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外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过现在高丽国还是以中华文化为荣的,并没有自大到宇宙国的地步。  

陈逊两辈子头一次接见外国使臣,这种感觉很新鲜:“礼物我收下了,回去代我感谢高丽王。”  

不过从我们兴汉盟能顺利在开京贸易可以看出来,其投靠金国也是虚与委蛇,并不是真心。”  

高丽主使姓王名翰,年龄看起来已经超过五十,与现在的高丽王是一个姓,估计是高丽王的同族。  

“不知陈将军对我们高丽国和好之请是否同意?”王翰小心翼翼的问道,自我感觉希望很大,毕竟拿人手软,陈逊都收了礼物了。  

“我不同意。”陈逊笑呵呵的回道,看着王翰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为何?你都…”王翰身后一个年轻人城府潜,直接开口问道,但立即就被王翰止住。  

你都收了礼物了。  

大家都知道年轻人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  

“要不,礼物你带回去?”陈逊问道。  

“岂敢、岂敢,无论和好之事如何,我王对陈家军的歉意都是要表达的,这礼物万万不能收回。”王翰赶紧回话。  

“那就好。”陈逊点了点头,一点儿也没有回礼的意思。  

都打算灭了你了,还给你回礼做什么?肉包子打狗么。  

距离上次议事都过去一个月了,估计柯雷很快就能初步整编完成,到时候高丽国就不是求“和好”了,而是得求放过了。  

“不知陈将军为何不同意,您若是有什么条件,还请告知我等,我好回禀我王。”王翰脸上再次浮现起微笑,忍性相当的好。  

他出发的时候,陈家军的商贸船只还在和高丽国正常的贸易,而且陈家军才起事不到两年,所以他完全不认为,陈逊会选择直接和高丽国开战。  

“我没什么条件。”陈逊摇了摇头:“我这人一向公平公正,人敬我一尺我必还一丈,可若是有人扇我一巴掌,怎么着也得打回去的。”  

“这…”王翰想到了高丽国之前派遣三百艘战船参战的事情。  

这三百艘战船几乎把高丽国的水军战力掏空了,现在若是有三百艘战船来攻,高丽国就只有挨打的份。  

“高丽国国小民寡,那金国强势,硬逼着我们出船出人,我们根本无法拒绝。”王翰接着说出了一句后世比较经典的婊语:“这都不是我国本意,还请都督大人大量,能够原谅则个。”  

你们的当时的目标是陈家军,我陈逊有金手指,才能够战而胜之。换做其他人,估计都葬身鱼腹了,哪里有机会原谅你。  

陈逊心里闪过这个念头,对于接见外国使臣的兴趣已经耗尽。  

“他金国可以硬,我陈家军为何就不能硬了?”  

说完直接端茶喝水,周围的亲卫见状,直接将还要求情的高丽使臣架了出去。  

“父亲,这可如何是好。”年轻人朝着王翰问道,一脸焦急。  

“莫要慌乱,事情还没有糟糕到无法挽回的余地,我们现在不还活得好好的,说明还是有的谈的。”王翰整理了一些被架褶皱的衣服,面上从容淡定。  

“可是,我看那陈逊不是善茬啊!”年轻人还是非常担心。  

“之前那些金人不也狠厉,我们高丽国不还是应付过去了。再往前看,大唐不够强盛吗?万朝来贺!现在呢?大唐何在?我高丽呢?”王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副胜券在握的神态:“高丽立国二百余年,中原大陆政权交替不断,唯有我国长盛不衰。所以说,就算金国亡了、陈家军亡了,我们高丽国也不会亡。”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陆政权的混乱、交替给了高丽国相当高的自信。  

在事大国策指导下,高丽国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契丹(辽朝)、金朝称臣。  

连续二百多年稳定的政权,让高丽人认为,金国、陈家军必然也会像之前这些国家一样,最终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而高丽国,必将万世传承。  

“就这么放他们走了?”贾涛有些好奇的问道。  

按照陈逊之前对待使臣的手段,照例王翰等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不一样了,等军政府收复了河北诸路,就有了立国之本,到时候作为一个国家,对外来使臣还是得有基本的礼遇,这事关我们的形象,不能像之前那么意气用事了。”陈逊稍显无奈的回道:“就从高丽国开始吧。”  

成为大国就得经受这些限制,总不能像后世美国一样不要脸皮吧。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王道、有霸道,可就没有无赖道,陈逊可不能给先人丢脸。  

“立国?都督打算把国都立在哪?”贾涛的好奇心立即被转变。  

“说这话还早,现在我也没有什么目标。”  

“若是在河北的话,我觉得燕京不错,那里有海河平原,水路便利,距离渤海不近不远,四季分明,刚刚好。”贾涛直接开始建议。  

神了,竟然看中了后世的北京。  

不过陈逊并不看好这里,若是新建国家的版图限制在后世的国家地图上,燕京确实比较合适,差不多居于中间位置,还可以利用海运便利。  

但陈逊的野心可不止这一点。  

东南沿海那么多的土地,南亚也不小,后世印度以中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养了同中国一样数量的国民,还能够出口粮食,可见这片土地有多肥沃。  

“你吃了吗?”从古至今,华夏人对于饥荒的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