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苏克萨哈挂帅出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孝庄其实本来也倾向于任命苏克萨哈为大将代替济席哈镇守山东。  

这当然是权宜之计,苏克萨哈也不可能常驻此地。但孝庄确实想不出更合适的人选了。  

苏克萨哈不论是资历、地位还是领兵经验都堪称完美。  

至于其正白旗的是身份倒是有些刺眼。  

不过眼不见心不烦嘛。  

孝庄不认为苏克萨哈会领兵反叛。若是他要反,当年多尔衮死后就不会跳出来控告了。  

苏克萨哈最多是想要做个权臣,那就让他去做吧。  

只要不动皇家的利益就无所谓。  

大清立国数十年来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反叛的事情。  

这种窝里斗汉人最喜欢,满清不和归不和,至少不会这么明显的表现出来。  

何况还有个宁完我在旁边监督,孝庄大体是可以放心的“也好,哀家这便命人拟旨,命苏克萨哈为征讨大将军,即刻领八旗兵入山东平叛。”  

“什么,皇上命我领兵去山东?”  

苏克萨哈皱着眉头,心里很是别扭。  

皇上如今年幼,是太皇太后在主政,皇上的意思自然就是太皇太后的意思。  

在这个节骨眼上,太皇太后命他领兵出征可谓是用意颇多啊。  

苏克萨哈如今在朝中和遏必隆争的火热,这个时候如果离开去山东,那可节奏全都断了。  

但是皇上的圣旨又不能不遵。  

别看他苏克萨哈挂着一个顾命大臣的名头,在人前显赫不已,但说到底就是个奴才。  

违抗主子的旨意,那是真的不想活了。  

苏克萨哈没有这个胆子。  

可惜,真是可惜啊。  

虽然可惜,但他必须得这么做。  

“命人去准备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去山东吧。”  

苏克萨哈对管家沉声吩咐道。  

说起来苏克萨哈也有十年没有领过兵了,现在乍一下领兵出征还真的有些不适应。  

苏克萨哈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来达到自己最好的状态。  

打仗这玩意说白了就是看状态,而状态是累积出来的,不能断。  

真要比计谋方略,谁又比谁强多少?  

对苏克萨哈来说,再次领兵的感觉很奇怪,但确实有些新鲜感。  

仔细想想这也不能算是坏事,至少可以让苏克萨哈刷一些威望。  

若论威望老索尼的威望肯定是最高的。  

但是这老家伙一把年纪了,根本没有几年好活了,苏克萨哈根本没有把索尼当作竞争对手。  

等到把索尼熬死了,届时苏克萨哈的资历便是数一数二,唯一能与之竞争的就是遏必隆了。  

资历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军功了,这也是八旗惯例,军功高者受人尊重。  

若是苏克萨哈能够把这个机会抓住,将来必定可以稳稳压过遏必隆一头。  

对山东,苏克萨哈是不陌生的。  

当年他也曾经随大军进攻过济宁。  

这些不长眼的蟊贼竟然敢在山东的地界上兴风作浪,简直是不想活了。  

以为集结了一批乌合之众就能成事,真是痴心妄想。  

他苏克萨哈便要告诉他们谁才是百战将军领兵之王。  

山东,济南府。  

宁完我看着一份加急送来的兵部邸报,长叹了一声。  

朝廷终于派人来山东了,只不过这个人却是宁完我不太想看到的。  

倒不是他和苏克萨哈有嫌隙,而是此人桀骜不驯目空一切是出了名的难对付不好相处。  

当年还在辽东时,苏克萨哈不过是一个牛录章京,就敢对麾下甲士呼来喝去。  

宁完我都能够想象此刻苏克萨哈的排场。  

罢了,事已至此便是宁完我反对也没有用。  

他只能接受这一事实,尽量配合着跟苏克萨哈相处。  

宁完我如今上了年纪,已经没有那么强烈的争强斗狠的心了,在他看来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为大清做几件实事才是最关键的。  

山东的这些叛贼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防止明贼将来的北伐。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在战力一项上清军是不如明军的。  

战力不如对手,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放低姿态,采取守势。  

可以肯定的是单纯的点式防守不足以应付明军。  

因为明军的攻城效率很高,基本上没有城池能够在明军的攻势下守住半个月。  

要想守住,只能靠链式防守。  

几座城池甚至是十几座城池连在一起,那样不仅有纵身还有防御坦度。  

若是明军进攻其中一城,其余各城都能给予支援。  

唇亡齿寒,互成犄角的情况下才能真的守住这条生命线。  

对大清来说山东是绝对不能有失的。  

山东在则河南、北直隶在。  

否则明军很可能长驱直入直捣京师。  

到了那是大清怕是连关内都待不下去了。  

宁完我现在对天下形势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在他看来大清能够划江而治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虽然失去了江南的富饶膏腴之地,但至少是关内啊。  

北边再冷也比关外暖和,留在关内对于大清就可以接受。  

就当时间回到了刚刚入关的时候,也就没什么了。  

宁完我觉得自此之后大清的策略得做一些调整,不能再想以前那样激进了。  

“总督大人,大事不好了!”  

便在这时宁完我的心腹廖杰冲了进来大喊道:“济南城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