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因果渐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一样,主要是怕日后接引见到会怀疑自己。  

国字脸,刀切斧削!介于少年与中年之间,稍显稚嫩,却掩盖不了身上的王霸之气!  

“此乃天罡三十六道家神通:胎易化形!可变化世间万物!比普通的化形,不知强了多少倍!是能得到远古神兽的精血,将它练入此神通中,再次变化后,除了境界外,就等于换了一个种族。强大的不可思议!”  

虎妈妈眼前一亮,开口说道:“好神通!真的是好神通,可是我不会啊!”  

“这都是我的错,我没有考虑到,你这么快就想化形了!我这就将天罡三十六神通与地煞七十二术神通,都交给你!虽然我传了你这么多,但是你挑几个神通修炼就好,没有几个元会的时间,恐怕不能全部将其修炼圆满!”  

虎妈疑惑的说道:“什么是元会?”  

张文远一拍脑袋,摇摇头后说道:“一言两言说不清楚,你谨守心神,我将这些信息全部传输给你!”  

虎妈点点头,闭上眼睛等待。  

张文远将天地开辟后,各种修炼常识,天地间的势力部署,各种神通介绍等等,打包的塞进了虎妈的脑海。  

虎妈只觉得脑袋一疼,无数的讯息出现,随后眼前一黑,就昏了过去。  

张文远心中一惊,查看一番后,便不再理会。  

恢复成虎身,回到一块硕大的石头上,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老虎属于猫科动物,没有比恢复成原形睡觉更舒服的了。  

第二天,虎妈苏醒过来后,一直用复杂的眼神盯着张文远。  

似乎觉察到了注视,沉睡的张文远睁开了眼睛。  

“母亲!你瞅啥?”  

“你…真的是我亲生的孩子?”  

“开玩笑,我可是走过六道轮回的,走的合法程序才降生到这个世上!你亲自生下我,又看着我长大!我不是谁是?”  

“你的这个情况怎么这么像夺舍?”  

“额…,这样跟你说吧,我乃开天辟地时,便已出生,与人争斗,结果损落了,只剩下孤魂,我又不想修鬼仙,后来六道轮回建立,我计划了无数年才躲过了天道的层层查探,最终跳进六道轮回,然后我就出生了!嗯…,就是这样。现在你明白了吧?”  

我妈妈心中一松,点点头说道:“这么说来,你真的是我亲生的!只是没有喝孟婆汤而已。”  

张文远连忙点头,说道:“对对对,你理解的一点都没有错。”  

“…!”  

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也不知道虎妈怎么想的,自从传送信息之后,便每日勤修不勉,以前没事还出去打打兔子,现在这些事都是张文远在做。  

岁月悠悠,九百多年就这样过去了。  

张文远端坐在山顶的身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慢慢的在洞窟中一点点的显影。  

正是:立地无影。  

三十六天罡中,关于阴影法则的一篇神通。  

看着虎妈依旧在不停的变换,所看到的一切,张文远心中暗道:“快一千年了,纵然有修行的经验,可惜却没有修行的资源,这么久了,才修到天仙!虎妈也是只差一步才能踏进天仙境界!要不要出去转转?看下是否有机缘。让自身的修炼速度快一点呢。”  

张文远虽然心中如此想,但是苟习惯的他,不久又推翻心中的冲动。暗自下定决心,不修到大罗金仙,绝不出去。  

但是,虎在从家中坐,货从山外来。  

张文远所带的山脉,坐落在南部儋州的西边边缘。  

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双叉岭!  

双叉岭距离人族国家不远,有时候张文远能看到一些樵夫夫从山下路过,但是山高陡峭,却从未上山来。  

樵夫也知道山中有妖怪,因张文远与虎妈从未伤人,便也相安无事这么久。  

双叉领山下,有一座与世无争的小山村。  

村民大部分为猎户,樵夫,靠着双叉岭山脉吃饭。  

这天村外来了两个和尚。  

小山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两个外来人如同黑夜中举着灯火。  

看着在村中央默默念经的两个年轻和尚,以辈分论领导的村长,在村民的搀扶下,来到了和尚面前。  

“阿弥陀佛!”和尚合掌见礼。  

“见过两位行者!”老汉双手抱拳。  

见礼过后!  

“山村偏僻,不知两位行者此行有何事情?”  

小山村最怕遇到歹人,外来人过来,总要问清楚的好。  

两和尚上对视一眼,一个脸长耳垂大的和尚先开口。  

“贫僧从西方雷音寺而来,奉我佛旨意,一路降妖除魔拯救众生!敢问这位老者,这座山如何称呼?是否有山精野怪在内?”  

一听此话,老者连忙招呼村民行礼。  

“原来是从西面来的仙长,请恕老朽失礼!”  

说完,又是见礼。  

和尚摆摆手,说道:“无妨无妨,我佛慈悲,你等不知我俩是修士,如何怪罪?只管将此山的情况言明就好!”  

老者心中既敬畏又羡慕,闻言,开口说道:“此山脉叫做双叉岭,山中多毒虫野兽,倒是不曾听闻,有什么妖怪。哦…,我想起来了,我曾曾…祖上说曾经看到了一只大虫,我曾曾曾祖也看到了,然后我曾曾祖…!”  

“停停!这位老丈,你的意思说这山中有大虫,但是你从未看见,对吧!”  

和尚不耐烦的一摆手,打断了老者的话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