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七、人间忽晚(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沈君诺隐含家国情怀的说辞,让陈建新再说不出劝阻的话来。  

相对出生于80、90后的新新人类,陈建新这代人的‘大国梦’一点也不比年轻人来的少,甚至更深沉。  

沈君诺表明了态度,心情复杂的陈建新稍显疲惫的靠在沙发上再不发一言。  

下午五点半,沈君诺告辞离开陈家,陈怀瑾送行。  

下行的电梯中,两人沉默相对。  

直到快走出小区时,终究是陈怀瑾先开了口“我知道非死不可很重要,但怎么也不如你自己的安全重要吧?就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么?你如果真的回不了国怎么办?”  

陈怀瑾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尝试说服沈君诺不要亲涉险地。  

沈君诺停住脚步,认真的看着陈怀瑾,却依然没有把自己最大的依仗说出来。  

荣创美瑞肯在08年经济危机中收获颇丰,这些获利大多被再次投资了美瑞肯国内的高科技企业。  

其中不乏Paypal、SpaceX以及特斯拉等等.......  

但荣创投资的企业名单中,除了高科技企业还有一家美瑞肯的地产公司.......  

这很不符合荣创美瑞肯的投资风格,但投资地产公司却是沈君诺钦点的。  

08年、11年这个地产公司连续遭遇两次危机,都是在荣创美瑞肯的全力支持下撑过去的。  

为此,这个地产公司的老板曾数次飞到华夏亲自向沈君诺表达谢意。  

荣创美瑞肯已经在私下表示,会拿出不低于5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帮助其竞选。  

但这种战略层级的秘密,荣创内部也仅仅数人知晓,从未向外界透露过。  

“陪我随便走走吧?”  

沈君诺没有回答陈怀瑾的问题,反而温柔的发出了邀请。  

沈君诺的平淡让陈怀瑾愕然,短暂犹豫后,后者点了点头。  

出了小区,漫无目的的两人走向了环绕南湖的步道。  

5月初的天气,还算宜人。  

黄昏的和煦光线穿过随风摆动的杨柳,在两人的脸上洒下怀旧的斑驳光影。  

十年前的某个傍晚,他们曾漫步于此,沈君诺畅谈着未来野望;六年前的某个午夜,他们也曾依偎在岸边,陈怀瑾含羞规划着婚后生活。  

但此刻,物依旧,事已非。  

不管是沈君诺还是陈怀瑾,都已经完全褪去了青涩,变得成熟稳重。  

在别人眼中,沈君诺是名动华夏的科技新贵,就算陈怀瑾也成为了精英范十足的知名律师。  

两人应无遗憾的人生,却在同时怀念曾经的某段时光。  

“以前......”沈君诺忽然驻足在步道上开了口“以前,我觉得如果能重活一世,一定不会再有任何遗憾,但现在却觉得遗憾才是人生常态,这个世界上应该不存在完美的人生吧。”  

虽然‘重活一世’的假设让陈怀瑾迷惑,但她仍从沈君诺的话中听出隐藏极深的失落。  

在陈怀瑾的记忆中,从高中时代开始沈君诺就轻易不会外露情绪,除了偶尔在陈怀瑾面前。  

这份例外曾让陈怀瑾很骄傲,也是她觉得自己在沈君诺心中独一无二的佐证。  

但后来.......  

陈怀瑾轻轻晃了晃脑袋,似乎是要把某些容易勾人眼泪的回忆甩出去。  

没有得到回应的沈君诺,忽然低声道:“对不起,这么多年都没有真正让你开心过......”  

一句话,陈怀瑾红了眼睛。  

虽然积压了无数委屈,但陈怀瑾却并不认同沈君诺的这句话。  

因为她实实在在的开心过.......  

譬如高中时代小心翼翼却又谨守分寸的小暧昧。  

譬如初到大学被江妮娜暗算时,沈君诺的神兵天降。  

又譬如京市雪夜街头的初吻.......天桥剧场中的笑声.......新垚三楼办公室内的义无反顾.......订婚后最幸福的憧憬.......  

这些年,陈怀瑾不敢回忆,只是每每午夜梦回总能让嘴角浮现甜蜜笑容。  

但梦中有多甜,醒来后就有多苦。  

这是她最珍贵的记忆,也是再不愿触及的回忆。  

陈怀瑾侧着头,不愿让沈君诺看到她此时脆弱的模样。  

吸了吸鼻子,眨巴眨巴眼睛,眼眶中的水雾迅速消散在晚风中。  

聊天基本上是沈君诺的独角戏,陈怀瑾不说话,前者便接着道:“其实我有件事想要拜托你......”  

沈君诺认真的语气,终于让陈怀瑾转头看向了他。  

“华瑾和荣创股份复杂,我已经决定成立控股集团统筹管理,但我这么一走不知道要多久,所以我想请你做集团主席,代表我行使股东权力.......”  

沈君诺用近似托孤的郑重语气说道。  

依旧红着眼睛的陈怀瑾闻言,马上皱起了眉头直勾勾的瞪着沈君诺。  

即便分手了,但多年默契还是让沈君诺从陈怀瑾的小脸上读出了‘为什么是我?’的疑惑。  

“你知道,我能完全信任的人不多.......伊诺是温室里长大的,这些事她处理不来,我妈年纪大了,并且心太软.......”沈君诺解释道。  

“工资嘛,肯定比你在律所高的多,能让你早早完成当‘小富婆’的愿望”  

稍显正式的气氛下,沈君诺开了句玩笑。  

当年,沈君诺为了分散持股,陈怀瑾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