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房地产行业的萌芽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郭资,黄福两位行部尚书带着黄观和另外一位行部侍郎来到王府,行礼之后,郭资面容平静的说陛下有事情吩咐。  

因为黄福刚到,所以一切事情还是以郭资为主。  

朱棣问道:“皇城修建后,周边的坊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另外,迁民之后顺天城规模会扩大,关于之后大概会修建成什么样子,你们可曾规划出来?”  

这其实是个大工程。  

一般来说,是工部那边的人专程负责,只不过工部的人来到顺天后,也得听行部的话,一句话,顺天这边的所有事情,除了兵部、五军都督府和锦衣卫之外,其他部门都属于行部管辖。  

郭资立即答道:“回陛下的话,已经规划出来了,不过按照我们的规划,大概要二三十年间,这些坊子才能填满城池。”  

这一次北平改名顺天升行在,连城墙都扩了。  

据说是黄昏建议的陛下。  

朱棣略微问了一下情况,郭资早就烂熟于心,一一作答,行部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修建皇城扩大顺天城。  

朱棣频频颔首。  

不得不说,郭资这个行部尚书当得还称职。  

然后问黄昏,“你想要哪些地方?”  

黄昏听了个一脸头大,他哪知道那些地方在哪些方位,弱弱的问郭资,“郭尚书,可有规划图?”  

郭资摇头,“有,但属机密。”  

朱棣大袖一挥,“着人取来。”  

郭资无奈,只好让另外一位侍郎去跑一趟——黄观刚来,和郭资不熟悉,郭资也不好意思使唤,免得说他压迫新人。  

朱棣赐茶赐座。  

黄昏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必然要触及到权贵集团的利益,所以得把权贵集团拉进来,才会减少阻力,比如刚才,如果郭资铁定心不给自己看规划图,他就能拿出朱棣也无法辩驳的理由来。  

所以得把这两位尚书和另一位侍郎也拉进来。  

于是给朱棣使了个眼色。  

朱棣秒懂。  

这对君臣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有默契了。  

朱棣笑着问道:“两位尚书可曾在顺天添置宅邸了?”  

郭资和黄府对视一眼,陛下这什么意思。  

我们哪敢添置宅邸。  

搞不好什么时候就被你调离顺天,去地方或者回应天都有可能,添置宅邸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还不如租赁。  

于是直说。  

朱棣看向黄昏,黄昏立即接口,“两位尚书,下官这里有个事,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兴,是这样的,因为顺天是行在,是陛下的龙兴之地,以后在咱们大明版图的战略意义会越来越重大,所以此地必须得发展起来…”  

如此这般一说,郭资和黄福终于懂了。  

暗暗惊心。  

黄昏这是明显的在利用他的权势和陛下对他的信任赚钱,陛下竟然容许?  

转念一想,刚才陛下不仅容许,还在配合。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陛下恐怕也参与了这件事,甚至没准这就是陛下的事情,黄昏不过是被陛下推到台面来主持这件事而已。  

既然连陛下偶读掺和,证明这事肯定赚钱。  

郭资和黄福不是贪官。  

但能够在陛下允许下光明正大的捞外快,这谁不愿意啊,于是郭资弱弱的问道:“黄指挥,我们可以拿多少钱来入伙?”  

黄昏笑了起来,“多少都行,只要不是十万八万都可以,毕竟我时代商行也就只拿得出这么多钱来,你们要是比我拿的钱多,我岂非要听你们的。”  

话一说完,觉得不对。  

尼玛,交老底了,大明这个时代的人应该不懂股份制才对,就算自己钱少他们钱多,他们也还是会听自己的。  

但是朱棣却眼睛亮了,暗暗腹诽,好你个黄昏,你时代商行也就那么点钱,你还好意思喊我出个十万八万,还做不了主。  

关键是老子还要利用天子权利给你地皮,给你关系。  

扎心了。  

郭资和黄福对视一眼,本能觉得,这事投钱越多赚的越多,可两人又不好意思说我出几万两什么的,当着陛下的面这么说,找死不是。  

你们那点俸禄才多少钱,能轻易拿出几万两来?  

尽管朱棣心知肚明。  

当尚书的,那是属于国家顶层建筑中的顶层十几个人之一,几万两还不是毛毛雨,但心里明白一回事,你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于是两人都没开腔。  

黄昏懂了,笑着说入伙这事属于商业机密,等下我和两位尚书分别私谈。  

朱棣没吱声。  

郭资和黄福看朱棣的神色,知道陛下没意见,于是长出了口气,同时又暗暗感激黄昏,救他们俩于水深火热之中,慌不迭应好。  

有了这个小插曲,接下来在规划图,黄昏挥斥方遒,用手指点着这里这里那里那里,一连圈了十多块地皮下来,郭资和黄福也没吱声。  

有钱赚,又不违背自己公事原则,傻子才反对。  

既然要了地皮,自然是商讨黄昏应该给行部拿多少钱来买这个地皮了,趁着陛下也在,郭资索性就直接开价。  

这玩意儿以前没有过,顺天作为行在,地皮也贵,肯定要高于城外的良田,郭资毕竟是行部尚书,还是想着国家利益的,于是开出的价格略有偏高。  

黄昏哪里知道行情,就算知道了也没多少意见,赚的回来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嘛,免得别人说闲话,说行部这边贱卖地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