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孑孑炎旌(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微冷静下来。  

是了,如今天下大变,各种流言蜚语四起,那位郡主说的再如何天花乱坠,也不过是其中一支罢了,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也都是妄言。  

“是我失态了。”他这时再度沉稳下来,回转头来,面向昭龙皇子。  

“陛下,还请下令,如今已是刻不容缓。”  

不久之后,一群人围着那天子的玉床,缓缓走出大殿,随后华盖宫摇随行,浩浩汤汤,直步山下洛京。  

如今,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占据大义名分,先拥簇昭龙皇子登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2)页洛京之北的龙崖山上,一位位骑着赤鳞巨龙的骑士整装待发,随后,一只为首的巨龙跃下龙崖,振翅于浮云之上,紧接着,一只只巨龙跟随其后,数百位驾驭巨龙的赤雀龙骑向着赤红落日的霞天飞去,直到成为一个个渺小的黑点,再也看之不到。  

风声呼呼,宽大而绯红的巾袍飘舞,发出烈烈声响,不时的拂过那抱在身前的受伤郡主。  

许久之后,这位郡主才恢复些许血色,再度醒来。  

“我这是,在哪?”她睁开眼睛,看着头顶那身着金鳞铠甲的将军。  

“我等正带着郡主离开洛京,前往北府山。”  

北府山是王朝内九大巨城之一,位于王朝北方的荒草原野上,那里是草原上少有的水草肥沃之地,也是镇守王朝北方的重镇,其中有着精锐的边军驻守,而出了北府山,就是塞外十一洲,多为异族聚集地,如今也是归属于王朝治下。只不过那塞外十一洲不像中原,人口众多平安稳定,许多地方仍为妖魔龙兽占据,环境险恶。  

出于对异族和妖兽的防患,北府山常年驻扎有超过三十万大军,是王朝内军力最盛的重镇,历代将军都是天子亲命,忠诚无比。  

“去北府山?”萧语冰下意识的感觉有些陌生,她当然更希望是去东边,和父亲怀南王碰面。  

“是的,我等需要将天子的凤火诏书传达给北府山。”  

“可是…”萧语冰一时有些反应不及,但很快又闭上嘴巴。  

是啊,这个时候如果去找父王,恐怕也是同样的结果吧,父亲和戴王相争多年,不可能因为天子的诏书,就放弃如今的一切,势必无视甚至篡改诏书,以让自己登位。  

自己该怎么办呢,遵从皇帝爷爷的遗命,还是投向自己的生父,不惜违背诏书。  

好在如今也用不着她来做选择,既然这些赤雀龙骑将自己从洛京带出,肯定也是为了让她证实凤火诏书的真实吧。  

但自己既然诏书已失,又怎么说服那些边关大将,而且即便说服了,又有何用,告诉他们原地解散吗,恐怕这只会更让人悲伤吧。  

至此,萧语冰在寒风中再次闭上眼睛,无奈无法。  

相比这位陷入迷茫的郡主,携带她飞在云海上这些赤雀龙骑倒是没有什么迟疑和迷惑,有的仅是那执行使命的豪情和豁达。  

“此去经年,恐怕是再也不能返回洛京了。”这位赤雀龙将在风中感概。  

王朝终将谢幕,不过骑在巨龙上的这些人并没有悲伤,而是唱起了古老的诗瑶。  

“孑孑火翎,在氓之南。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赤旟,在洛之都。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炎旌,在陌之城。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彼姝者子:那忠诚的贤士良将)  

遥远的过去,赤凤传承下的四国战士,架着千乘战车,举着高高飘扬的火红旌旗,行走在大道上,意气风发。  

火红的流苏和丝穗,那插着赤翎的旗帜在大地上连成一片,浩浩荡荡,跨州连郡,漫无边际的军士们,正是唱着这首古老的歌谣,一步步开拓山野,击败一个个盘踞各地的异族,扫除一处处邪淫血祭,最后终于使得天下归一。  

如今,即便王朝落幕,那歌谣中的豪迈依然不减,反而有种兴至于此的豁达和坦然。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也没有不落的王朝,终有一天,一切都将为之逝去,那么就以这歌声来为它挽唱吧。  

洛京城中,一片肃然,城门紧闭,街上满是巡逻的红鳞戟卫和据龙军,天空中,一盏盏火红的明灯顺着夜风缓缓飘起,虬龙着的游龙战车来回巡逻。  

是谁都觉察出洛京中的剧变,但如今也极少有人真正知道如今王朝中枢的情况。  

祥云殿内。  

白玉雕刻的石柱下,一位位身着银鳞铠甲的军士持盾而守,和冲进来的据龙金甲军战斗,大殿内外倒满了尸体,皇宫中杀声一片,四处倒是奔走逃跑的声音。  

不过这些宫女近侍再如何哀嚎逃逸也是徒劳,如今皇宫的大门早已被严加封锁,天空上也有驾驭虬龙的战车龙骑巡游,防止有人走脱。  

“昭月皇后陛下,其实您早就知道真相了吧,前日之因,今日之果。”  

李靖方和几位将军站在大殿入门处,看着那一位位侍卫保护中的皇后陛下,相比衰老近亡的天子,这位皇后虽也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清明和沉稳,没有和身旁的那些公主宫女一般尖叫失态。  

听到这几位大臣的话,皇后哪还不知他们突然反叛的原因,她闭上眼睛,深深呼吸,然后才缓缓睁眼,看向大殿撕杀战场后的那几位大臣和将军。  

“他终于想开了吗…这些年来,我还以为他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