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死亡的气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队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李南就被蒋指导给换了下去。  

把李南换下来,这是防止对方狗急跳墙,是为了保护球员。  

蒋指导是真的害怕李南又在场上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要是再刺激对方一次,那情况就不好了。  

见好就收。  

场上,中国队还在跟新西兰兜旋着,呃,应该是在欺负着新西兰的“黑大个”们。  

追风少年王大志内突外投还送妙传,盘活整支球队的进攻,是最受瞩目的一个点。  

然而,看台上,好多双眼睛却是盯着另一个大个子。  

那当然就是姚亮!  

此时,美国队大多数球员已经走了,主教练的鲁迪汤姆贾诺维奇却是饶有兴致地看着比赛,嘴角还带着笑意,不住地点头。  

“嗯!很好,投篮手感柔和,中远投非常不错,还能投三分?这个有点意思。”  

“勾手动作很好看,但是还不够好,要是在我手底下,我一定能给他练的更好。”  

“嗯?梦幻脚步?不对,不怎么像。怎么看着更像是那个谁,那个谁来着...”  

当看到姚亮的转身投篮的时候,鲁迪“啪”地拍手,  

“迈克尔乔丹!这个孩子竟然学的是乔丹的背身技术,我的天,这个中国大个子前途无量啊。”  

突然,鲁迪汤姆贾诺维奇转过头来看向边上的助理教练。  

“金,我需要这个大个子的资料,全部资料!”  

助理教练也是赶紧起身,往外而去。  

鲁迪教练看着场上的姚亮,越看越是喜欢。  

哈基姆奥拉朱旺就要退役了,这个大个子也许就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  

哔哔哔!  

比赛终于是结束了。  

中国队大胜新西兰队37分!  

这是中国队在奥运会上为数不多的大神,不过,这37分却不是中国队在奥运会的最大胜场分差。  

中国队虽然被美国队打过四五六七十分的分差,却也把别人给打爆过。  

在1948年奥运会上,中国队曾在小组赛中以12525狂胜西亚劲旅伊拉克,创造了奥运会史上最大的分差纪录。100分分差,至今还没被打破过,未来很长很长时间内应该也没有球队能打破。  

本场比赛数据:  

中国队:5人得分上双王大志,15分6篮板6助攻李南,14分4篮板6助攻2抢断2盖帽姚亮,12分12篮板4盖帽刘雨东,12分,  

张金松10分3抢断,  

郭世强6分5助攻3抢断,  

巴特6分4篮板2盖帽新西兰队:  

肖恩马科斯,16分6篮板诺亚,4分2助攻4失误奥利弗,2分1篮板4失误赛后,各路媒体人蜂拥而至。  

“李,那一记死亡飞跃扣篮当时是怎么想的?”  

“李,有人说你是世界第一扣将,你觉得自己跟卡特相比,谁更厉害?”  

“李,中国队第一场就展现了非常强大的实力,你们这一次的目标是冲击奖牌吗?”  

“李...”  

李南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就走了,这个时候不能说太多,说了一句你就别想走了。  

李南倒是走得洒脱,蒋新泉指导却是要留下来擦屁股了,不过,蒋指导的官方回答却是滴水不漏,整本不给记者任何捡漏子的机会。  

另一边,新西兰队这边也是被围住了。  

新西兰主教练克劳汉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场合。  

“克劳汉先生,你对今天这场比赛怎么看?”  

“我的球员们还年轻,经历这样的大赛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被NBA现役第一人的中国李教训了一顿,但是,我相信,我们的队员们一定会更好地成长的。”  

克劳汉直接把李南给抬举了一番,NBA现役第一人,这个名头可是不小啊。  

咔嚓,咔嚓,咔嚓各路媒体人都是眉开眼笑地摁着相机的快门。  

大家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人了。  

记者很快又问了,“你觉得李的那一球会不会对诺亚和奥利弗造成心理阴影?”  

“不,完全不会!我们的球员心理素质还是非常优秀的。”  

这一边的克劳汉拍着胸脯保证,边上的球员却是自己承认了。  

诺亚有些沮丧:“这个球我永远也忘不了,真的,他让我颜面尽失,我觉得篮球似乎不太适合我。”  

奥利弗此刻呆呆的,似乎陷入回忆一样,“那一刻,我的脑袋是一片空白的,思绪是没有的。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这心理阴影可不是一般的小...  

当天晚上,数名心理医生造访新西兰奥运代表团宿舍...  

赛后,李南晃倒诺亚飞跃奥利弗的这一球也是出现在世界各地新闻中。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中国李惊天动地的一扣!”  

“这就是NBA现役第一人!中国李!”  

“乔丹接班人正式上位!”  

因为李南的这一个扣篮,悉尼奥林匹克篮球馆的门票也是愈发的受欢迎了。其中有中国队的比赛,门票更是大受欢迎。  

之前中国队对新西兰的比赛,2万个座位只卖了七八千。  

现在,中国队后续的小组赛比赛门票,却是卖掉了一万五左右,整整多出了一倍啊。  

而中国队和美国队的小组赛门票更是全部售罄,非常火爆。  

也因为李南这一个扣篮,许多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