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李南回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明天才是圣诞节,但国内有些青年男女今天就开始了。  

有人喜欢去电影院。  

他高傲,但是宅心仁厚;  

他谦虚,但是受万人敬仰;  

他可以把神仙赐给人类的火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烧出堪称火之艺术的超级菜式!  

他究竟是神仙的化身?还是地狱的使者?没人知道!  

但是可以肯定,每个人都给他一个称号......  

有人喜欢在电视机前。  

“我有一帘幽梦,梦里有你相共,你的眼神你的笑,和我紧紧相拥;  

收拾一帘幽梦,牢牢锁在心中,往事如烟留不住,天涯海角珍重。”  

有人却喜欢在体育馆。  

今天的上海虹桥体育中心座无虚席,人声鼎沸。  

“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正在为您现场直播的19961997赛季金施尔康杯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今晚对阵的双方是坐镇主场的上海有线和做客的江苏仪化。大家好,我是韩桥升。”  

解说席上,韩老师笑容可掬。两边球队的队员相继入场,他也是开始介绍起来。  

“这场比赛是本轮联赛的焦点战。上海有线女排是由张吉臣教练带队,队内国手众多,有现女排国手王怡,接应诸韵颖,还有大家非常喜欢的前女排副攻手李月明队长。”  

“江苏仪化女排是卜庆霞教练带队,他们队内拥有奥运会最佳主攻手林月。”  

在介绍到这的时候,扎着马尾的林月出现在场边,韩老师身后看台上的观众突然出现一阵骚动。  

“哇哦!我们看到小老虎林月果然是人气非常高,即使是在客场,也有那么多的球迷喜欢她。”  

在电视镜头对准看台的时候,电视机前的观众却是有人眼尖,  

“是李南!”  

“韩老师,你的解说真的是…”  

“啊!李南为什么会在国内?”  

看台上,李南墨镜口罩,原本以为很安全的,结果还是被一个女孩给认了出来。  

女孩有些不敢相信,手指指着面前这人,有些抖,“你,你是~”  

李南小心翼翼的,“嘘!别出声。”  

“啊!是李南!”  

然后就是各种包围。  

场边,林月不经意的一眼,就看到了看台上的李南。  

惊喜!感动!  

“这就是他说的圣诞礼物吗?”  

慢慢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可是,很快她又担心了起来,  

“他怎么回来了?不会是受伤,啊,不,不会的。”  

当看到李南身边挤着不少女孩子,那家伙满是春风得意,哪有一点受伤的样子?林月又变得一脸正色了起来。  

“哼!”  

有了某人的出现,江苏女排的队友们发现林月今天真的太猛了!  

上海女排可是有些半支国家队主力,那是联赛公认最强的队伍。  

可是,今天林月却是以一己之力跟对方三大国手抗衡。  

最后32。  

江苏仪化力克上海有线。  

林月率队拿下三连胜,江苏仪化踩着对手走上了联赛第一的宝座。  

林月理所应当地拿下了本场最佳球员。  

李南还没来得及跟她互诉衷肠,就被人给拉走了。  

傍晚训练结束,姚亮背着蓝色的包走出了篮球馆。  

今天晚上有一场大鲨鱼队跟联赛头名八一队的比赛,而且已经进入大鲨鱼的老队友刘伟送了球票,姚亮可不会错过这场好戏。  

大鲨鱼主场外浦东源深体育馆,训练馆离那里可有不少路呢。  

不过,姚亮并不准备坐车。他这是为了省钱,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太高了。  

16岁的姚亮已经达到了221的身高。要是坐的士,他进不去。坐公交倒是可以,就是浑身不舒服。还不如就这样慢慢悠悠地走过去呢。反正还有的是时间。  

双手插在衣兜里,姚亮走在熟悉的街道上。  

这个时候要是有人统计回头率的话,那姚亮绝对是超级高。  

“哇哦!小伙子,你也太高了吧!”  

“嘿,姚亮,又去看比赛啊?”  

“哇!他这么高,要是不打篮球就太浪费了。”  

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都会投来好奇和惊叹的目光,  

面对那些目光,姚亮倒是很淡定,这么多年他早就习惯了俯视众生。  

也只有看到街道上一对对男男女女,他心里才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异样感觉。  

姚亮到的时候,天早就黑了。  

“大姚,你怎么才来啊?”  

刘伟好像有些等得不耐烦了。  

姚亮清楚记得自己每次都是这个时候来的啊,不早不晚。  

“怎么了?比赛要提前开始了?”  

刘伟摇摇头,想应付了事赶紧回去的样子,“没有啊。”  

姚亮随口就损了一句,“那你一个小替补着什么急啊?”  

刘伟也是笑了,他十六岁进上海一队。姚亮这家伙也十六岁,却还在青年队呢。  

“我?小替补?你一个青年队小屁孩。”  

姚亮却是突然笑了,“哎,你怎么不急了?”  

“哎,对啊!我怎么不急了?”  

啪地拍一下大腿,刘伟转身就要跑。却不想,被姚亮给箍住了,整个身子还压了上去。  

虽然姚亮瘦,但是骨架子在那里呢,221的身板,压得刘伟着实不轻。  

“擦!好重啊!快放手,再不放手,那谁就要跑了!”  

“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