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远古时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喂喂,听的到吗?”  

伴随着老天师的声音从未知处传来,张煜眼前战火纷飞的画面也渐渐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华美的天庭,和立于其上的老天师。  

见到张煜,老天师笑呵呵的说:  

“终于醒了,真难为你在这时空碎片里还能睡的这么香。”  

“…”  

我…睡着了?  

张煜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于师傅来说才刚刚开始是吗?  

那刚才我看到的是什么?  

张煜虽然疑惑,但还是面色如常,紧随在师傅身后,参观这片天宫。  

万丈云层之上,一片连绵不绝错落有致的亭台殿宇,白玉为底,黄金装饰。  

因为总体上都是素雅的白色,配合远方的天空,和脚下的云层,即使张煜不懂什么古典园林艺术,也仙气飘飘的。  

“这里就是天庭的一角。”  

老天师看着这天庭,颇为自得的为张煜介绍,就是那种“你看我们祖先多牛,自古以来就牛。”的感觉。  

仅从这一角,张煜能也明白天庭的强大,仅仅是那些布满白玉黄金的建筑上好似装饰样的花纹,那些其实是一个个不知名的符文。  

这么多的符文放在一起,不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阵,相互之间还组成了一个个小阵。  

这种精妙的符文学造诣,碾压阿斯加德的大魔法阵。  

“宇宙创生以来,神明也一同降生在世界上。”  

老天师的声音缓缓道来:  

“他们维护这蛮荒时代的宇宙,并且创造了文明。”  

“直到,十二万年前…”  

讲到这里,老天师的声音低沉了下去:  

“十二万年,由于不知名的原因,地球上的诸神与天神组发生过一场大战。”  

老天师一挥手,天庭的亭台楼阁变成了废墟。  

“战争结束后,诸神决定离开这片宇宙,但还是有一些神明决定留下。”  

随着老天师的行进,一个个张煜叫不出名字的神明出现了。  

维山帝,阿戈摩托…  

他们和地球上剩余的人类重新建立了文明。  

只是选择留下的神明毕竟十分稀少,原本十分庞大的地球位面也早就在战争中被打的四分五裂。  

这些碎片在之后的数万年中,逐渐的各自聚和成为一个个小星球。  

形态各异的生命又重新在这些星球上繁衍生息。  

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在遗留的诸神和远古先民的带领下,重新建立起来一个,后神明时代的远古文明。  

就像看电影点了倍速播放一样,远古文明的一幕幕飞速的在张煜眼前上演。  

“只可惜,好景不长。”  

老天师的声音更加低沉:  

“大约一万两千年前,一次毁天灭地的大灾难,彻底地摧毁了远古文明。”  

“也就是传说中的大洪水,原因,未知…”  

说到原因未知的时候,老天师的声音有点讽刺。  

张煜心里明白,以远古文明所展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即使只是神代时期遗留下来的一部分。  

那也是一个远胜与现在阿斯加德的强大文明。  

怎么可能会被所谓的“大洪水”所毁灭。  

有这个实力的,只有天神组的那些天神。  

在远古文明毁灭之后,世界渐渐的朝着张煜所知道的方向发展。  

由于远古文明的毁灭,几乎所有的地球神明和远古遗民都死亡了。  

整个地球几乎重新回到了蛮荒时代。  

少数幸存下来的神明也在留下自己的传承之后离开了。  

比如古一,她就是拿到了维山帝遗留下来的魔法知识,才成为至尊法师的。  

只有少数的遗民,带领在几乎已经退化到原始时代的人类重新建立文明。  

世界也终于渐渐变成了张煜所熟知的样子。  

所以,才会在考古发现中,不断的发现一些超越那个时代的东西。  

所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存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上古时代。  

所以,几乎所有文明的传说中都有一次毁天灭地的大洪水。  

张煜逐渐明白了。  

那些远古时代的遗民们,他们虽然有一部分远古的知识,但他们本身并不如神明一般是永生的。  

随着这些遗民的逐渐凋零,一个原始与先进共存的上古时代也就结束了。  

这就是为什么,时间越早的传说中,就越多类似仙人,修行有成的人就越多。  

而越到近代,整个地球的个人武力值水平就越弱。  

不是什么末法时代,灵气枯竭。  

从张煜和师姐张清瞳的修行体验来看,灵气好好的,一定改变都没有。  

而且,地球有灵气,阿斯加德也有灵气,整个宇宙都有灵气。  

在天文学的尺度上,万年时光,那就叫弹指一挥间,根本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所以,是因为远古遗民的逐渐死亡,传承逐渐断绝才会逐渐变成现在这样的。  

“那只是一方面。”  

老天师似乎能看出张煜在想些什么。  

“也不是所有人都留在了地球上,在北欧幸存下来的一批人就决定离开地球。”  

“他们前往了之前地球位面的碎片形成的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如今被称为…”  

“阿斯加德。”  

原来如此。  

曾经的北欧诸神早在神代时代结束后就已经离开了地球。  

如今的阿斯加德人是远古遗民的后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