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选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耀细细道来,奇袭之策。  

他觉得,若继续大军跟进于历阳城下,或许以陈温的胆魄听闻后会丧胆,遂继续选择南渡长江遁入江东六郡。  

如若如此,消灭陈温岂不是太过耗费时日而一波三折?  

袁耀希望还是能够一战而定,擒杀陈温。  

故而挑选精锐昼夜前行,奇袭历阳之策便提上了日程。  

瞧着袁耀面上的神情,崔州平眼中精芒一闪,他能够感受到袁耀想快速一举灭掉陈温的决绝。  

遂思索片刻,道:“若公子已有完全之策,则可一试。”  

“好!”  

闻言,袁耀瞧着崔州平并不反对这则谋略,双手遂重重握在坚不可摧的城垛上,出言道:“此战待耀亲自挑选精锐前往之。”  

“而耀不在的这段时日里,我会命黄忠暂时掌兵,但为了以防被屯于巢湖的郑宝部看出破绽恐趁机集结部众来袭,所以此战耀将先生你也留守于此协助汉升将军,令敌人看不清虚实。”  

“钧感谢公子看重。”  

“此次定会协助好黄汉升掌兵,绝不会有分毫差池。”  

闻言,崔州平遂以郑重施了一礼,应声道。  

随即,袁耀又沉声道:“而父亲由于放心不下,又紧随其后派遣了中郎将纪灵携本部之士南下,步步为营的进驻了全椒城。”  

“一方面对历阳予以威慑,一方面与我军相互接连呼应,以扩大声势。”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袁耀还是要向父亲袁术予以点赞的。  

派遣一支偏师以做自身的后盾。  

从另一层面来说,并不单单只是为了平讨历阳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在威慑四方,在警告各方势力,若与己方抗衡者,那么将会是与陈温一般下场。  

一席话落,崔州平亦是明白袁耀的深意,郑重点头予以回应。  

他遂不在担忧。  

至此,奇袭之策已成。  

只不过。  

在挑选精锐方面,袁耀则着重挑了以前周泰的旧部,这些水贼曾跟随着周泰纵横于淮南的淮水等水系之间无往而不利。  

战力方面自然不会有太大问题。  

由江、淮所组成的士卒发动奇袭,亦可事半功倍。  

至于人员方面。  

袁耀则安排了中军将军许褚以及军司马周泰。  

为何安排此二人跟随呢?  

自然是有深意的。  

一方面是由于黄忠跟随着自身时日尚多,且如今身兼校尉一职,在军间已建立不俗的军威,特别是袁耀有意识的将武关与吕布一战的事迹传播下。  

军中诸将士对于黄忠独斗吕布数百余合尚不落败,最终只是因为马匹乏力而惜败之事纷纷感到惋惜。  

这一时间不由刺激起了他们胸间的愤愤不平之心。  

假使黄忠亦有一匹“赤兔”那样的神驹,又何谈不能击败吕布乎?  

不管行与不行,反正未发生的事,自然阻止不了将士的臆测。  

也随着于此,现黄忠在军间也享有话语权。  

军营便是如此。  

将士们不认有官阶的将领是否是皇族贵戚出身,他们只看此将是否勇武超群,能否领他们打胜仗。  

士卒也只服能够带领他们连战连胜的将军。  

其次,袁耀领许褚、周泰前往,自然也有为护佑自身性命的想法。  

熟知先知先觉的他,自然知晓在护佑主君方面,周泰与许褚是极其擅长。  

许褚原史上长期担任曹操帐下亲卫将,管理虎贲营,曾数次救下曹操性命。  

周泰亦是一位不俗的保镖,最有名的自然是孙权担任县令期间遭遇山贼围攻,身受十二创而成功携其杀出重围。  

想着这些,袁耀自然能够很清晰的知道,在护佑自己安危方面,黄忠自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或许相较于勇武方面,黄忠略胜一筹。  

但有时,勇武却并不是决定性的。  

保镖的关键还在于取舍问题,以及讲究方法,遇险究竟要如何处理才能化险为夷,才能令君上幸免于难!  

这可不单单是勇武超群能够胜任的。  

还得心思细腻。  

一日后的凌晨将近子时时分。  

成德南城。  

袁耀集结了两千余精锐步骑,随悄然间趁着朦胧的夜色为掩护,遂昼夜前行而出,目标直指历阳。  

由于一路之上,袁耀都选择了昼夜前行,并且沿途皆派遣探子先行汇聚于大军之前探查四方,若遇敌军细作,先发制人斩杀之!  

故此,数日的奔驰之下,袁军悄然生息的逐渐靠近了历阳城,可城内却并无收到半分消息,仿佛依旧毫无防备般。  

历阳城。  

府衙之中。  

一间并不算气派的府邸随着陈温的前来,成为了临时刺史府。  

此刻,扬州刺史陈温高坐于主位之上,面露严肃之色,静静听闻着探子对于如今外界的军情汇报。  

“对了,近日来可否有袁军的动向?”  

当听闻到关键之处,陈温仿佛神色一动,忽是出声问询道。  

闻言,探子好似早做了准备,随立即抱拳高声回禀着:“启禀使君,据小人们的近日打探下,袁军近日来已兵分两路向历阳袭来。”  

“其中以袁术以其子袁耀为主将,率部万余近日已进驻了成德,兵锋所向,直指我军,另一部则已纪灵为将携偏师进占了全椒。”  

“那袁耀所部距离历阳还有多少路途?”  

当听闻袁将竟然已经进驻到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