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死而不僵(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普兰去了湛蓝星,如果一切顺利,五个月之后才会返回,稍有不顺,可能就是半年之后了,自然祭司学院确实需要达格来主持。  

匆匆忙忙返回中央王庭,走进学院,立即将多利安、帕里斯、奈琉斯,将幻化形态的事情告知他们,现场演示一遍,接着指挥着三个家伙打下手,达格要亲自操作,从简到难,进行一些炼金和机械方面的简单实验。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很快确定地精形态下,可以像正常的地精炼金师和机械师那样进行各种制作。  

灵活灵巧的双手,既有种族天赋成分,还有更重要的后天锻炼,在技术上,达格还是需要从零开始练习。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达格直接住在了炼金层。  

雪莉的玩心不是一般的重,一路向东,连拆了大小十余座荒废的人类城池,直至进入东瘟疫之地,也就是原赞加王国境内,这才调整方向,加快速度认真赶路。  

一座由上千位死灵骑士守卫的崭新城堡。  

雪莉一路畅通无阻,径直走进城堡内,在城堡后的校场找到了正在修炼的崔希丝。  

转生死灵,崔希丝的变化极大,额头树叶型自然印记褪去,原本的自然系和冰霜系天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亡灵元素力量。  

原本碧绿的眼眸变成了猩红颜色。  

皮肤苍白,半透明晶莹质,死灵生物特有的半元素生命形态。  

修炼的方式出现了巨大变更,非斗气、非魔法、也非巫术,应该是厄苏拉王国魔法师新创,一种介于斗气和魔法之间的全新修炼方式,兼顾了斗气和魔法的双重特性,还模仿元素生命,将力量汇聚于心脏形成魔力心核。  

达格通过信仰之签,迅速将城堡内外的情况看了个遍。  

特地为崔希丝和雪莉修建,偌大的建筑,只有他们两个定居。  

还有一间密室,密室中布置有传送阵,大约是收到了雪莉归来的消息,阿鲁巴斯从密室中走了出来。  

阿鲁巴斯同样转生死灵,修炼方面仍旧是单一的法系,纯的死灵法师。  

转生亡灵的过程中,对应原本修为的本源魔力几乎会全部损耗,不过灵魂强度以及对元素法则感悟不会消失,转生后修为会大幅跌落,但又能很快恢复过来。  

崔希丝应该是刚刚达到十一阶。  

阿鲁巴斯目前才恢复到十二阶修为。他对着雪莉一阵检查,叮嘱了两句。  

崔希丝从空间装备取出一个方形木匣,在雪莉面前打开。  

一缕缕的黑色烟雾向外逸散。  

雪莉身形暴涨,张口,将黑色烟雾尽数吸收,灰白色半透明的身躯顿时被染成灰黑色。默默走到城堡通往校场的台阶上,闭目进入冥想感悟状态。  

阿鲁巴斯又跟崔希丝交谈了几句,转身,匆匆走进密室传送阵。  

达格趁着接触的功夫,将红色信仰之签附着在阿鲁巴斯的法袍上。  

视野偏转,跟随者阿鲁巴斯,来到了一处地底空间。  

设施齐全的地下炼金实验室,充斥着浓郁的死灵魔力。  

上百位同样转生死灵的法师正有条不紊的忙碌。  

有的正忙着制作某种装备。  

有的正进行魔法实验。  

有的在翻阅资料。  

有的则埋头急书,紧张计算。  

“这里应该就是远古时代某个厉害的亡灵巫师留下的遗迹了。被他们改造成了地下实验室。”  

“干劲十足的模样,这些家伙是当真‘活过来’了呀!”  

达格心头调侃着,开始仔细查看,接着就凝重起来。  

厄苏拉王国覆灭,魔法师跑的跑,死的死,最终留下来的,都是忠于王国的精英!  

总共137位法师。  

转身死灵之后,短时间内恢复传奇以上修为的,足有19位之多,其他法师也都到了九阶十阶的程度。  

这些法师,每一位都擅长于某一个甚至多个领域,都是兼具研发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顶级人才。  

他们正进行工作,围绕五个研究课题进行。  

第一个,改良汇聚和收集负面信仰之力的法阵。  

第二个,推演完善那种适用于崔西的全新修炼方式。  

第三个,推演和改良亡灵系法术。  

第四个和第五个,分别在研究灵魂和时空。  

“对于成神,一个错误的理念,指引者他们顺着错误的道路一直错下去…”  

“但是,以当前崔希丝和雪莉的状态,很容易诱发他们思维拐弯,只需稍微拐弯,恐怕就真成了!”  

通常而言,修炼者都是以魔力元素为根本进行修炼,对于时空和灵魂,完全摸不着门径。  

崔希丝和雪莉意外融合长生瘟疫,获得吞食负面信仰之力的能力,也就是获得了掌握灵魂法则的钥匙。达格身为虚空神庭的伪神,目前都还未具备这种直接使用信仰之力提升修为的能力。  

为何阿鲁巴斯说她们无限接近于神?  

厄苏拉王国魔法师认为,将时空、灵魂、元素三种法则融合便能成神,如今崔希丝和雪莉已经具备两大要素,只差时空。  

实验室内,阿鲁巴斯亲自主导,带领着30位法师,专注于“时空”方面的研究。  

达格不看好他们的研究,但是,当崔希丝和雪莉的修为到了十四阶巅峰层次时候,他们思维稍微改变一下,先将元素法则和灵魂法则融合…  

那就基本吻合了泰坦神族描述的成神的正确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