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便宜师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凛定眼一看,来客是个双十年华,唇红齿白的娇俏女人。  

只是她穿着一身男式劲装,配上两条英挺的眉毛,看起来英气十足。  

“少爷,你来了。”奶妈亲热喊道。  

她照料周行远十几年,跟生母也没有太多区别了。  

“快来看看,这是你师父的女儿,也是你的师姐。记得当年她被你师父带着上门的时候,还是个小丫头呢,一转眼已经这么大了。”  

当年?  

周凛这时才想起来,“自己”的确有过一个师父。  

那是周行远十岁出头的时候,跟着两个护院学武,有个游方的道士,带着一个小女孩,路过此地。  

结果周行远见对方武功玄奇,吵闹着要拜师。  

于是曾跟着道士学过几招。  

不久之后,那个道士就又游历而去。  

但不管怎么说,他都确确实实,算得上是周行远的师父。  

周凛刚来这里,打探消息的时候,还听下人们提过一嘴。  

只是毕竟是件陈年往事,周凛并没有放在心上。  

而且在这种世界,交通不便,天南海北,可能一别就是永别。  

没想到现在,当年的小女孩,居然又找上门来了。  

“师姐。”周凛打了声招呼。  

他不是真的周行远,跟这位师姐,可是一点不熟。  

还是先看看,对方的来意是什么。  

“师弟,我是你大师姐薛时晴。”  

那英气女子唤了一声,脸上显出几分羞赧的神色,最后还是一咬牙,说道:  

“我就直说了吧师弟,我父亲,也就是你的师父,原是江东道‘玉泉道观’的观主,他两年前因病仙去。如今玉泉道观遭逢大难,门下数十弟子出逃至此,希望师弟能看在当年传道的情分上,给我们找个容身之处。”  

说着,薛时晴也红了脸,显然颇为不好意思。  

毕竟当年不过是十几天的相处,之后她父亲丢下一本秘籍,就带着她离去。  

周行远甚至连正式的拜师礼都没行过。  

如今却要让周家,帮这么大一个忙。  

不过她的确是无计可施,才会舍下面子,来此请求。  

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  

数十人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可样样都是钱。  

玉泉道观?  

周凛未曾听过。  

想来也是。  

江南江东,两道虽然是相邻,但大名府离江东道,还是颇为遥远。  

除非是像五大门派这样的顶级势力,名声可以传遍天下。  

一般的小门小派,名声也最多在一小块区域流传。  

奶妈显然也并不知道这个师姐的来意,这时听了,起身把周凛叫到门外。  

“远儿,你觉得如何?”奶妈小声问道。  

“什么如何?”  

周凛不知道要管数十人的生活所需,到底需要多少银两,也不知道周家的家底到底有多厚,所以还得问问再说。  

屋内。  

薛时晴有些坐立不安。  

她自幼有个是内功高手的观主父亲,虽然生活不是锦衣玉食,但也衣食无忧。  

根本没沾染过金银铜臭。  

但薛父几年前去世,师兄接任观主,后来又引来仇敌,一路追杀。  

他们逃得匆忙,家底也多半是道观附近的田产、山林,根本没带多少盘缠。  

之前被一路追兵追上,师兄重伤。  

她也必须担起责任,接过重担。  

走投无路之下。  

不得不豁下脸来,来这个名义上的师弟家“打秋风”。  

纵然她自幼就随着父亲四处游历,养得一个坚毅的性格,平日很有主见。  

但这种事情,确实很难开口。  

如今见师弟和周家的主母,一起出门,显然是去商议去了。  

心里七上八下,不知结果如何。  

如果再没办法,恐怕大家也只能散伙,各自逃命。  

至于为非作歹,打家劫舍,来钱倒是快。  

但先不说他们原是普普通通的道家门派,不愿做这种事。  

就算狠心真的下手,朝廷虽不管武林门派的相互厮杀,但对普通人犯下罪行,第二天六扇门的捕快就要杀上门。  

门外的奶妈见周凛懵懵懂懂,小声道:  

“你呀你,还问什么如何呢,你也老大不小了,是时候开枝散叶了。你瞧瞧你这位师姐,虽然比你大上几岁,但模样身段都没得说,你要是有意,养上几十个闲人又如何?”  

周凛哭笑不得,原来奶妈打的是这种算盘。  

也是。  

周行远对她而言,跟亲生儿子也差不多了,确实是会替他考虑这些事情。  

不过周凛又不能在这个世界,留一辈子。  

总不能一到时间,自己悠哉悠哉拍拍屁股走了,留下这个便宜师姐一人。  

“阿母,您就别管这些了。”  

嘴里敷衍着奶妈,周凛心中确实有些感慨。  

他的任务是为周行远完成遗愿,那么周行远本人,必然已经死了。  

到时候时间一到,他也要回归,不知道这个苦命的,照顾了周行远半生,甚至都未婚嫁的奶娘,又该怎么办。  

“怎么能不管呢,”奶妈急道,“远儿你也该成家立业了,否则你母亲…”  

她突然住口不言。  

“我母亲?”周凛凝视着奶妈。  

“哎呀,”奶妈知道一时失言,懊恼不已,从小到大,她都不曾在周行远面前,提过他的身世。  

看来周行远的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