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重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是死了有些不对,只是濒死而已。  

但他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唯有大神通者才能逆天行事。  

“终究是要离去,终究是要分别。那便一起共赴黄泉。”  

志贵眼神迷离,声音沙哑,道不尽的悲伤。这话似乎是他没有咽下去的气,吐出来后,气绝而亡。  

这下子,他是真的死了,断没有活下来的道理,生机不存,灵身晦暗。  

安澜想,要不要趁热挖出直死魔眼?说不定洗一洗还能用,这可是堪比神通的瞳术!  

想了想,还是算了。  

那不是写轮眼,本质上并非是眼睛特异,而是灵身连接根源才具备的力量,挖眼睛并没有卵用。  

他在地上挖出一个墓穴,把志贵掩埋。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抬眼看向母株上红彤彤的果实,俯海林之子。  

传说食之,能够长生不死。  

但这只是不明就里的人误传,世上没有长生不死的药,哪怕是传说中的贤者之石和九转金丹也不能让人长生。  

唯有辛苦修持,补益灵身,汲取天地造化,才可褪去凡胎,得享无尽之逍遥。  

不过,俯海林之子也着实不凡,其蕴含俯海林吸取的庞大生命精华,炼化入内,可修成不死之身。  

哪怕身体被碾磨成粉末,只要还有一滴血,就可重生。  

就算不服,将之细心孕养,也可在数千年后培育出一尊堪比仙神的强者。  

可惜,如此宝物,却是动之不得。  

俯海林虽然重创,灵智不在,可其实力依旧强悍,哪怕是此刻的卡俄斯都不敢揣其锋芒,只敢取点血液,提炼俯海林的生命因子。  

安澜从储物袋中取出一物,却是一条黑色水蛭,安静的躺在他手心。  

他可不敢小瞧这水蛭,此乃卡俄斯炼制的法器,专门提取生命因子之用,掐起法诀来,也是件厉害的武器,须臾之间可把人的一身生命精华取走。  

安澜掐诀念咒,激活水蛭,它化为一条黑线,倚附在俯海林之子的下方。  

水蛭有迷神之力,等闲之人哪怕一身精血被吸取干净也会觉得如临天国,无法醒转。  

但俯海林之子可不好糊弄,它的表皮微微抖动,竟是生出一张大嘴,要把水蛭吸收进去。  

安澜哂笑,不愧是死徒二十七祖,一般货色。  

然则以有心算无心,有智害无智,终究是卡俄斯更胜一筹,水蛭张开尖牙,在俯海林之子的嘴唇狠狠一咬,汲取一管血液后,飞回安澜手上。  

吁——  

俯海林之子发出尖利的咆哮,附近数千枝条放下手中果实,往回援救,其中就包括围困住林克等人的几根。  

安澜使一招千棘之枪,化刚成柔,把几人一绑,就激活卡俄斯所给的符咒。  

这是某种动物的器官,被其注入法力炼制成符咒,刚一激活,就发出森森寒光,把安澜等人一裹,直上青冥,在悬空走廊上站定。  

下方,俯海林暴走,无数枝条像是章鱼触手般扭动,撕裂大地,粉碎时空,连道则都磨灭,林中出现无数的黑洞,把悬挂着的尸体磨成齑粉。  

但它被千手柱间封印于此,有后手应对。  

天上降下九道数千丈高的明神门,直接镇压俯海林,它不甘的扭动片刻,归于平静。  

“你要的东西,我给你取来了。”  

安澜把水蛭交还给卡俄斯,里面有一管殷红的血,饶是以他的城府,脸上也不由浮现一抹兴奋之色。  

若能提取里面的生命因子融入体内,他的兽王之巢将更加强大,甚至能反过来吞噬俯海林,突破上千年未曾动过的瓶颈。  

“你做的很好,我也不是言而无信之人,此乃出去的办法和所需之物,一并给你!”  

卡俄斯伸手一指,一枚漆黑的骨锥落入安澜手中,同时有操纵之法和相关秘术映入他的灵身。  

安澜满脸茫然,紧接着恍然大悟。  

两仪魔道的周围,设有“地煞两仪回转之阵”!  

此阵汲取地煞之力,扭转空间,使得上下四方俱都结成一体,形成太极之圆,不管往哪方走,最后都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这是两仪魔道的高人参考荒耶宗莲留下的“早川公寓”设计图纸建立的结界,不通空间之法的人一生都无法脱离。  

就是通晓时空术的强者,等闲也休想离开。  

盖因此阵生死流转,阴阳相生,坐标位置时时都在变化,不能推算位置,也无法离开。  

好在此刻不知什么原因,两仪魔道的人遭遇大劫,阵法无人控制,他们可轻易离去。  

卡俄斯所给之物,名“破空锥”,打人不行,却是专为破界而生。  

按照某种分类,它算是对界宝具。  

此锥乃是一通晓时空术的妖兽尾椎骨打造,有突破结界和空间之能,足以贯穿此地。  

安澜拜谢卡俄斯,带着昏迷过去的林克等人直往上走。  

卡俄斯虽脱困而出,却是不急着离开,他要在此借助俯海林,更上一层楼。  

半个时辰之后,安澜离开阴一层的世界,从祠堂中出来,待在深渊底下的小岛上,等待林克等人醒转。  

最先醒来的是秋冥,她毕竟曾经修为最高,神念最是强大。  

睁眼之后,她的周围爆发一阵气浪,眉宇间充满警惕。  

“放宽心,我们暂时安全了。”  

秋冥收起法力,冷哼一声:“我只是被偷袭而已,就算不要你救,也能脱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