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造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侯爷,竖置的纱锭,若是熟练工人纺织,倒也没事,就怕有人心急,忽快忽慢的操作,很容易就使得棉纱打结了!”  

他指着侧面的位置:“若是将纱锭横置摆放,则就没有这个现象了!”  

窦逐北呵呵一笑。  

他自然知道这个缺陷。  

不过,这玩意要想解决,倒是简单的很!  

用铁丝做一个传引环,利用铁丝的弹性来解决快慢问题,就不会打结了!  

不过…  

这可是珍妮机的秘密所在,窦逐北自然不会在众人面前这样做的!  

他摆摆手:“无妨,你们这样制作就好!”  

众人已经将竖置摆放纱锭的危害说清楚了,窦逐北还要坚持,这就与他们无关了!  

窦逐北开口道:“本侯需要三千架这样的纺织车,也需要有人留下专职给本侯打造器物。”  

王胜银微微皱眉。  

他们留在这里,究竟是算出了力赋,还是…  

若是按照力赋计算的话,他们一年也就只需要给官府做了一个月的活计罢了。  

毕竟他们可不是匠户!  

“怎么?心里可有疑惑?”  

窦逐北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底,他嘴角噙着笑,开口询问道。  

“还请侯爷示下,我们这算是力赋还是官府聘请?”  

窦逐北哈哈一笑。  

原来众人担忧的是这件事情。  

力赋这个东西,乃是赋税的一种。  

也就是给官府出力气干活的徭役。  

自古以来,这赋税,都是分做正税、徭役的,力赋就是徭役里面的一项。  

“诸位放心便是!”  

窦逐北笑道:“留下做事,一月三两银子,若是超时完成下发的任务,则有奖励!”  

“就像这一次,只要你们在两个月之内,做出三千套纺织机,本侯就一人奖励你们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  

众人瞪大了眼睛。  

若是加上一月三两银子,也就是说他们一年最少的收入都是三十六两银子啊!  

若是加上这些奖赏,那不是一年能赚取大几十两银子了?  

天啊!  

要知道一个寻常的农家,衣食住行全部都购买,一年的花费也不过是十几两银子罢了!  

而华夏素来都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粮食是自己产的,蔬菜是自家种的,肉食是自己研制的,衣服是妇人动手纺织的…  

他们一年到头,也不过花了几两银子罢了!  

甚至若是节俭一点,一年二两银子,就已经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侯爷,小的愿意留下来!”  

王胜银当即开口道。  

“我也留下!”  

一个壮年木匠,也开口表态。  

“一年几十两银子,傻子才走呢!”  

又有一人站了出来。  

到最后,三十个木匠,没有一人退缩。  

“很好!”  

窦逐北拍拍手,让兵卒拿来一箱银子:  

“诸位既然愿意留下,本侯自然不会亏待大家,这第一个月的工钱,我就先结算给你们!”  

众人看着满满一箱银子,就摆放在桌子上,呼吸都急促了…  

“王胜银!”  

窦逐北呼唤王胜银上前,他伸手抓起五个小银踝:“这木匠营的营头,就交给你了!”  

“多了多了!”  

王胜银连连摆手,侯爷不是说了,一个月三两银子吗?  

怎么给了他五枚啊!  

“哈哈,既然让你做了营头,自该提升待遇的,从今日起,你的月俸就是五两银子!”  

窦逐北将五枚一两重的银踝子,塞在王胜银手中。  

“谢谢侯爷,多谢侯爷,小的一定为侯爷办好每一件差事!”  

王胜银喜不自胜,侯爷不就是让他领着木匠们干活吗,竟然多给了一多半的工钱啊!  

众人看向王胜银的眼神都变了。  

他们本以为王胜银接下了领头的差事,是出力不讨好,内外不是人的受气筒。  

却是没想到,竟然比他们多了一多半的月俸啊!  

窦逐北拍了拍王胜银的肩膀,让他站在了一边,这才是继续道:  

“本侯需要一个懂得造船的木匠,你们若是有人会制作沙船,或者是西洋人的桅船,只管站出来,这月俸只有多的,没有少了你们的!”  

众人彼此面面相觑。  

造船素来都是广州佛山那边为最,他们琼州这边,小船倒是有人会,但是大船没造过啊!  

“蜈蚣船行不行?”  

人群里一个瘦的皮包骨的男人,扯着嗓子嗷呜起来。  

“蜈蚣船?”  

窦逐北摇头:“这只适合近海和内河,航海蜈蚣船不行。”  

他皱眉:“诸位乃是琼州最出色的木匠,难道竟然没有人会制作海船?”  

王胜银苦笑:“侯爷你却是不知道,两广这边,潮汕人、佛山人素来凶悍,佛山人多以宗族为团体,横行海上,手中也确是掌握了一些技术。  

比如造船,佛山人的造船技术,在全国都算是出名的。  

而潮汕人则是以远洋为最,素来都是整县整县的外出,这两地人们,素来凶名远播…”  

有些话,不需要点明就能让人明白了。  

佛山以造船闻名亚洲数百年,靠的可不单单是技艺。  

实际上,若是没有垄断,任何一种技艺,都只能一时吃香。  

若要辈辈吃香,则就需要盘外招了!  

“是啊!”  

先前开口会造蜈蚣船的瘦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