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女生文学)  

朱高炽知道他说服不了朱高煦,老二就是个沙场走出来的人,和父皇一样,崇武,要不然如何得到那么多武将的支持。  

朱高煦也知道他怎么说都是废话。  

就老大这身子,你让他如何领略武将的快意,也只有文了。  

历朝历代,其实都有一些轨迹可循。  

比如宋朝建国,宋太祖早些年也是能征善战的,后来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担心以后大宋出现第二个赵匡,于是崇文。  

于是乎宋朝的历代君王,没一个能打的。  

当天子都不喜武,民间自然不崇武,而要武艺大兴,则需要等山河动荡——乱世武将盛世文臣,就是这么来的。  

而一个崇武的帝王,所以推崇文的。  

远的不说,就说太祖朱元璋和父皇朱棣,都是崇武的帝王,但治国之后也没有一味的穷兵黩武,依然推广文治,《永乐大典》就是明证。  

楼梯间本来很大。  

不过有朱高炽这个大胖子,于是乎就显得有些狭隘。  

仅仅是爬了个二楼,朱高炽已经气喘兮兮,哪怕是刚化了雪,也出了一身的大汗,搀扶他的那名身材欣长三十出头的内侍,也几乎累瘫在地。  

朱高煦和朱高燧看得一阵厌恶。  

就这德行,也配为天子仪态?  

嫌不够丢咱老朱家的脸么。  

然而事实却是只要今后没有大的意外,这个极度臃肿肥胖的男人,就会登上大殿坐上宝座成为九五之尊。  

朱高煦眸子里闪过一丝阴冷。  

没有意外?  

那我和老三就不能给你们制造一点意外么,真以为这天子宝座这么容易坐上去,你又不是建文,不经历风雨的宝座,岂能稳如泰山。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人落座。  

纪纲和那名内侍一左一右站在朱高炽身畔——锦衣卫不仅保护天子,也得保护太子,这是陛下今日下的旨意。  

当然,锦衣卫平日里是没多少人去管太子的。  

东宫有自己的护卫。  

王谦、庄敬、李春三人站在门口,再有两名护卫守着,检查来往端菜的火锅店跑堂,安防措施不可谓不严密。  

黄昏和卞玉楼进去之后,陪坐下位。  

片刻后有人端上锅底。  

众人一看都有些讶然,朱高炽不解的问道:“这锅当中分一下是什么意思,两边的颜色也不一样,味道不一样么?”  

黄昏解释道:“咱们南方人,现在还不太适应吃麻辣,所以这是我独创的鸳鸯锅,一边麻辣,一边用大骨高汤。”  

朱高炽呵呵一笑,“何止南方,北方也不吃麻辣啊。”  

黄昏摇头,“西南那边喜欢吃。”  

朱高炽一愣,“有吗?”  

黄昏也愣住,旋即醒悟过来,蜀中那边喜欢吃麻辣,是因为那边盆地之中湿气大,辣椒传过去后才渐渐流行吃麻辣的,现在蜀中那边还没有麻辣的菜系。  

干笑两声,“会有的。”  

恰好跑堂的端来各种菜品,毛肚、羊肉、牛肉、鸭肠、鸡翅、血旺、豆腐…一应俱全,大碟小蝶的,看得众人是眼花缭乱。  

吃个火锅,竟然这么多讲究。  

不过所有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朱高炽端坐,看向朱高煦和朱高燧,咳嗽一声,“老二,老三,今天这火锅能好好吃不?”  

朱高煦笑了笑,“臣弟倒是可以好好吃。”  

看了一眼黄昏,“就是不知道黄部长允不允许臣弟好好吃一顿火锅了。”  

黄昏哦了一声,“汉王殿下这是要折煞微臣了,您能莅临,是我三元火锅的荣幸,哪能不让你尽兴,如果真不尽兴,那也是别人的问题。”  

说完看了一眼纪纲。  

纪纲哼了一声。  

朱高炽回首,“指挥使,要不坐下一起吃?”  

纪纲立即弯腰,“微臣不敢。”  

朱高炽也没执拗,对朱高煦、朱高燧、黄昏和卞玉楼道:“那咱们就吃着走?”  

黄昏起身,“微臣给殿下拌蘸料。”  

朱高炽颔首。  

黄昏一阵操作猛如虎,将朱高炽的调料放好,然后坐了回去,对朱高煦和朱高燧道:“两位殿下自便了哈,可以学我刚才的操作。”  

朱高煦和朱高燧没理,端着手中的精致瓷碗摩挲了一阵,笑着点头这点事情外面自己来就行,黄部长你忙你的,说完各自忙碌。  

别说,久闻大名,两兄弟对这麻辣火锅还真有那么一点期待。  

站在朱高炽身后的内侍不动声色的端起朱高炽的碗,拿起银针往里戳了一会,没发现问题,朱高煦一见,将碗递到那内侍面前,“给本王也检查检查。”  

朱高燧一见,哪能少了我,“本王也要检查。”  

那内侍不敢怠慢,急忙检查。  

黄昏:“…”  

难得去管这两兄弟要搞什么幺蛾子,自顾自的给自己烫上了毛肚,望着锅里沸腾的锅底,思绪飞转——纪纲到底要在什么地方下手?  

思前想后,没觉得哪里有问题。  

卞玉楼咳嗽一声。  

黄昏这才惊觉毛肚都要烫老了,急忙从锅里抬起来,放到碗里一搅和,正准备往嘴里放,却听得朱高煦道:“这银针变黑是什么意思?”  

黄昏心里一咯噔。  

内侍脸色大变,“汉王殿下,你碗里有毒!”  

朱高炽震惊莫名,“什么?!”  

朱高煦啪的一下将碗拍在桌子上,怒视朱高炽,“皇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