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主殿下,我想当驸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国子监附近。  

黄昏和王振对坐,叔父黄观去了高贤宁的居所,两个大明天下的才子,直到今日也没出仕,境况其实差不多。  

当然,没出仕的原因不同。  

高贤宁是还没有机会。  

黄观则还是没有放弃心中的忠君思想——其实也差不多了,当日在应天城外看到的那一场叛乱之战,对他感触极大。  

靖难之战中,那些奏章中的伤亡,对黄观而言,其实就是一串数字。  

这是他作为读书人的局限性。  

但是现在,那些伤亡不再是数字,而是活脱脱的人命。  

所以黄观心中多少有了些转变。  

他终究是读书人。  

忠君之外,亦心系社稷苍生。  

接下来只需要再发生一些事,触及到他灵魂,让他明白,大明天下的亿万百姓,比他心中那个朱允炆一个人,更为重要。  

他大概就能从忠君的儒家禁锢中走出来。  

这当然有巧合。  

但也是黄昏希望看到的。  

王振的伤势已经好了许多,近来跟着高贤宁读书,让这个扇面渡驿卒的眼界开阔了很多,俨然之间,少年王振的心中,有了那么一丝雄心壮志。  

而不再是个人的富贵荣华。  

王振的疯娘在院子里的水缸畔坐着,盯着水缸里的那朵睡莲呵呵傻笑,又或是去拨弄一下水面,吓一吓水中的鱼儿。  

王振和黄昏对坐,目光落在疯娘身上,很是温柔。  

黄昏也是感触万分。  

世间,终究还是有情为大,厂公王振,在他还没成为厂公之前,对疯娘的这一番赤子之心,着实让人动容。  

当然,也可能这个王振不是那个王振。  

道:“生活方面可有不如意?”  

王振是郑和的人。  

但其实现在境况很奇怪,王振既听郑和的话,也听黄昏的话,郑和对此睁一眼闭一眼,大概属于投桃报李——下西洋一事,便是黄昏为他说话。  

黄昏也不蠢。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供着高贤宁,也没忘记给王振拿钱。  

所以,说什么是士为知己者死。  

还是钱和权说话。  

有钱,你说的话才管用,有钱和权,你才有让士为你而死的人格魅力。  

王振笑了笑,“有郑大监和您帮扶,一切都还好。”  

周围乡邻,没有人再敢追着疯娘打骂。  

也再没腌臜泼皮,敢把疯娘往角落里拖,周围人士,对自己母子二人,多有敬畏——这都源于内官监郑和和黄昏多次派人送钱。  

郑和派的是太监来,黄昏派的是苟布等锦衣卫。  

又是太监又是锦衣卫。  

周围的人再傻,也知道这对母子不是他们可以惹得起的主。  

黄昏颔首,喝了口茶,“读书可还好?”  

王振想了想,认真的道:“高先生说的没错,我没读书天赋,想要科举中第,大概是一辈子的奢望了,但我也不会放弃读书,因为我发现,读书能让我明白很多道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王振不这么认为。  

他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师父教的功夫。  

但他确实不想放弃读书。  

很多道理,书中才有。  

黄昏点头,“确实不要放弃读书,就算不能科举中第,也要看书充实自己,但是我有个忠告,关于读书,要明白另外一个道理。”  

王振笑着,“洗耳恭听。”  

黄昏轻声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王振心中一动,结合他知道的一些事情,他知道,黄昏不会突兀的来这么做人生导师,一定是有事情,于是认真的道:“请吩咐。”  

黄昏大乐。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一样,笑道:“今年有两件大事,当务之急是平叛福建,这个看似很复杂,其实不难,梅殷之殇,时间问题而已。”  

王振立即接口道:“第二件大事是削藩,还是下西洋?”  

其实是三件。  

但黄昏说只有两件,那么剩下的这件事应该是削藩和下西洋二选一,这两件事符合行万里路的,大概是下西洋。  

削藩这种事,黄昏用不上自己。  

黄昏大笑。  

王振确实聪慧,工于心计。  

道:“下西洋,我会去给郑大监说,让他下西洋的时候带上你。”  

王振懂了,“我会保护好时代商行的商船。”  

黄昏放下茶盏,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累,你刚起头,他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了,起身,“我要回府了,此刻陛下和徐皇后应该已经到了我府上,带上你家疯娘,随我去吃饭罢,不用担心扰驾,你娘虽然有些疯癫,但她终究是你娘,若是真的扰驾了,罪名我一人承担。”  

王振愣住。  

旋即起身,对着黄昏做揖,一揖到底。  

他真的服了。  

黄昏这一番话,没有丝毫做作,而且王振看得出来,黄昏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尊重他的疯娘,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黄昏这也是在为他铺路。  

这个时候见天子皇后,意味很大。  

前几日在婚礼之上保护了徐皇后,还没得到奖赏,今日只要去见到朱棣和徐皇后,奖赏必不可少,不管是钱财和是官职,他王振从今日起,就要走入那个圈子了。  

而他还只是个少年。  

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黄昏确实尊重王振的娘,原因不是因为王振对他有用,而是当日王振跟随着郑和去福建之前,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