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北元太师的担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辉祖大吃一惊,“陛下说了?”  

黄昏点头。  

说了。  

有旨意,送到独石关的旨意就在自己怀中,此刻还没到亮出来的时候。  

朱棣下达到边关的旨意,表面上没有提及到宝庆公主一个字,只是说了那五百将士的牺牲,每一道到边关的旨意中,都有一句:不枉儿郎青血。  

黄昏一度怀疑,这才是真正的朱棣。  

朱棣是宠溺宝庆公主没错,但你要搞明白一个是事情:朱棣是一个一生征战的君王,是一个死在马背上的千古帝王。  

对宝庆公主的万般宠溺,也赶不上君王对天下,对将士的炽热之情。  

所以宝庆要救。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鞑靼明白,大明不可欺。  

老子不出关来打你们就算了,你们还敢在我大明的门口搞这些幺蛾子事,还敢让我五百儿郎埋骨他乡,不能忍。  

不能忍怎么办?  

血的牺牲,那你们就要付出十倍于血的代价!  

就这么简单。  

但同时朱棣又是一位皇兄,在家国大利益和颜面之下,他需要黄昏去把宝庆救回来——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但有轻重之分。  

想到这黄昏压低声音对徐辉祖道:“实际上我和陛下也有个想法,反正明年就要出征漠北,想办法把漠北这三万人留在榆木川,永远回不去故土,明年的出征,我大明雄师又要少许多的伤亡。”  

宝庆被俘,是坏消息。  

但也是好消息。  

好消息是鞑靼这三万人暴露了行踪,如果在三天内他们还没撤回草原深处,那么他们就别想撤回去了,朱棣不允许,大明不允许,我黄昏大官人也不允许。  

三万人,要么死,要么…  

加入蚍蜉义从!  

以前的朵颜三卫就是这么来的。  

草原深处,旌旗飘飘。  

王帐之外,站着一位四十来岁的读书人,穿着大明的青花儒衫,面目儒雅,虽然还没到深秋,但草原寒凉,不过这读书人却拿了把折扇意思意思,端的是风流倜傥,尽显读书人的潇洒之气。  

很是迂腐。  

他叫吴笙游,有个比较接地气的真实名字:吴小四。  

是大同人士,参加科举屡第不中,回到故乡办了个私塾,靖难之前,鞑靼数次南下侵扰边境,吴笙游因缘际会成了阿鲁台的军师。  

如今在鞑靼是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  

之前大明驸马梅殷在福建叛乱,吴笙游就建议阿鲁台趁机南下,虽然没讨着好果子吃,当北元太师阿鲁台还是对他信重有加。  

吴笙游的眼光没问题,那一次没捡到漏,是朱棣太强大的缘故。  

王帐撩开,年纪已经不小的阿鲁台脸色铁青的走出来,眼眸之中满是杀意,对在王帐外等候的谋士吴笙游道:“回去。”  

吴笙游没有吱声,阿鲁台要说的话,迟早会说,不用自己问。  

果然,上门之后,阿鲁台故意等了一下,等着吴笙游和他一起回部落,并骑而行时,阿鲁台咬牙切齿的道:“鬼力赤派了三万人去榆木川,想等入秋之前,找个机会越过长城去大肆抢劫一番。”  

吴笙游笑道:“太师着什么急,这不是正常操作么?”  

阿鲁台怒道:“你可知是谁在率领这三万人?”  

吴笙游想都不想,“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马哈丹,鬼力赤的用意,其实很是昭然若揭了,若是能成功抢点东西回来最好,若是出点岔子,受损的是太师您的势力。”  

马哈丹,是阿鲁台的儿子。  

是阿鲁台麾下最骁勇善战的猛将,历来有鞑靼第一勇士之美誉。  

阿鲁台哼了一声。  

鬼力赤不听话了。  

他真以为成了可汗,就能凌驾于我这个太师了,想多了,我能让他当上可汗,我也能让其他人当上可汗,没有我阿鲁台,他鬼力赤屁都不是。  

吴笙游继续道:“话说回来,三万人去抢一点东西,又不是要和大明正儿八经的打仗,在鬼力赤大汗看来,似乎很是合理,不过他确实愚蠢。”  

这人就是个愚夫。  

这个时候你去惹大明作甚,好好的当你的可汗不香吗,你竟然敢去惹朱棣。  

你怕是不了解朱棣是个什么样的人。  

别人当燕王的时候,就压得你漠北这边喘不过气,现在当了大明天子,手上有更多的兵力和权力,要收拾漠北更简单了。  

你说你去惹朱棣作甚。  

咱们载歌载舞,烤牛烤羊吃得满嘴油腻喝着奶茶马奶酒,这日子过得不惬意吗?  

有一说一,吴笙游从没想过鞑靼还能如当年的蒙古一样,继续南下侵占整个中原王朝,在鞑靼这边能继续享受歌舞升平就算是好事了。  

毕竟现在的中原王朝是大明,不是大宋了。  

所以吴笙游只想在鞑靼这边享受美酒美人。  

没有绝对机会,他压根不会想起让阿鲁台出兵南侵,最多也就是趁朱棣忙不过来的时候,去关内抢点美酒、粮草和美人之类的。  

打仗?  

还是别了。  

打赢了固然好,打输了的代价,鞑靼承受不起。  

阿鲁台怒道:“可不是愚蠢,真以为朱棣还是个疯子燕王?现在别人是永乐帝王,现在大明的北方边关固若金汤,连徐辉祖都在居庸关,可想而知。”  

吴笙游叹道:“太师,别忘了一件事,我们安插在关内的谍子和细作,在一段时间内陆续被拔出,根据传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