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飞升境圆满(4000字,二章合一)(2/3)
那一首《菩提偈》说出来。
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的观念不能说谁对谁错,而是两个不同的主张。
更是有一说法,正是惠能大师的那一首“菩提偈”,开创了佛教的一个新的流派,是惠能大师思想的相对方面。
当时在龙宫的时候,苏离跟悟明说过《菩提偈》。
但是不同的话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效果是不同的。
对于悟明来说,或许只是有所感悟。
可对于的阐心大师来说。
要不然阐心大师信念崩塌,即刻入魔。
要不然阐心就此醒悟,进入一个新的流派。
“苏施主可是有话要说?”
见到苏离欲言又止的模样,阐心大师开口问道。
苏离闭上眼睛,微微思索,十息之后,苏离缓缓睁开眼睛。
而苏离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让阐心的瞳孔微微皱缩。
“大师可否听过如此四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苏离的声音不大,可是一字一语却如同是一把重锤,重重的敲在了阐心的心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
阐心大师不停地念着苏离刚刚说的四句诗。
这四句诗无疑是雷引寺第一任住持的思想的最好描述。
可是还没等阐心大师将苏离的话语完全的消化,下一刻,苏离接下来的话语,如同五雷轰顶一般,重重轰在了阐心大师脑海!
“可是,又有一首《菩提偈》,如此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阐心痴痴地看向苏离。
不过阐心的视线虽然是在苏离身上,但是他的眼睛中,仿佛却没有苏离,而是陷入了自己的世界。
阐心呆呆地站起身,面对着这一棵菩提树。
是啊。
何为菩提树?菩提树本来就是人的命名而已。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佛性清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尘埃?
阐心感觉到自己心中的两种观念在剧烈的冲击。
这象征着不同的佛法之路。
阐心觉得苏离后面说的四句诗完全可以开创一条心的佛法之路。
可是阐心却觉得还差些什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就当阐心眉头紧皱,脑壳因为两种思想在剧烈碰撞而头裂不已之时,苏离继续开口。
当苏离话语刚落。
阐心已经是闭上眼睛,在菩提之下坐下。
这四句是进一步的解释以及延伸。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菩提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镜台。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由树至众生。
于阐心的心中,那一条佛法之路,越发清楚!
于此同时,在雷引寺的上空,佛光普照。
虽无僧人诵经,但是一声声的诵经声由雷引寺传荡而开。
一朵朵金色佛莲凭空绽放,绚烂无暇。
无数的霞光落下,空中白云也是变得一片金色。
距离雷引寺六十多里的那个小镇子,不少人皆是抬头,看向了雷引寺的方向。
种种祥瑞的佛家异象忽隐忽现。
整个小镇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陆续有人下跪,对着雷引寺方向叩首叩首再叩首。
雷引寺内,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不少的僧人已经是开始诵念佛经。
道道的佛韵与佛家异象互相融合,森严庄重的佛经传遍整个山脉,就连一些小动物都闭上眼睛,细细感受。
而在秘境之内,苏离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只是在自己的面前,阐心已然入道,在思索着与雷引寺祖师不同的佛法。
苏离没有再继续念下去。
因为接下来的四句,是《菩提偈》最为广为流传的四句,也曾有人说,是核心思想的四句!
目前阐心大师的状态还不错,而且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这四句说出来,阐心大师从小在雷引寺学习的佛理,将会受到剧烈的冲击。
许久,阐心大师缓缓睁开眼睛。
在他的那一双慈祥的眼睛之中,有混沌,有和善,有纠结,有魔性,有佛性。
苏离感受的到。
此时阐心大师的思想已经是像一根绷紧的弦,自己若是将接下来的四句菩提偈说出来,对方要不成佛,要不入魔。
仅在一念之间。
“苏施主还请继续。”
阐心做了“请”的手势。
他也知道苏离其实并没有说完。
“大师真的要听下去吗?”
苏离双手合十一礼。
阐心笑着转过身了,看着这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伸手出触摸,就像是抚摸婴儿的肌肤。
像是明白了什么,阐心缓缓开口,一字一句,宛若佛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听着阐心的话语,这次换做苏离吃惊了!
佛法是共通的!
这位阐心大师,将《菩提偈》后面的两句给悟了出来!
但也就是这两句而已。
再往后,阐心只是摇头,无法得出最为核心的佛理。
“唉”
阐心对着苏离合十一礼。
“还请苏施主解惑。”
“大师请再看菩提。”
注意到阐心眼中的魔性与纠结越重,苏离清楚,自己没办法再卖关子了。
阐心大师思想的交锋,已经是到了最深处,若是自己再不解惑,阐心大师怕是当场入魔。
听着苏离的话语,阐心第三次转头看着这一颗菩提树。
“请问大师看到了什么?”苏离问道。
“一棵菩提。”阐心如实回答。
“是吗?”
