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大局初定(最后几个小时(1/3)
处理过重要文件,赵长风又拿过一般文件。粗略得看了看。倒是最右边的来信来访,赵长风看得比较仔细一些。虽然有些领导对这些上访来信并不感冒,认为这些上访来信都是给领导找麻烦地。领导精力有限,总不能因为下边谁谁谁随便写一封信,领导就开始为这些信去来回奔波吧?那领导的工作还要不要干了?
可是赵长风却并不这样想,他一直认为,这些上访信是了解民情的一个窗口,中国老百姓还是很淳朴的,一般都不愿意跟政府找麻烦,除非是真的过不下去了。否则谁愿意上访,谁愿意来信啊?
赵长风这边刚拿起一封信,那边门就被推开,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建军进来了。
“赵市长,今天外边可真冷啊!”王建军进屋先搓搓自己冻得通红的脸,向赵长风抱怨道:“小车班的面包车的暖风管道都被冻着了。跑了一个多消息,冷是不热。”
赵长风知道王建军是到下边乡里办事去了,就笑着说道:“建军同志辛苦了。”他扭头对隔壁喊道:“俊康,过来给王主任泡茶。”
刘俊康应了一声,就要过来,王建军连忙阻止道:“刘秘书,我自己来吧。”他虽然是政府办副主任。但是在级别上却和刘俊康一样,都是副科级。而且相比起和赵长风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刘俊康更亲近一些,所以王建军当然不敢劳使刘俊康为他泡茶。
“也好!”赵长风呵呵一笑,“你也知道茶叶在哪里,自己动手吧!”
刘俊康过来看见王建军已经在动手,就笑了一笑,看着赵长风。赵长风挥了挥手,示意他还回去。刘俊康就退了两步,转身到隔壁去了。
“赵市长。还是您的茶叶香啊!”王建军双手捧着茶杯暖和着,笑着说道:“上次我托人到信阳捎了两斤毛尖。虽然说也不错了,但是喝起来总是和您地茶叶味道差了一些。”
赵长风呵呵一笑,说道:“建军同志,还是心理作用吧?我看茶叶都差不多呢!”
王建军捧着茶杯坐到赵长风跟前,这才开始汇报工作,“赵市长,鼓山乡那边的事情都已经办好了。他们说会严格执行赵市长的指示的。”
“好!解决了就好!”赵长风笑了笑。“建军同志抽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软中华,扔给王建军。
王建军撕开烟盒。往嘴里塞了一根,顺手把一盒烟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赵长风微微一笑,对王建军的小动作视而不见。王建军在市政府办也是专门为他服务地副主任,按照官场的称呼来说,王建军是赵长风的大秘,也算是赵长风的自己人,王建军搞这种小动作,也是说明在心目中把赵长风视为老板了。
点着了火,王建军抽了一口,忽然间神秘地说道:“赵市长,北边的一号要走了。”
“建军,不要听风就是雨,没有根据的事情可不要乱说。”赵长风问,“你都听到了什么了?”
“听说是到平原市科委去当主任。”王建军说:“至于其他消息,我也不清楚了。”
赵长风面容就严肃起来:“一切还是以文件为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乱说了。”
王建军当然不会认为赵长风是真的生气,他笑着说道:“赵市长,我也就是在你这里说说。”
其实在王建军看来,赵长风作为常务副市长,又有省里地后台,知道这些消息肯定比他更多。只是赵长风碍于身份,不能乱说而已。
王建军把要说的话说之后,又聊了两句闲话,这才起身告辞出去。不管邙北市政局出现什么变动,自己的老板赵长风肯定是渔翁得利者。他王建军作为赵长风的大秘,相应也能获得不少好处。
王建军走后,赵长风就沉思起来,对于王建军刚才说出的小道消息,赵长风觉得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因为对蔡国洪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才是合理的。否则蔡国洪前面做得那么过分,赵强能够就这样轻易就放过他吗?这种看似平调,实际上是惩罚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赵强和蔡国富的面子都是一种维护。
但是赵长风实在是想不到,这种真实的小道消息,他竟然还没有王建军先知道。在外人看来,他是邙北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省里又有后台,一定会对邙北市将要发生地人事变动了如指掌。可是事实上,赵长风这个时候知道的比外边人更少。作为赵长风处在这个地位上,听不到民间组织部地消息,也不能去向别人打听,更不能直接去问。所以当别人问到赵长风的时候,不是赵长风不想回答,而是他实在没有办法回答。但是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个地方,赵长风越是不回答,别人就越是以为赵长风非常清楚,只是处于领导干部的保密原则,或者领导干部谨慎的心性,不愿意回答罢了。
现在的问题是,蔡国洪要走了,那么空出来的位子由谁来接任呢?本来按照赵长风原来的计划,就是斗倒蔡国洪之后,市委书记地位子由刘光辉接任,而刘光辉地位子由他来替补,这样整个邙北市就控制在他们的手里,赵长风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一番政绩,为邙北市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可是现在,刘光辉肯定也要步蔡国洪地后尘,那么这市委书记的位子必然会落到别人的手里。会是党群书记付罡庭?政法书记钱兆均?还是其他两个副书记?又或者是从天阳市派下来一个干部?再或者是直接从省里空降一个市委书记?可是不管是谁,赵长风都清楚,肯定不如他和刘光辉搭档合适。
刘光辉个性不是那么鲜明,赵长风又前
可是赵长风却并不这样想,他一直认为,这些上访信是了解民情的一个窗口,中国老百姓还是很淳朴的,一般都不愿意跟政府找麻烦,除非是真的过不下去了。否则谁愿意上访,谁愿意来信啊?
