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缘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澜一行人沿着山寨的主干道离开,来带外面的黄泥小路上。  

道旁阴风阵阵,掩映着重重冷色。  

倏忽,山寨当中传来急急的脚步声,似有大部队靠近。  

定睛一看,却是那支送葬队伍,他们抬着一具棺材飞奔而来。  

离了祠堂,果真被他们感应到,万幸,那诡异的老人和女人尚未出现,来的是四个黑壮汉子。  

“走!”  

几人法力一运,健步如飞,快似高铁。  

眨眼之间,便是来到山寨的最外围,不能更加朝外,否则会引动阵势,把人引回山寨中。  

安澜伸手一翻,摸出破空锥,祭起法力。  

两仪法力闪烁着二色宝光,把锥子包裹进去,激发了它的力量。  

破空锥用力在虚空中一划,划出一个漆黑的洞口,它飞将进去,维持通道的存续。  

林克等人知道情况紧急,不容多说,进入里面。  

最后进入者是小芳,她想要进去,却是晚了,安澜伸手一招,破空锥化为一道乌光,从通道尽头归来。  

“你这是什么意思?”  

小芳惊怒道。  

安澜微微一笑:“却是有一桩事情想要和你了清。”  

“我只是一介凡鬼,哪能和您这样的大修士产生因果。”  

小芳脸色没有丝毫变化。  

安澜说道:“陈小姐,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要继续表演下去吗?”  

他既发作起来,必是有了十足的把握。  

听到这个姓氏,小芳脸色微微一变,继而化作幽幽一叹。  

“你既然如此笃定,必是见过他了吧!”  

安澜点点头,小芳口中的他就是刘志贵,而小芳,她就是刘志贵的女性人格,陈两仪。  

安澜瞥了一眼远处的四个抬棺壮汉,唤出荆棘之林,略微阻止一二。  

“此四人颇为奇特,是为你而来的吗?”  

小芳摇摇头:“他们是为你而来。这是两仪魔道的守护之阵,装入棺材置于坟堆当中,其实是一种保护,等闲破不开。也不知是哪个天才提出如此设想,以致于看着像是邪恶秘法。”  

某种意义上,此阵的构想者倒真算得上是“天才”。  

“那为何人进入棺材之后,竟变作怪物?”  

他想到一开始遭遇的马脸中年人,进入棺材之后竟真的变成了马头人。  

小芳摇了摇头:“并非变成怪物,而是他们本身就是怪物,只是自己忘记了而已。”  

她言道,两仪魔道修行体系颇杂,它本是被“血晶片”控制的散修集合而成,功法没有定数。  

直到被两仪式几近灭门,迁移到此处生与不死的境界时,才发现结界师“荒耶宗莲”留下的遗迹,从中获得了大量的秘术和功法。  

七夜暗杀术便是从此获得。  

但这门秘术修行不易,修者不多,两仪魔道的修行者更多的是修行一门名为《黄泉方舟大觉诸法》的法诀。  

此法分支众多,但都是寻一死者寄托之物,与生者相合,借由生死循环之力修行。  

大成之后可成鬼神之流,纵横阴阳两界,与那仙人别无二致。  

譬如那个中年人,就是与阴神马面融合,才会有马面的相貌。  

当然,他修为不高,高深者形貌与正常人无异,只在展露法相的时候会出现恶鬼之相。  

安澜恍然,世间奇法无数,有此般也属正常。  

小芳叹息:“你既见过他一面,可曾听过他的什么言语?”  

安澜说道:“我虽然与之见过面,但是其实所见之物不过一具肉身而已,灵魂早已不在,只剩下本能。”  

小芳说道:“果然。”  

安澜道:“此事虽与我无关,但我甚为好奇,可否请两仪姑娘为我解惑?”  

小芳说道:“有何不可?我正内心苦闷,便与你说来。”  

此话还要从数百年前说起,因为两仪魔道意图绑架两仪家的家主两仪干也,致使他的一只眼睛坠落幽冥,再也不可看见,彻底惹怒两仪干也的道侣。  

两仪魔道不甚在意,因为这两仪家族只是一个小城大族,算不得厉害,与它们两仪魔道相比,恍若云泥之别。  

谁知,此家族虽不甚厉害,却是与乌坦城萧氏一般出了个极为厉害的人物。  

两仪干也的道侣持名刀“九字兼定”杀上两仪魔道祖庭,只一合就斩杀祖师爷,再三刀,杀死派内所有太上长老。  

不拘神通道法,阵道禁制,在她刀下,如若无物。  

派内的所有高手被屠戮一空,剩下来的来到这里,苟延残喘,他们既恐惧两仪式的力量,又觊觎这种万物皆斩的可怕,就开始偷偷收集资料,妄图制造一双直死魔眼来。  

他们研究了很久,从遗迹中找到资料,制造出净眼。  

直到刘志贵这一代,万般准备才完备,他被选为继承这种力量的人,通过切断脑桥和植入记忆的方式,制造出女性的第二人格,便是陈两仪。  

紧接着,只要杀死刘志贵的身体,让其灵魂躲入死亡之境,再以替死术让其复活,就有可能使净眼升华为直死魔眼。  

只不过,谁都没有料到,刘志贵竟然爱上了他的女性人格,甚至企图偷偷将其释放!  

他的父亲发现了这件事,大为震怒,将之关押在俯海林·阿纳修的祭坛旁边,只等仪式来临。  

刘志贵数次想要逃走,均已失败告终,万般绝望之下,他和陈两仪约定——殉情!  

让两仪魔道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