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诸位愿一生都为贼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袁耀被俘。  

袁军阵间,顿时掀起了惊天波澜。  

黄忠、崔州平等文武诸人纷纷大惊失色,而紧随其后负责押运军粮抵足军间,听闻此事的许褚也不由顿时面露大急之色。  

他本就是负责袁耀安危的,可现在却…  

一时间,军营间乱做一团,诸将纷纷攘攘着要迅速救出公子的方案。  

索性,关键时刻还是黄忠站了出来,在崔州平的辅助下,弹压住了军心,暂时掌控住了大局。  

随后,黄忠遣许褚大肆派遣斥候分遣下蔡以及周遭其余城邑打探消息,刺探附近是否有实力强盛的水贼盘踞。  

打探关于袁耀被俘获的具体情况。  

马丘壑。  

约莫三千余众的水贼控着船只航行淮水,迅速地抵足于此。  

随后,水贼各部依次入水营休整。  

“将战俘先行看押起来,无我指令,任何人不得靠近他们半部。”  

“遵命!”  

一时,斗舰甲板上居高临下执着利剑,身材异常魁梧的中年头目不由厉声下令着,麾下诸水贼喽啰纷纷严肃接令,遂驱使着袁耀等数人入营看管。  

此地从地形上来看,乃是淮水下游与其余支流汇聚的交汇口所在,又由于左侧横亘着钟山,导致着四周江水虽连绵不绝。  

但山高林密的阻隔下,江水却十分平稳,而这伙水贼便充分利用地利之便依托山势以及江面,构造了能够水、陆相互联系,连通的水陆大营。  

且地势十分隐匿,极难被察觉。  

随着水贼缓缓驶入营后,水贼头目周遭的小头目都不由面露疑惑之色,不由各自蹙眉相问着:  

“启禀头领,我等皆有一言已憋在心底多时,一直十分疑虑,头领为何要费尽心思派遣诸斥候前去打探袁军南下的虚实,并忽然趁他们放松警惕之际掳掠那袁术之子袁耀呢?”  

“掳掠袁耀,究竟有何好处?”  

此言一落,诸人面上神情不由纷纷严肃起来,且还露出数分担忧之状。  

袁氏势力本就贯绝天下诸州,况且身处江、汝之地还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他们都想不通,掳掠袁耀究竟有何好处?  

恐怕…稍有不慎,还会引来大军的征讨。  

闻言,中年头目原本严肃的面庞浮现一抹笑容,沉沉说着:“弟兄们,汝等已是追随我日久,今日容我郑重问你等一番,可否?”  

“头领有但请直言,我等弟兄既然已随您,那无论何时都会无条件效忠于您,哪怕是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瞧着诸人的坚铮之言,中年头目面庞神情略显动容。  

他忍住擒泪的眼角,沉声道:“若我将携汝等投入袁军麾下,不知诸位可愿否?”  

此言一出,在场诸头目一时都略微有些难以置信。  

什么?  

投入袁军?头领没有开玩笑吧,他们可是刚刚才擒获了袁术的公子袁耀。  

中年头领的一席话,令诸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半响后。  

待诸人情绪稍微有所缓解,其间一头目不由拱手相问着:“不知头领为何忽然生出投效袁军的想法?”  

“实不满诸位弟兄,其实我一直以来便怀有投入军间,以求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封妻荫子的志向,至于从贼,实在是由于如今世道太过混乱、黑暗,乃迫不得已之举。”  

“若有机会洗脱贼身,我一定会不遗余力的选择。”  

“那头领既有投效袁军的想法,那不知又何故要大费周章的设计擒获袁耀,这岂不是自相矛盾,与袁军上下寻仇?”  

此一言,亦是目前在场诸头目纷纷面露不解的疑虑所在。  

既要投效,那为何要擒获袁耀?  

直接前往投之,岂不是更好?  

一时间,瞧着麾下诸头目进皆一脸不解的神色,中年头领笑了笑,也直言道:“直接投效固然好,但如此我等所烙印于身间的从贼身份难免受到袁军部分将领的轻视。”  

“此举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话落此处,中年头领顿了顿,继续道:“现袁耀率精锐南下其战略意图乃是为攻略江淮诸郡,而寿春作为淮南的枢纽所在,亦是袁军攻取的首选之地。”  

“可现如今,扬州刺史陈温随着听闻袁军的大举南下,不甘将城郭拱手相让,不由仓促组织州内之士屯驻于淮水已南,意欲抵挡袁军的兵锋。”  

“而据我等所探查到的军情所示,袁军战阵间多是中州之士,较于这等水战可谓是极其不擅长,且能用于渡过淮水的船只还极度缺乏。”  

“如此,诸位弟兄以为,袁军能在敌军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渡过河的概率有几成?”  

一番番言语徐徐的分析着。  

这一刻,部分头目已经开始渐渐领悟其意。  

“头领掳掠袁耀之意,莫非是想以此为晋升之资,以我部强悍的水上战力以及充足的船只助其破南岸的扬州军,以受到袁军上下的刮目相看?”  

“然也!”  

“我正是此意,只是不知诸位弟兄内心是如何所想,不知可否愿意继续追随于我,继而洗刷贼寇的身份?”  

“头领既为我等前程考虑,我等自是感激不尽。”  

“何况,州郡间豪强恶霸横行,且与当地官吏官官相护,相互勾结,以欺压良善,若不是头领组织我们聚在一起屠恶霸,平官军。”  

“恐怕我们不知何时早已成为刀下冤魂,岂还能有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