赵长风这边刚拿起一封信,那边门就被推开,市政府办副主任王建军进来了。
“赵市长,今天外边可真冷啊!”王建军进屋先搓搓自己冻得通红的脸,向赵长风抱怨道:“小车班的面包车的暖风管道都被冻着了。跑了一个多消息,冷是不热。”
赵长风知道王建军是到下边乡里办事去了,就笑着说道:“建军同志辛苦了。”他扭头对隔壁喊道:“俊康,过来给王主任泡茶。”
刘俊康应了一声,就要过来,王建军连忙阻止道:“刘秘书,我自己来吧。”他虽然是政府办副主任。但是在级别上却和刘俊康一样,都是副科级。而且相比起和赵长风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刘俊康更亲近一些,所以王建军当然不敢劳使刘俊康为他泡茶。
“也好!”赵长风呵呵一笑,“你也知道茶叶在哪里,自己动手吧!”
刘俊康过来看见王建军已经在动手,就笑了一笑,看着赵长风。赵长风挥了挥手,示意他还回去。刘俊康就退了两步,转身到隔壁去了。
“赵市长。还是您的茶叶香啊!”王建军双手捧着茶杯暖和着,笑着说道:“上次我托人到信阳捎了两斤毛尖。虽然说也不错了,但是喝起来总是和您地茶叶味道差了一些。”
赵长风呵呵一笑,说道:“建军同志,还是心理作用吧?我看茶叶都差不多呢!”
王建军捧着茶杯坐到赵长风跟前,这才开始汇报工作,“赵市长,鼓山乡那边的事情都已经办好了。他们说会严格执行赵市长的指示的。”
“好!解决了就好!”赵长风笑了笑。“建军同志抽烟!”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盒软中华,扔给王建军。
王建军撕开烟盒。往嘴里塞了一根,顺手把一盒烟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赵长风微微一笑,对王建军的小动作视而不见。王建军在市政府办也是专门为他服务地副主任,按照官场的称呼来说,王建军是赵长风的大秘,也算是赵长风的自己人,王建军搞这种小动作,也是说明在心目中把赵长风视为老板了。
点着了火,王建军抽了一口,忽然间神秘地说道:“赵市长,北边的一号要走了。”
“建军,不要听风就是雨,没有根据的事情可不要乱说。”赵长风问,“你都听到了什么了?”
“听说是到平原市科委去当主任。”王建军说:“至于其他消息,我也不清楚了。”
赵长风面容就严肃起来:“一切还是以文件为准,这种事情还是不要乱说了。”
王建军当然不会认为赵长风是真的生气,他笑着说道:“赵市长,我也就是在你这里说说。”
其实在王建军看来,赵长风作为常务副市长,又有省里地后台,知道这些消息肯定比他更多。只是赵长风碍于身份,不能乱说而已。
王建军把要说的话说之后,又聊了两句闲话,这才起身告辞出去。不管邙北市政局出现什么变动,自己的老板赵长风肯定是渔翁得利者。他王建军作为赵长风的大秘,相应也能获得不少好处。
王建军走后,赵长风就沉思起来,对于王建军刚才说出的小道消息,赵长风觉得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因为对蔡国洪这种处理方式看起来才是合理的。否则蔡国洪前面做得那么过分,赵强能够就这样轻易就放过他吗?这种看似平调,实际上是惩罚的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赵强和蔡国富的面子都是一种维护。
但是赵长风实在是想不到,这种真实的小道消息,他竟然还没有王建军先知道。在外人看来,他是邙北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省里又有后台,一定会对邙北市将要发生地人事变动了如指掌。可是事实上,赵长风这个时候知道的比外边人更少。作为赵长风处在这个地位上,听不到民间组织部地消息,也不能去向别人打听,更不能直接去问。所以当别人问到赵长风的时候,不是赵长风不想回答,而是他实在没有办法回答。但是事情奇怪就奇怪在这个地方,赵长风越是不回答,别人就越是以为赵长风非常清楚,只是处于领导干部的保密原则,或者领导干部谨慎的心性,不愿意回答罢了。
现在的问题是,蔡国洪要走了,那么空出来的位子由谁来接任呢?本来按照赵长风原来的计划,就是斗倒蔡国洪之后,市委书记地位子由刘光辉接任,而刘光辉地位子由他来替补,这样整个邙北市就控制在他们的手里,赵长风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一番政绩,为邙北市老百姓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可是现在,刘光辉肯定也要步蔡国洪地后尘,那么这市委书记的位子必然会落到别人的手里。会是党群书记付罡庭?政法书记钱兆均?还是其他两个副书记?又或者是从天阳市派下来一个干部?再或者是直接从省里空降一个市委书记?可是不管是谁,赵长风都清楚,肯定不如他和刘光辉搭档合适。
刘光辉个性不是那么鲜明,赵长风又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