神秀大师和惠能大师的观念不能说谁对谁错,而是两个不同的主张。
更是有一说法,正是惠能大师的那一首“菩提偈”,开创了佛教的一个新的流派,是惠能大师思想的相对方面。
当时在龙宫的时候,苏离跟悟明说过《菩提偈》。
但是不同的话语,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效果是不同的。
对于悟明来说,或许只是有所感悟。
可对于的阐心大师来说。
要不然阐心大师信念崩塌,即刻入魔。
要不然阐心就此醒悟,进入一个新的流派。
“苏施主可是有话要说?”
见到苏离欲言又止的模样,阐心大师开口问道。
苏离闭上眼睛,微微思索,十息之后,苏离缓缓睁开眼睛。
而苏离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让阐心的瞳孔微微皱缩。
“大师可否听过如此四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苏离的声音不大,可是一字一语却如同是一把重锤,重重的敲在了阐心的心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
阐心大师不停地念着苏离刚刚说的四句诗。
这四句诗无疑是雷引寺第一任住持的思想的最好描述。
可是还没等阐心大师将苏离的话语完全的消化,下一刻,苏离接下来的话语,如同五雷轰顶一般,重重轰在了阐心大师脑海!
“可是,又有一首《菩提偈》,如此说: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阐心痴痴地看向苏离。
不过阐心的视线虽然是在苏离身上,但是他的眼睛中,仿佛却没有苏离,而是陷入了自己的世界。
阐心呆呆地站起身,面对着这一棵菩提树。
是啊。
何为菩提树?菩提树本来就是人的命名而已。
本来就没有菩提树,也并不是明亮的镜台。
只要佛性清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尘埃?
阐心感觉到自己心中的两种观念在剧烈的冲击。
这象征着不同的佛法之路。
阐心觉得苏离后面说的四句诗完全可以开创一条心的佛法之路。
可是阐心却觉得还差些什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就当阐心眉头紧皱,脑壳因为两种思想在剧烈碰撞而头裂不已之时,苏离继续开口。
当苏离话语刚落。
阐心已经是闭上眼睛,在菩提之下坐下。
这四句是进一步的解释以及延伸。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菩提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镜台。
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由树至众生。
于阐心的心中,那一条佛法之路,越发清楚!
于此同时,在雷引寺的上空,佛光普照。
虽无僧人诵经,但是一声声的诵经声由雷引寺传荡而开。
一朵朵金色佛莲凭空绽放,绚烂无暇。
无数的霞光落下,空中白云也是变得一片金色。
距离雷引寺六十多里的那个小镇子,不少人皆是抬头,看向了雷引寺的方向。
种种祥瑞的佛家异象忽隐忽现。
整个小镇如同排山倒海一般,陆续有人下跪,对着雷引寺方向叩首叩首再叩首。
雷引寺内,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不少的僧人已经是开始诵念佛经。
道道的佛韵与佛家异象互相融合,森严庄重的佛经传遍整个山脉,就连一些小动物都闭上眼睛,细细感受。
而在秘境之内,苏离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只是在自己的面前,阐心已然入道,在思索着与雷引寺祖师不同的佛法。
苏离没有再继续念下去。
因为接下来的四句,是《菩提偈》最为广为流传的四句,也曾有人说,是核心思想的四句!
目前阐心大师的状态还不错,而且还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这四句说出来,阐心大师从小在雷引寺学习的佛理,将会受到剧烈的冲击。
许久,阐心大师缓缓睁开眼睛。
在他的那一双慈祥的眼睛之中,有混沌,有和善,有纠结,有魔性,有佛性。
苏离感受的到。
此时阐心大师的思想已经是像一根绷紧的弦,自己若是将接下来的四句菩提偈说出来,对方要不成佛,要不入魔。
仅在一念之间。
“苏施主还请继续。”
阐心做了“请”的手势。
他也知道苏离其实并没有说完。
“大师真的要听下去吗?”
苏离双手合十一礼。
阐心笑着转过身了,看着这一棵巨大的菩提树,伸手出触摸,就像是抚摸婴儿的肌肤。
像是明白了什么,阐心缓缓开口,一字一句,宛若佛音: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听着阐心的话语,这次换做苏离吃惊了!
佛法是共通的!
这位阐心大师,将《菩提偈》后面的两句给悟了出来!
但也就是这两句而已。
再往后,阐心只是摇头,无法得出最为核心的佛理。
“唉”
阐心对着苏离合十一礼。
“还请苏施主解惑。”
“大师请再看菩提。”
注意到阐心眼中的魔性与纠结越重,苏离清楚,自己没办法再卖关子了。
阐心大师思想的交锋,已经是到了最深处,若是自己再不解惑,阐心大师怕是当场入魔。
听着苏离的话语,阐心第三次转头看着这一颗菩提树。
“请问大师看到了什么?”苏离问道。
“一棵菩提。”阐心如实回答。
“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