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日我若为青帝(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高煦刚打定主意,就听见书房院子门被推开,旋即听到了老三火炸炸的声音,“二哥,二哥,父皇他看不惯我们兄弟俩,觉得咱俩碍着他老人家的眼了,要把我们撵出京畿,你难道就甘心接受吗!”  

朱高煦看向靳荣。  

靳荣轻笑,“来的正好,有三殿下一起,留京一事,把握大增!”  

在靳荣求见朱高煦之前,朱高燧的王府,早早的就有一场密谈,参与者依然是朱高燧的几个心腹:幕僚胡永兴、顾晟,以及钦天监官员王射成。  

嗯,因为封王,顾晟顺理成章的成了赵王府长史。  

胡永兴也有个小官。  

不大。  

但在赵王府中,仅是屈居于顾晟之下。  

顾晟还是一副讨打的皮肉笑脸,率先说道:“按照我们的分析,确实是大殿下成为了储君,这件事虽然我们达成了目的,但不得不警惕。”  

胡永兴点头,“确实,这一两日我仔细捋了脉络,好无疑问,流言的事情应该是二殿下和纪纲搞的鬼,但黄昏却能利用这个流言主动布局,最终全盘大胜,成功把大殿下推上储君之位,谋划之惊喜,行动之严格,眼光之高远,令人叹为观止。”  

王射成颔首,“确实惊艳。”  

朱高燧心情有些忧愁,“话是如此说,老大是成功成为太子了,可我和老二一样,都得就藩,这可不是个好事。”  

顾晟乐道:“殿下您不想就藩,难道二殿下就想就藩?”  

朱高燧一愣,“你的意思是…”  

胡永兴道:“没错,确实应该如此,离开京畿的话,虽然也有好处,但弊大于利,还是应该想办法不去就藩,而这个突破点就在二殿下身上。”  

朱高燧懂了,“等下我就去找老二。”  

老二带头。  

我朱高燧么,虽然也受父皇喜欢,但就藩一事影响很大,若是成功留京畿,注定是要写入史书的,后人看着不好。  

老子朱高燧还是要面皮的。  

所以这个“好名声”还是让老二去。  

反正他现在最急。  

朱高燧完全能理解朱高煦的心情:本来是最有望储君的人,而且父皇还说过“勉之,世子多疾”这种话,结果忽然间储君没了。  

这种心情落差可想而知。  

顾晟笑着道:“确实要去找二殿下,而且殿下您到了之后,一定要煽风点火,这件事如果留京成功,也要让陛下在心中对二殿下有点芥蒂才好,提前为将来的事情布下一条小的导火线。”  

朱高燧笑道:“这个我晓得。”  

又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要选择何种态度面对这个局势——我是说留京成功的话。”  

顾晟笑说:“看热闹就行。”  

反正大殿下是太子已成定局,不见陛下最近已经在给大殿下挑选太子属官了么,就等着内阁、吏部那边送上名录批复了。  

如果朱高燧和朱高炽留京成功,朱高煦和朱高炽之间就会有一场漫长的勾心斗角,最后斗个两败俱伤,没准反而是悄无声息的朱高燧捡了落地桃子。  

胡永兴忽然道:“不能只看热闹,现在大殿下成了太子,势力势必大增,二殿下将长期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坚定的站在二殿下那边,让他更有信心去争夺储君之位,但是我们又不能冒头,免得吸引了太子爷那边的注意力。”  

话很少的王射成颔首,“此言极是。”  

朱高燧起身,“那就这么定了,至于如何做事,我心里清楚,反正这些年也没少跟在老二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助威,大不了我再当几多年的走狗罢。”  

顾晟依然在笑,心里却很欣慰。  

如此隐忍,当可成大事。  

胡永兴也是叹服。  

这也是他愿意死忠朱高燧的原因,别看呼声最小,须知陛下其实很喜欢三殿下,而三殿下又有如此隐忍心性,丝毫不比大殿下差多少。  

只要机会到了,储君未必无望。  

朱高燧笑道:“如果没事,那我这便去汉王府?”  

顾晟和胡永兴对视一眼。  

由顾晟说道:“还有两件事,第一件事和我们关联不大,就是五军都督府的眼线传来消息,云南沐王府八百里加急快报,八百大甸侵犯边境,断了贡使,这个事看起来不大,实际上有可能影响深远。”  

胡永兴附和道:“对,这事很可能会导致沐家在云南的进一步坐大,尤其是安南如今胡闹得厉害,陛下的意思很可能是要对安南用兵,到时候西平侯沐晟可能会得重用,我觉得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先和沐王府打好关系,比如这一次的八百大甸进犯边境,殿下你在朝会上,一定会大力主张让沐晟去平叛,并且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要全力支持云南。”  

朱高燧笑道:“这个没问题,说几句话的事情而已。”  

他心里其实明白,没有这么简单。  

帮沐晟说话,风险很大。  

毕竟父皇一直在徐徐削藩,鬼知道会不会针对沐晟,此刻帮助沐晟说话,又助他平叛得军功的话,将来削藩到沐晟了,就会被牵连。  

所以顾晟和胡永兴才会提出这件事来,就是等他决断。  

既然朱高燧决断了,顾晟和胡永兴也不反对。  

有舍有得。  

要想得到沐晟的支持,就得付出。  

争储,本就是一场豪赌。  

顾晟继续道:“还有件事,经过我们的人秘密查探多日,得到一个模糊的线索,似乎纪纲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