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还是太年轻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朱棣颔首,“可有详细计划?”  

因为史官在侧,朱棣和道衍说话也不好再随意,毕竟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后人会看到,因此在言辞方面,官方了不少。  

道衍思索片刻,“现在城流传,表面上看,不太好查,但究其根源,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动用锦衣卫,城彻查和梅殷、叛逃京营三卫有关系的人,再让刑部配合应天府衙,城搜查不明来历的人,应该能追溯道谣言之始。”  

朱棣颔首,“善。”  

这个动作很大,整个京畿的运转,都将围绕着这个动作,至于平叛、削藩一事都得暂缓,连等两天后的上元灯会,都得停办。  

有风险了。  

如果今年继续办上元灯会,很可能出现昨年那样的事情,甚至更上层楼,出现暴乱也不可得知,朱棣不是很愿意冒这个风险。  

纪纲插嘴道“岂非正如了梅殷之意?”  

朱棣叹气,看了一眼史官,示意但记录无妨,道“这本来就是梅殷的阳谋,他藏匿行迹,此际大概已经快要抵达福建,但他策谋伪政权的建立需要时间,所以他留下了这么一手,这是个阳谋,然而我们只能被动接受。”  

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  

朱棣冷笑了一声,京畿这边是要花费一段时间来破这个谣言,但是已经笃定让藩王成为平叛的主力,所以自己只需要下几道旨意,让各位藩王开始调兵,到时候让朱高燧去会和就行。  

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也就几日时间。  

话说回来…真以为大大请藩王吃饭,是为了叙亲情?  

永乐大帝朱棣,早就做了准备。  

在他和黄昏商讨之前,已经在大大的宴席上,给各位藩王打了预防针,藩王们如今虽然没有了朵颜三卫那样的力量,但平叛的兵力还是能凑出来的。  

想到这,朱棣立即对纪纲道“锦衣卫除留下大内必要防护人员之外,其余人尽数出动,城侦缉,赛哈智在前几日回了西域,他麾下的南镇抚司调给指挥佥事李春指挥。”  

纪纲立即领命。  

朱棣又道“着朕旨意,锦衣卫但凡调查到和梅殷、叛逃京营三卫有关系的人,不需要抓回诏狱,就地当众审问。”  

纪纲再次领命。  

朱棣又对狗儿道“传旨应天府衙及京畿各县衙,配合刑部,城各大坊子清查外来人口、不明身份的人口,一一在册,一一审问。”  

补充了一句,“当众审问。”  

狗儿立即要跑。  

被朱棣喊住,“再传朕旨意,京畿各县衙、应天府衙,以及相关有司,筹备上元灯会一事,不可荒废,上元灯会必须如期举行。”  

风险?  

我朱棣会怕?!  

我就是要告诉天下人,区区一个谣言,能奈我朱棣何,就算你梅殷胆敢再次利用上元灯会,我朱棣接招便是。  

又对狗儿道“传旨意天子各亲卫,除抽调人手配合锦衣卫外,再抽调人手做好上元灯会的安防预控,若是今年上元灯会再出现去年的事情,让各卫镇抚、指挥使提头来见朕。”  

朕治下,绝不会出现第二次上元大火!  

狗儿急忙跑去宣旨。  

纪纲也急忙出门而去,他意气风华,这是他大展身手的时候,黄昏被这个谣言困住,纪纲就要表现,用行动告诉朱棣,我才是陛下你最能信任的臣子。  

黄昏?  

他除了给你带来各种麻烦,有个屁用!  

朱棣沉吟半晌,对道衍道“接下来还应如何应对?”  

道衍欲言又止。  

能做的也就这些了,这是一场看不见烽烟的博弈,朱棣赢了,基本没有战利品,而梅殷赢了,就是为小朝廷的建立争取一些生存的时间。  

朱棣起身,对门外的小太监道“宣朕口谕,原南镇抚司镇抚使、恩赐同进士黄昏,因清凉山刺驾事件获罪入诏狱,经锦衣卫南北镇抚司联查,此事系人陷害,即日免罪,并擢升为南镇抚司千户。”  

又道“再宣朕口谕,宣黄昏夫妇,于坤宁宫,陪朕、皇后共用午膳。”  

小太监欲要去宣旨。  

朱棣想了想,喊住,“再去宣朕旨意,上元灯会,朕将携皇后出游,与民同乐,着令有司加强安防,制定巡游路线。”  

小太监这才去宣旨。  

这无形之中可以让谣言不攻自破。  

不过为了稳妥。  

还是要查出谣言的来源,两边对证之后,这件事才不会留下后遗症,要不然史书记载下来,后人还不知道会怎么看待自己这个大明天子。  

没准后人的民间野史,写着写着就成了我朱棣昏聩,被黄昏蒙蔽了,所以面子工程要做,谣言也要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朱棣看向道衍,“你先前欲言又止,说吧,别卖关子。”  

道衍缓缓道“去岁上元大火,今年梅殷叛乱,如今又有宵小泼秽天家,民间百姓怕是多有猜疑,微臣在想,若锦衣卫那边劳而无功,还有一计可以消除这个谣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朱棣哦了一声,道“是罪己诏么?”  

摇头,“这不可能。”  

朕没错,从靖难开始就没错过,现在不会错,将来也不会错!  

没错,为何要发罪己诏?  

就算锦衣卫劳而无功,朕也能让这个谣言不攻自破。  

道衍叹了口气,罢了。  

旋即摇头,“这件事后,黄昏的仕途怕是要受影响,陛下怕是要想个法子保护一下他。”  

黄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