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深渊之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松,也纷纷动手签名。  

而就在那位东洲大司天神色满意地拿着那些龙皮纸离去之后,几位院士都神色异样地看着司马林。  

司马林见状苦笑道:“别看我,不是我与光明之主有意瞒你们,而是担心泄密,诸神对你们盯得紧,尤其是梦幻天尊。”  

这三年来,梦幻天尊已经由暗转明,越来越深入的干涉联邦,干涉天极星。  

这位甚至与其他几位深渊一样,都在学习林睿,在天极星内外大肆宣扬信仰,推行教派,招揽信徒。  

虽然信仰这东西对深渊来说弊大于利,不过结合与‘辉煌圣坛’类似的神器,还有联邦的概念宏力场,在短期之内增强力量,有利于祂们争夺这次的‘超脱’之机。  

现在诸神都开始为那场注定了的神战开始军备竞赛,谁都不敢落后于人。  

现在饮鸩止渴都要饮,只要能超脱于根源之上,脱离天极星,那么这后续的信仰之毒,是很容易解决的。  

司马林随后又看向眼前的培养舱,还有培养舱里面的那团血肉,眸光璀璨:“何况,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研究活体深渊的机会?”  

林睿与祂的两个妹妹,虽然也与两家科学院深入合作,可祂们的肉体,其实都没达到真正的深渊级。  

而大日金乌的躯体深渊化,司马林也了解过,那完全就是各种堆料,再借助概念宏力场强化到深渊层次,实战成本太大了。  

当然,他们能让深渊兵器真正达到半神层次,已经是一次巨大的跨越,意义极其重大。  

不过这怎么都比不了眼前的深渊级血肉!  

这些院士闻言眸光发亮,神色振奋。  

他们是签过神契,不能泄露与这个项目有关的一切信息,不过他们仍可将这次研究深渊的成果用于其它的研究项目。  

东洲大司天从实验室离开之后,就直接驾驭飞车,返回到了洛京神宫。  

今日东之深渊没有神眠,正就着一面三维投影荧幕翻阅,查看着皇城司镇魔局收集到的信息。东洲大司天看了一眼,发现那是与梦幻天尊,以及中之深渊有关的信息——不过真正的情报源头,其实是那位光明之主。  

东洲大司天已经看过这些情报了,他思及里面的那些数据,眉头不由微微一皱。  

当前几位深渊都在基地都市那边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其中尤以梦幻天尊为最。  

这位在地球联邦那边至少深耕了600年,从光明之主给与的情报来看,梦幻天尊的积累之雄厚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这位已经明里暗里掌控了市值将近380万亿联邦币的财团,且在近日将神渊散人纳入旗下,掌控长生会将近59的武力与财力,同时在地球联邦的几大邦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祂能极限动员47000艘左右的战舰,其中最新型号的‘星轨级’战列舰达到了623艘,都被改装到了ss+。  

这位投入巨资扶植的‘幻梦教廷’已在十四个基地都市发展出47亿信徒,信徒数量直追拥有82亿信徒的光明之主。  

这位部署的大小人工天幕基座也已达到了91座,可以容纳332亿人的天幕之灵,占据所有基座数量的32,数量冠绝诸神。  

可怕的是,这位麾下的研究机构,已经破解了‘净一圣坛’的制造技术,并改进出了‘梦幻圣坛’,最新部署的13座基座,都是天幕基座与圣坛结合的形式。  

据说梦幻天尊麾下的其它基座也会在接下来几年时间中完成改造,拥有部分‘圣坛’的能力。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目前在人工天幕,唯有那位光明之主有能力与之抗衡。  

不过光明之主的所有‘净一圣坛’,已在一年半之前完成部署。  

这位神明确实人品极佳,信誉良好,遵守了神契,没有再继续部署基座。  

这就意味着未来梦幻天尊的基座数量继续扩张,会对光明之主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据说这位天尊还在月球背面秘密建造量子矩阵,可以极大程度强化祂的梦幻之力。  

此外中之深渊在地球联邦的势头也很迅猛,其基座数量占据整体的17。  

这两位不但与林睿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对待地球联邦的态度也相对友好,是故得到森林重工与睿芳药业的全力扶持,无论是财力与武力都很雄厚,且掌握着强大的技术力量。  

由于这两位与光明之主是盟友关系,所以光明之主给与的情报相对较少,不过根据他们自己的调查,中之深渊在地球联邦至少有着22亿信众,且能动员将近17000艘战舰。  

关键是中之深渊,可能在两年前就从林睿那里得到了‘圣坛’炼造技术,当前中之深渊的圣坛也有22座,能容纳100多亿人口。  

此时祂的神上已经落后于这两位。  

东洲在那位的治理下虽然收入激增数倍,可他们的绝大部分力量都被炼狱牵制住了。  

那位继承‘不灭龙尊’力量的大宋太祖,不遗余力的牵制骚扰,让东洲的大量资源,都耗用在了天渊之下。  

东洲大司天思及此处暗暗一叹,朝着东之深渊施了一礼:“神上,星港异体实验室那边已经安排妥当,我会尽量催促,让他们在三个月内完成神上的异体。”  

他随后稍稍迟疑:“神上真准备将我们那块深渊神碑交给林睿?”  

那位光明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