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拜见丈母娘楼结算)(3/6)
这事她早跟老妈说过了,但就是忍不住再说一次。
方琼似笑非笑地看一眼女儿,装作头一回听说,惊讶道:“真的吗?那部剧是你写的?”
沈亦泽坦然承认:“是,我和另一个编剧合写的。”
“我很喜欢《沉默的真相》,这是我近几年来看过的最棒的国产剧!你能写出这么好的剧,封笔真是可惜了。”
能回忆起来的剧集他都写下来了,再不封笔等着掉下神坛吗?
沈亦泽笑着将话题岔开:“听说阿姨对创作感兴趣,我就把《沉默的真相》的影视剧本带来了,希望能有所帮助。”
方琼喜不自禁:“那太好了,我平时都是自己瞎写,一直想报个班学习来着。”
顿了顿,问:“你创业做什么呢?”
“现在主要做文化娱乐相关的版权内容,像什么剧本啦、音乐啦、节目策划啦,都是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以后会慢慢转型做影视制作、做平台、做投资……”
说起未来职业上的规划,沈亦泽毫无保留地娓娓道来——在丈母娘面前一定要表现出足够的上进心和清晰事业心,这会非常拉好感。
方琼满意地点点头:“你要做影视制作,安安她想当导演,你们倒可以互帮互助。”
杨九安随口说:“他要拍的是商业片,我想当的是纪录片导演,没什么交集的。”
本来很加分的一个点,被安安这么随口一说,顿时变失分点了。
沈亦泽赶紧找补:“公司需要先盈利,纪录片的投资回报率不高,不适合过早涉足。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商业片也好,文艺片也罢,不管什么类型,我们都会尝试。其实我对纪录片很感兴趣,已经想到好几个创意,以后公司投资,就请杨导来拍。”
“什么创意?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杨九安成功抓住重点。
沈亦泽卖个关子:“很棒的创意,但现在告诉你就没惊喜了,以后再说吧。”
杨九安噘嘴,这家伙每次都能精准地挑起她的好奇心,然后又很可恶地不告诉她,弄得她心里跟猫抓似的。
方琼继续问:“听安安说你歌写得很好?”
“还可以,我是去年才以‘庄逸’这个名字发歌的,比较幸运吧,能有这么多人喜欢。”
沈亦泽不着痕迹地表明他就是“庄逸”,本来以他的性格,别人不问,他是不会主动提及的,但安安的妈妈不是别人,他必须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
万料不到,方琼非但不惊讶,反而给了他一个相当困惑的反馈:“庄逸?”
“呃……对,庄逸,我写歌没用本名。”
尴尬,好不容易装一下,结果对方竟然闻所未闻?
方琼恍然道:“跟洗墨一样,是笔名,对吧?”
他挠挠头:“可以这么理解。”
杨九安快笑死了,沈亦泽打什么鬼主意她岂会不知道,她忍笑解释:“你跟我妈说这些没用,她只听十几二十年前的老歌,现在的这些歌星,她一个不认识。”
沈亦泽表示理解,老一辈的人听不惯哼哼哈嘿实属正常。
边聊边看沿路的街景。
这个世界的蜀都跟他记忆中的模样并不完全一致,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机场,比如一些同名的道路、公园和学校,每每途经这些地方,总令他一阵恍惚。
车辆缓缓驶入小区,沈亦泽问:“安安,你初、高中是不是都在这附近?”
他记得这一片是九中学区,而安安,她初、高中都就读于九中本部。
杨九安诧异:“你怎么知道?”
沈亦泽淡定回答:“既然来你家乡,我当然要提前查查资料做做功课。”
杨九安抿嘴浅笑:“高中离我家就两分钟的路程,从我卧室的飘窗能看见学校操场,初中远一点,但骑车也就五分钟。”
“那你上学好方便啊,是走读吗?”
“是,但我都是在食堂吃饭,因为我妈完全不会做饭。”
方琼将车稳稳停下,一边解安全带一边反驳:“你有没有良心?你读初中的时候,我给你做的饭还少吗?”
杨九安哼哼道:“那还不是因为初中的食堂不提供晚饭,害我吃了三年的西红柿炒蛋,后来看见西红柿炒蛋就想吐。”
“嫌我做得不好吃,也没看你给我顿饭?”
“做做做,明天就给你做,不是我吹,我现在可会做饭了,明天就让你见识下什么叫正宗的川菜。”
“唉哟,你还做川菜?别把厨房给我炸了。”
“哼,等着瞧吧!”
杨九安一个人自然是搞不定的,但她现在已不是一个人,她看向沈亦泽:“明天你给我打下手?”
“好啊!”
沈亦泽一口答应。
安安家住29楼,很精致的公寓套房,十分温馨的装修风格。
方琼将沈亦泽领进客房,嘱咐道:“床已经给你铺好了,给你准备了两床被子,晚上要是冷的话就搭一起盖。”
“好的,谢谢阿姨。”
“毛巾、牙刷带了吗?没带家里有,我跟你拿。”
“带了带了。”
沈亦泽边说边开行李箱。
方琼见状,便说:“那你先收拾着吧,我去你们洗点水果——你们晚上吃饭了吧?”
“吃过了。阿姨,我不饿,不用麻烦了。”
“麻烦什么!炒菜我不太擅长,但洗水果还是没问题的。行吧,你收拾吧。”
沈亦泽带的东西不算多,除了换洗衣服、袜子、剃须刀、毛巾、牙刷等生活用品,还有就是带给方琼的礼物。
他稍作收捡,拿上“礼物”出门。
回到自己家的杨九安全无拘束,大大咧咧瘫沙发上,边吃车厘子边看江南台的跨年晚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