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直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们破坏了你的封印,你还要杀我们?”  

“都说了我是魔道,魔道的做法能和正常人一样吗?”  

持斧者说道。  

哦,不能继续叫她持斧者了,按照她自己所说,在三百多年前她是小魔女秋冥,算是魔道年轻一代的俊杰。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失去了肉身,灵身被封印在往生湖里面。  

她在生前,远强于明神期,此时只是境界跌落下来,伤了本源。  

“如果你们要调查山寨内的诡异不详,可以到祠堂里面去找,那里本是两仪魔道典籍和重大活动记录的存放地,只要有白勾玉,你们可以畅通无阻。”  

秋冥说道。  

“她说的对吗?”  

安澜看向小芳,问道。  

小芳满脸茫然,迟疑道:“好像,对吧!”  

“那好,你在前面带路。”  

安澜抓起秋冥,把枪顶在她的背部…是正经的枪:“如果敢搞些小动作,你就死定了。”  

秋冥无所谓的拍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收起翅膀,打开祠堂的铜门。  

一进里面,就是一个空旷的大厅,有一尊巨大的乌金神像盘膝而坐,半张脸面目狰狞,是兽首,半张脸慈眉善目,是人脸。  

神像前,是一青铜铸就的四耳方鼎,上面有一根燃烧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巨大香火,散发出淡淡檀香味。  

“这是两仪魔道的创派祖师,六百多年前横空出世的魔道巨擘,本来有可能修成大魔头,可惜被人斩杀了。”  

“听你的话,好像对这个祖师有很大的意见?”  

“当然,他就是个懦夫,恶棍,运气好获得部分古修的传承罢了。就连两仪魔道,本质上也不是他建立的,而是在他死后,被他用药物控制起来的散修们觉得联合起来能获得更大的利益,才以一个死人的名义建派。算了,不提这个烂人,藏经阁在左边这个大门。”  

神像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大门,一阴一阳,以黑白色系分辨之。  

走阳门,其后是狭长的甬道,虽没有一点光源,却依稀能见到前路,两侧是数不清的岔道。  

“跟我走,这是死境回廊,如果走错路,就会陷入不可知的恐怖之地,永远的迷失在里面。”  

秋冥不走主干道,而是往支脉小路走,每一个支脉小路走一会后都会变成大路,两侧又有小路,周而复始。  

安澜紧紧的跟在她身后,时刻戒备着,一旦她有什么可疑的举动,他的枪就会刺入她的身体!  

终于,绕过不知多少弯之后,四人抵达藏经阁,那是凭空出现在道路尽头的朱红色建筑,在黑暗当中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以白勾玉开道,安澜打开大门。  

原本这里有一个超级高手镇守,现在却不知去了何方。  

藏经阁有三层,上两层是功法传承地,第一层则是各种游记、见闻、记事的储存之所。  

林克和美游开始搜寻其中有价值的书,而安澜负责看守秋冥。  

大约一炷香过后,美游发现了一本写满人名的古籍,这是两仪魔道中刘氏一族族谱的副本。  

在其中的某一代,有秋冥的本名,她原来叫刘玲玲,秋冥仙子只是行走天下时所用的名头,她的名字上被画了一道,像是木叶的叛忍。  

族谱的最下面,是当代刘氏家族的族长,刘忙,一个很强大的名字,他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刘灵乐,小的则叫刘志贵。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尤其在这诡异的修仙界里。  

一声闷响,打破了藏经阁的寂静,两个书架之后,忽然发生剧烈的爆炸,震撼整个第一层。  

安澜抓着秋冥,美游抱着罐子,连忙跑到出事的地方,只见林克周身,环绕着无穷的法力,刚才的动静,就是他踩碎大地而成。  

“发生什么事了?”  

安澜问道。  

林克没有回答,而是面色凝重的撸起袖子,只见在他的手臂之上,有一道细小的伤痕。  

“你被破防了?谁能打破你的防御?”  

安澜吃惊道。  

不了解一方的能力,很难对他造成任何伤害,理论上,纯物理攻击,哪怕是宇宙大爆炸级别,都不一定能伤害他。  

“有一团人形黑影袭击了我,他的刀切开了我的ai散力场。”  

林克说道。  

“净眼?”  

安澜扭头。  

“应该不是。”  

秋冥仙子摇摇头:“净眼的看穿能力,只针对生命体,用神秘构筑的墙壁,我们是无法破坏的,除非…”  

她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  

“除非那是比净眼更加可怕的能力!”  

安澜脑海中闪过一双闪烁着完美虹光的眼睛,脱口而出道:“直死魔眼!”  

“你居然听说过这种眼睛?”  

秋冥惊讶的说道:“我还以为这是我们两仪魔道的不传之秘。”  

美游疑惑的问道:“什么是直死魔眼?”  

“一双与死亡为伴的眼睛!能看穿万物之死,时间、空间、物质乃至于不朽的神明,都有终结的时候,直死魔眼能把这种终结提取出来,化为死线与死点,只要切中线,刺入点,那么再是永恒的存在也会迎来死亡。这种眼睛,与其说是杀死,不如说是呼唤死亡。”  

“如果能切实的刺中死点,哪怕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也能杀死神明!”  

这就好比,一粒微尘,杀死了一头巨龙,跨越了不知多少量级差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