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临街血战(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浩然手中可还捏着练长宁给他的符箓,被他改良后,虽然更加昂贵,却已经可以让他用元神之力激发。  

三张天雷咒引爆,不仅是飞剑与掌心雷被抵消,阻挡在余偃身前列好大阵的百战亲卫也损失不小。  

平白打出了一条口子,令余偃冲了进去!  

这些亲卫虽遭逢突变,但反应极快,旁边之人一部分赤手空拳的扑上,一部分连忙扔去长枪大戟,拔出佩刀抵挡。  

阵势之中掀出一片血浪,方浩然便踏着这片血浪,出人意料的突入进去。  

“拦住他!”雍王暴怒。  

雍王左右的修行者也震怒于方才攻击的失败,纷纷纵身而出,各施神通准备围攻方浩然。  

但是他的身影忽然凭空消失在了众人眼前,那些预备好的攻击尽数失去了目标。  

众人都茫然之际,天海阁中的一名修士立刻惊醒道:“此人以元神激发符箓,赶紧开天眼!”  

六名修士当即醒悟,开启天眼后,却见方浩然竟然舍却顾清风,直接冲向了雍王。  

“糟糕!保护雍王殿下!”  

六人再迅速退回,运功回冲之际,方浩然一道剑气射向雍王,反头便冲他们露出个鬼脸。  

而后竟然又反跳回来,一剑斩去了一脸茫然的顾清风的首级,而六名修士却刚刚退回到雍王身边。  

此番再被戏耍,即便是他们也都羞怒不已,雍王本身亦是修真者,这道剑气被他轻松拦住,但没想到方浩然算计的根本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坐骑,早有一枚带毒的暗器刺入了战马头颅。  

战马立时发狂,雍王只能格毙战马,跳下地面。  

这次再看向方浩然的眼神,便不再有暴怒,只有看死人一般的淡漠。  

六名修士领悟雍王的意思,纷纷冲向方浩然。  

方浩然退到混战厮杀中的余偃身边,激发一张隐身符给余偃,一掌将他往外推去。  

隐身符虽然无法逃过六名修士和雍王的天眼,但应对凡人武者和护卫却已足够。  

二人看似要甩脱人群,往城内人口密集处逃去。  

但六名修士却追了过来,死死锁定着二人。  

尹华在余偃背上说道:“余师弟,放我下来,你们先走!”  

“不是扯这些废话的时候。”方浩然双瞳当中金光湛然,仍未解除禁术状态,因为一旦解除,他将立刻失去力量。  

眼见六人追近,方浩然拉着余偃往旁边民宅的街巷中走去,趁着六人视线被遮蔽时,激发穿墙符,和余偃横穿几个民宅,并低声说了一句,“全力逃跑,别管我!别回头!”  

然后方浩然将余偃推入一间屋子中后,自己便激发一张遁地符,潜入到了地下。  

六名修士不需符箓,也会这些法术,待意识到两人可能激发穿墙术后,便连连穿墙入屋,分散寻找。  

浑然没有注意方浩然竟然遁地返回雍王所在之处,他知道这般逃跑,一定跑不过六个炼气七重的修士,正面作战也无胜利希望。  

唯有制住雍王,才有一线生机!  

而他们所有人也绝不可能想到方浩然如此大胆,濒临绝境,竟然还想趁势反击。  

雍王同样激发了天眼,隐身状态的方浩然是瞒不过他的,但他没想到方浩然竟然遁地而来,待潜行至身前三丈之地时,已阻止不了方浩然破土而出,猝然近身!  

雍王睁大双眼,便是平日里养气养得极好,也遮掩不住此时脸上的震惊之色。  

连忙祭出佩剑,亦是一柄宝兵,先一步斩向方浩然,然后迅速飞退。  

可惜他贵为王子,实战机会极少,一身修为虽有炼气五重,但根本不懂如何在实战中百分百发挥。  

否则随着飞剑斩出,必然要同步施以符咒术法,层层拦截,这样方浩然即便偷袭,也未必能顺利接近。  

此时的方浩然,瞪着雍王,犹如锁定了目标的猛虎,不顾损耗,全力爆发,再次使出浩然真意。  

只一击,便将雍王的本命飞剑荡开,剑势锁定本人,令他如坠深渊。  

此人…竟真的想杀了本王?!  

不!这破坏了规矩!他怎可如此!他怎敢如此!他怎能如此!  

雍王心中念头狂转之时,方浩然一剑穿腹而过,同时撤去佩剑,拔出匕首架在雍王脖颈动脉之处,一手封住他周身大穴,再面向回追而来的六名修士。  

他们原本已经发现了余偃,正要将其杀死,正好听到雍王祭出飞剑的声音,然后迅速赶来,但距离太远,中间房屋障碍极多,因此晚了一步。  

正好看到方浩然以浩然剑势制住雍王,令在场所有人投鼠忌器。  

当前的场景,雍王和方浩然附近是一群手足无措的亲卫,外面则是环绕过来的六名修士。  

雍王腹部插着一柄长剑,长剑虽将其穿透,但似乎特意避开了脏腑,所以雍王虽然有伤,但性命无忧。  

方浩然撤去了禁术状态,浑身疲惫欲死的靠在雍王身上,左手用匕首抵着他的动脉,右手搭在长剑的剑柄上,只要他身体随便动一动,都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场面一度僵持下来…  

“雍王殿下,我不想杀你,但我必须保证我们师兄弟的安全,这可得委屈你一下。”方浩然靠在雍王肩膀上惫懒的笑道。  

雍王一时气结,但顾虑到颈边和腹部的东西,只能保持着目前姿态,一动都不敢动。  

六名修士甚至比雍王还要焦急,却毫无办法,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