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掌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师弟,你也算武道之上惊才绝艳之辈,想必只有掌门的天赋能够比得上你。  

但你太过重视情谊,原本放弃了尹华,你也不至于落至此地,我们师兄弟之间完全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不是吗?”  

被太子的剑气斩成废墟的宫殿之内,猛然闪现一道浩大磅礴的剑势,如山厚重,推开太子的所有剑气,将他逼得接连后退。  

方浩然冲到半空,看向面前的太子殿下,只见对方刚才一番压制性爆发,已使双鬓皆白。  

他这也是拼上了性命啊。  

“原本听你讲述施政理念,提拔寒门,面对起义的百姓多以怀柔之策,还以为你是个开明的储君,现在看来,也不过是政治手腕而已。”  

太子冷笑一声,“药医不死人,而这天下,若是不姓梁,却要来何用?”  

方浩然深吸一口气,“站在你的角度来看,这么认为并非有错。不过…与我何干,我只是来取你的性命而已。”  

“以为掌握了浩然真意,就能稳胜孤?连精与气合都未曾修满,如何能与已经修至气与神合境界的孤相提并论!”  

说着二人再次临空对上,爆发全力的太子,他根基本就扎实,虽无剑势,但纯粹的实力却是要远胜方浩然的。  

硬拼方浩然两记浩然剑势,只吐了些血,却将方浩然的佩剑给一斩为二!  

待要一剑直刺,以数十道剑气锁住方浩然闪躲方位,取其性命时。  

方浩然仿佛提前做出了预判,将那数十道剑气先后刺出的顺序精准预判到位,卡着剑气出现的节奏,竟然毫发无损的躲开了太子全部攻击。  

并且双手各持一截断剑,居然再度拉近距离,来到太子身前一尺强行反击!  

双方此时都呈现禁术透支命源表现出的副作用,双目流出鲜血。  

一尺之内,太子手中长剑只能以剑柄反击,扎向方浩然的头部,方浩然双剑自肋下刺出。  

双方带着极为坚定的决心,互相命中对手!  

倒飞出去的方浩然头骨开裂,血流满地,太子双肋中剑,重创脏腑。  

两个人都跪立在地上,气喘吁吁的看着对方。  

太子终于收起了禁术,口里涌着血沫的看着方浩然。  

“复仇的滋味,很开心吧。”  

方浩然意识一片模糊,他在遭受剑柄攻击的瞬间,将所有真元都集中到了额头上,在太子剑柄砸到最大发力点之前,主动撞了上去。  

导致太子爆发的剑气没能入脑,而是被冲散了开去,只砸裂了方浩然的前额骨。  

正常人受此伤势,必然骨裂入脑,当场毙命。  

当方浩然以自身真元锁住额骨,令它没有刺入脑中,保得一命,却也受伤匪浅。  

他恢复意识后,站了起来,一步步走向太子,来到他的面前,拾起了太子的佩剑。  

太子全身提不起半点真元,他不像方浩然还有玉佩输入能量维持命源,实在是命源损伤巨大,再也无力反击,只死死盯着方浩然。  

方浩然以他的琼华墨玉剑,划过了他的喉间动脉。  

那一瞬间,太子看向了远方,眼中闪亮,“妖界…开了!”  

方浩然猛然回头,西北方向的天空,距离这里三百里以外的地方。  

忽然之间血气冲天,漫天的血气凝结成了一道不知多大的天门!  

随着血气凝聚,天门正在缓缓开启,内力涌出的妖气,即便是隔了几百里的方浩然都察觉得到。  

若是让妖界大门与此打通,妖族入侵,凡世将再无一处净土!  

就在这时,一道湛然如月光般的刀芒,自二重天外瞬间闪现进来,劈在天门之上!  

正在开启的天门竟一瞬间崩散消失,那漫天的血气也逐渐消融,再也感知不到其中的汹涌妖气。  

太子临死前露出惊愕的神情,“掌…门…”  

他双眼黯淡下去的瞬间,方浩然仿佛听到了梦碎的声音。  

时间拨回到方浩然与太子决斗之前…  

太行山上,四师叔解忧以一敌二,国师龙渊还好,最多只能形成牵制。  

但是那个罗先生,露出真身后,竟是虎煞!  

这并非是寻常的虎妖,而是有众多猛虎的煞气,吸收天地灵气后逐渐凝聚而成的妖物。  

那是天生妖灵,并非后天修炼而来的妖怪。  

所以相同境界下,要比寻常的妖怪更加强大,而且由于是天生而成,因此灵根相当于人类修仙者中的顶级灵根,修行进展极快。  

他虽才筑基巅峰,但实际实力已经堪比金丹中期的修士,纵是解忧领悟了情伤刀意,也只能勉强战之。  

再加上以一敌二,总要分神,是以只能带着高阳羽和贺凤鸣边战边退。  

哪知一退之下,朝廷围攻山上义军,产生大量血气、戾气、怨气。  

再被暗藏于太行山的禁忌法阵激发,将这些冤戾之气化为凶灵,对太行山脉上的人类生灵展开屠杀。  

又使冤戾之气更加浓重,层层递进。  

此时遭受围攻的解忧等人,即便是想去破阵,却因为被缠住,难以行动。  

最后只能眼见滔天血气冲天而起,形成妖界之门。  

一旦妖界之门成型,这些血气反贯山中,即便是内景境的强者都不可能抵挡得住。  

虎煞不仅打算献祭到山中所有人类,更包括他自己和全部同族,只为使妖界之门更加凝实,通道更加稳固。  

发现情况不对,意图逃跑的国师龙渊,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