士的家眷,以此为饵,迫使郑宝麾下部众陷入“兵无战心”的局面。
现在既然目标达成,那围歼郑宝麾下主力的计略自然便提上了日程。
这场战事袁耀也不想在继续拖下去了。
原本,按照他的计划,现在或许都已经在征讨庐江郡。
可忽然之间的汝南黄巾叛乱以及巢县郑氏举兵作乱,已经大大牵扯、分心了己方的精力,迫使旷日持久,拖延了自己发展的脚步。
“末将愿为平讨先锋,望公子批准。”
“公子,下令,发兵吧…”
“褚已经想大肆痛杀一场了。”
一时之间,诸将齐聚一堂,纷纷面露昂扬战役,慷慨请战。
眼见诸将满怀战意,袁耀自然亦是脸色大变,面上瞬息间流露出自信满满的信心。
随即,袁耀挥手止住诸将,沉声道:
“诸位,出兵是一定的,不过嘛,既然巢县已经攻略了,那我军总得给郑宝老朋友一点惊喜,让他跟着高兴高兴才好,也算是为我军平定巢县庆贺了。”
“公子,此言何意?”
闻听袁耀这一番话,许褚却是有些不解其意,不由相问着。
“我军近日来封锁了此地的消息,致使郑宝派遣回返的斥候们压根探听不到丝毫有用的讯息,现在何不特意将巢县已经失守,而且已经将郑军诸军士的家眷所控制的消息泄露出去呢?”
“如此,我军恐怕尚未抵达浚遒地界,恐怕郑军便已经自乱阵脚了…”
一言而落,诸将瞬间便明白了袁耀其意。
的确,真要将这则军情主动扩散而出,郑军各部士卒定然会军心不稳,士气大幅度下降。
到那时,己方围歼也能更为轻易。
诸将联想到这一层,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主位上的袁耀,眼中逐渐流露出了崇敬的目光。
这就是他们的公子啊…
算无遗策,早已将战事安排妥当。
或许所谓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无外乎如此吧!
接下来,在诸将迎来的崇拜目光中,袁耀开始调兵遣将。
“黄忠听令,本公子命你率五千余众为前部先锋,先行赶赴浚遒与邓当汇合,对当地的道路实施合围,务必避免敌军得到军情后狗急跳墙,强行突围。”
“周仓听令,命你携本部将士驻扎于渡口北岸,以随时关注巢湖周边局势,若蒋、周二位将军在清剿郑氏余孽时出现变故时,你务必第一时间予以接应或者援助。”
“其余将军,则与本公子自统中军,紧随其后奔赴浚遒,合围叛军。”
“喏!”
一记号令传下,诸将齐声应诺。
陡然间,指令下达,袁军主力全军早已整装待发,缓缓开赴浚遒。
这一刻,袁耀自领接近两万余精锐主力前往合围郑宝所部。
沿途之上,袁军旌旗,迎风招展,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春风,好似无不预示着此次袁军平叛之决心,无不彰显着袁氏大好儿郎的精锐面孔。
好似在诉说着“这就是袁氏好儿郎也!”
浚遒已东。
郑军斥候一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