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死亡之神(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达格花费了6千万净水精华,分别用于新月盟众国的另外四个盟友国的迁徙。  

至此,全部积蓄耗空。  

一时间,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  

这么多年过去,湛蓝星崩溃的法则并没有明显的好转,仅仅法阵庇护的范围之内可供生存。  

泽精灵迁往全象维图腾柱阵庇护的领土内,安排在菏泽湖泊地带。  

摩库人、黑铁矮人、高山矮人,这三个种族则迁往泰坦神族遗留残破的庇护基地。  

直径18公里的一片地方,有现成的栋楼式房屋可供居住。  

短时间内,容纳45万人口不算大问题。  

但是,往长远考虑,这些人吃什么?不可能一直让森精灵为他们提供食物。  

达格带着一批魔法师,紧急考察地形,准备魔法塔和阵柱结合,设计打造一套法阵,以庇护基地为中心,借助泰坦神族遗留的秩序图腾释放的法则之力,一层一层,向外扩张。  

45万人口,至少得有半径50公里的一片领土,他们才能勉强做到自给自足。  

如果达到半径50公里,庇护基地刚好就能与全象维图腾柱阵的笼罩范围衔接。  

两块生存之地接壤,往来交通就方便了。  

但也不能随便来往,现在就必须规划好。  

将来要大量敕封神祗,建立自己的神系,短时间内没能力像其它神系那样在天外建立行宫。  

神祗总不能跟凡灵一样,随随便便到处乱走吧?更不能躲在地下吧?  

全象维图腾柱阵笼罩范围,内中外三层,达格现在就定下规矩,世界树所在的内层为圣地,只允许大长老和少数长老居住,过个几十几百年,老一代的去世了,就过渡为神的居住地,诸神居住世界树之上。  

普通森精灵居住中层和外层。  

泽精灵,以及数量极少的地穴族,只能在外层定居。  

摩库人、黑铁矮人、高山矮人,只能在泰坦神族留下的庇护基地生存。  

两块生存地接壤位置建立一座大型贸易城,可以在城池内买卖各种普通货物。  

这种状态将会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  

目前,世界树高度82米,影响范围达到半径82公里。需要大约150年之后,树高才能达到300米,影响范围半径300公里,然后超出全象维图腾柱阵的笼罩范围,在世界树的影响之下,崩坏的世界法则将一点一点的修复。  

接下来,又需要数以百年计的时间,世界树才能覆盖整个新月大陆,令其重新焕发生机。  

继续发展,恐怕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才能令整个湛蓝星恢复为宜居的生命星球。  

既然无力扭转命运大势,泰坦星的结局已经注定,达格干脆就用心经营湛蓝星。  

晋升十五阶半神,眼界随之抬高,宇宙这么大,自己又何必在一颗星球上死磕,乃至搭上自己的性命呢?  

魔兽天生就对危险敏感。  

镇守在瓦蓝山的四代龙神突然离开。  

托尔托斯托山脉,各个部族最后坚守的兽王跟着撤离。  

没过两天,一团一团的亡灵之气从瓦蓝山多处山体渗出,没有神圣力量压制,这些亡灵之气迅速融合空气中的魔力,将混合魔力转化为同样的亡灵之气。  

很快,整个瓦蓝山区域便被亡灵之气覆盖。  

达格发现,偷偷留在瓦蓝山上的信仰之签莫名失联。  

托尔托斯托山脉,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那便是波尔留下的通往另一个名为“阿尔泰”的生命位面,那里可还有一笔不菲的遗产等着去继承。  

察觉不对劲,赶紧通过天外星界之门,返回泰坦星。  

这应该是最后一趟回来了,顺路拆掉星界之门的空间定位法球。  

接着发动一枚位面转移神符,进入早已搬空的谷风城,一路向北,直奔双子峰。  

坚守的熊妈和熊爸已经撤离。  

达格早先没有过来,主要就是不想跟它们见面。  

有太多的事情说不清。  

它们是大地暴熊一族的兽王,而自己将是湛蓝星的神。  

山洞内,到处都是爪痕。  

熊爸临走前,肯定有想过将部族的“圣物”搬走,可奈何石壁太过坚硬,凡灵的力量还没能力将其拆下来。  

达格盯着门型石壁看了一阵,取出空间定位法球,安放中心凹槽。  

一缕神力注入。  

石壁变换,化作漆黑颜色金属质地。  

移动传送门,空间坐标不是固定,大约是两扇门为一对,神力催动空间定位法球互相感应,确立传送坐标。  

另一扇门应该就在阿尔泰星球。  

达格比量大小,招出自然之书,神力一卷,将东西收进神力空间。  

并不着急离开,趴在山洞,陷入思考:要不要前往阿尔泰星看看情况?  

尘烟沼泽、阿加曼德、布瑞尔平原,这些地方还有数百万无力迁徙的泽精灵、摩库人以及黑铁矮人。  

亡灵之气已经爆发,他们的下场恐将是…  

前往阿尔泰星,看看那边的情况,找那位统治星球的主序神祗谈谈。  

如果谈妥,或许自己还可以花点钱,将四代龙神请过来帮忙,使用星界传送门,最后拯救一批。  

相应的,放弃银月森林之后,自己依旧可以保持在两个生存位面拥有信仰神国。  

达格又有些担心,自己目前的实力有些不大够,不确定统治阿尔泰星的神祗对自己的态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